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女学者、女性研究及其口述文本——以李小江“20世纪中国妇女口述史丛书”为例
作者: 丁苏红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研究   女学者   口述文本   妇女史  
描述: 史学界女学者做女性研究的学术成果很多,如李小江、高世瑜、定宜庄、游鉴明、段塔丽等女学者及其著作都曾经吸引过我。且不论她们做学术研究的学术背景和经历怎样,她们的成果之多,著述之丰厚就足以使人生畏。而心生敬畏的同时,我本人身为女性,对于她们的足迹也升起探索和研究的愿望。这是我选择这个选题作为我硕士论文的初衷。这篇文章是一篇整理性的论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的方法。文章的主要内容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选题的由来和相关学术史的回顾。关于选题的由来,笔者主要是结合本人阅读的偏好、本人接触口述文本的过程加以描述和说
Z村女性日常生活变迁
作者: 苏宁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村女性   变迁   日常生活   发展  
描述: 《Z村女性日常生活变迁》一文选取25位各个年代(生于20世纪50、60、70、80、90年代)的女性进行深度访谈,对她们的婚姻、向上流动的途径、教育、公共空间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农村女性的研究提供更多思路。Z村女性日常生活最深刻的变迁是:自主权的扩展、个体模式的延伸、城市化生活方式的内化。通过对Z村女性日常生活变迁的关注,将落脚点放在Z村女性发展的瓶颈问题上,并以此找出相关建议去打破发展瓶颈,使Z村女性得到更好的发展。对Z村女性生活状态的研究与思考也是对西部偏远地区广大女性的研究与思考。
女企业家与女公务员能力建设需求及对比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作者: 苏洁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能力建设需求   女企业家   女公务员   职业角色   性别角色  
描述: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妇女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以城市职业女性为代表的女性队伍越来越多地走上工作岗位,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女企业家和女公务员是这支队伍中引人注目的女性标杆性群体,她们作为管理者,在各自的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正是由于女企业家和女公务员的重要地位,目前关于女性的研究开始由传统为妇女提供社会权益保障向着如何提高她们整体素质的方向转变。 本研究的目的:从女性性别角色出发,探索女企业家群体和女公务员群体对于自我能力建设的主观认知情况;从职业角色角度出发,探讨女企业家
沃顿<<欢乐之家>>的女性地位: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批评视角
作者: 吴苏明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马克思女性主义   《欢乐之家》   伊迪丝·沃顿   女性地位  
描述: 《欢乐之家》是美国著名现代女作家伊迪斯·沃顿(1862-1937)的代表作,也是建立她作家地位的一部小说。自1905年出版以来,小说一直受到批评家的关注。伊迪丝·沃顿不同于同时代的其他女作家,她出生于纽约上流社会,对上流社会有深刻的洞察力,因此她的作品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已成为现代美国小说中的经典。《欢乐之家》中的女主人公莉莉·巴特,在男权社会中的不幸遭遇,为读者阐述了20世纪伊始时女子的生活和婚姻困境。结婚是这些女子的唯一出路,婚后侍奉丈夫是她们的天职,家中天使是她们必须的角色。谁违背了这个准则,谁就得下
晚明吴江分湖叶氏家族文学研究
作者: 苏湘芸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家族文学研究   晚明吴江叶氏   午梦堂集  
描述: 晚明时期,吴江分湖叶氏午梦堂一门连珠,唱和自娱,创造出引人瞩目的家族文学成就。《午梦堂集》由叶绍袁亲自编订,其中详尽收录了叶绍袁、沈宜修夫妇及其子女的文学作品,是研究其家族文学的珍贵资料。本文选取叶氏主要作家的诗歌与文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诗文的细致解读,探究叶氏诗人的生命情感状态及其诗文的文学价值。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晚明吴江分湖叶氏家族及其《午梦堂集》概况,梳理本论题的研究现状,胪列本文的篇章结构。第二部分即第一章,论述叶氏文学家族的形成,包括叶氏的家世源流、家风以及与另一著
探究《尖尖的枞树之乡》的双性同体思想
作者: 苏小燕   来源: 广西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和谐人格   女性气质   双性同体   萨拉·俄恩·朱厄特   男性气质  
描述: 《尖尖的枞树之乡》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乡土文学”的代表人物萨拉·俄恩·朱厄特的经典力作。自其问世以来,它被学者们从不同方面,不同深度进行解读,其中批评家多数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进行解读。在二十世纪
新时期女性文学中的“灵肉观”
作者: 苏畅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时期   灵肉观   女性文学  
描述: 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开端的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在20世纪80年代呈现出了雨后春笋般的发展态势。在随后的近30年中,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更是充满了勃勃的生机,并成为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中国女性文学的研究成果,已经涉及到了各个学科的诸多方面。 “灵与肉”是古老且又常新的话题,然而对于中国的女性文学来说,“灵与肉”的描绘与阐释似乎具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灵肉观”作为一种隐性的、惯性的“存在”在我国的女性文学中一直都有所涉猎,但对于这一方面的研究与思考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的去充实和开拓。
“失去笼子的囚徒”:当下中国女性文学中的伦理表现及文化学阐释
作者: 苏状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伦理   女性文学  
描述: 该文就力图通过对当下中国女性文学中的伦理表现进行表象梳理,然后对这种伦理表现的特征进行文化学上的原由探究,并于文章的最后对这种文学存在进行文化学方面的反思,从而为当下中国女性文学批评做出现代意义上的贡献与创新.这一论题可以从以下三个部分来论述.第一部?
无名文艺社与30年代文艺青年研究
作者: 苏伟康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无名文艺社   左联   文艺青年   叶紫  
描述: 左翼文学和左联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一个极其重要的文学现象,而为数众多的大大小小的左翼刊物则成为进步文人的文学阵地。在这些左翼文学力量中,除了一些著名的左翼文学作家和左联几个主要的领导者,在人数比例上占大部分的实际上是前进的文艺青年。无论在文学创作还是在理论推广方面,文艺青年在左翼文坛里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文艺青年构成了1930年代左翼文学的主要力量。我们把叶紫和陈企霞主持的无名文艺社以及从中分离出来的“狂流文学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整理分析有关两个文学社团的大量史料,争取最大限度地还原该社
大时代的小夜曲:《花的草原》与《百合花》比较研究
作者: 苏艳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比较   《百合花》   《花的草原》  
描述: 玛拉沁夫与茹志鹃都是“十七年”时期的重要作家,他们的一些作品至今仍获得众多读者的青睐,这与读者对于十七年时期的“红色”经典叙事的接受多有所别。《花的草原》与《百合花》这两部小说集所收录的作品,是能够代表两位作家的创作成就与艺术风格的,且在当时与后世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历来关于两位作家的研究也始终没有脱离这两部集子。故而,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按照比较文学中平行研究的方法,从作品的艺术构思、题材选取、主题构筑以及人物形象和美学风格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从而发现它们所具有的文学审美性,
< 1 2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