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以“女性学”观点试论李白杜甫寄内忆内诗
作者: 笕久美子   来源: 唐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一近二三十年来,应用"女性学"观点于文学研究中,已逐渐形成一个新潮流。例如,在研究中有意识地采用下面的观点来认识问题: 即近在身旁、朝夕相伴的夫妻关系,相互之间究竟是怎样一种存在?换言之,双方究竞处于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之中?
父系文化批评视野中的李清照论
作者: 邱美琼   来源: 许昌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系文化批评     评判标准   道德评判   李清照论   女性文学  
描述: 处于父系文化批评视野中的李清照论 ,存在着局部认可、道德评判及比较切近其女性特征的文本批评的三维视域。从历时的角度来看 ,其大体上有一个从“隔”到较为深入的繁复的历程 ,这对于我们今天如何确立相对公允的女性文学评判标准极富启示意义
女性意识与女性写作
作者: 贾美艳   来源: 黄河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欲望   男性话语   女性意识   人类社会   女性心理   女性写作   初步探索   女性文学   文化现象   主流话语  
描述: 人们把女性心理称为“人类经验的二分之一”。专事描写女性心理和女性经历的女性文学自然也包容了人类的文化的二分之一或更多。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提出,并非将其孤立地抽出于人类社会和人的意识之外,而恰恰是从女性意识的发展和进化建设里识读出人类社会的进化和人类意识的文明程度。从女性意识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中,可以折射出整个社会的文化现象。本文试图将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放置于整个民族文化的深层变化中来辨析,且对世纪之交如何在广阔的人文背景上找到一条更自由更壮阔、人本意识与文本意识兼备的女性写作之路作一初步探索。
论〈乌孙公主歌〉的文化意涵
作者: 王美秀   来源: 汉学论坛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jun   乌孙   诗歌   Princess   sun’s   Wang   女性文学   literature   Zhao   identity   qin   Northern   乌孙公主   匈奴   West   王昭君   和亲   Xongnu   cultural   traditional   Han   文化认同   Chinese   he   Wu  
描述: 烏孫公主並非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擔任與異族和親任務的女性,但卻是第一位在正史上留下最多記載的一位和親公主。以烏孫公主和親的事蹟,印證漢朝初年和親政策的起源與執行情況,可以得知和親對漢朝而言為一屈辱性作為。為了消極抵抗不得已的和親政策,漢朝選擇和親人選時,大抵以皇室嫡系之外為考量,並且極為可能以曾犯下嚴重罪行的貴族之後為優先,藉以貶抑對方。因此,對於和親任務執行者--即和親女性而言,遠嫁異族王室於名義上雖為提昇地位,然於漢文化觀點則無異於貶謫、放逐;因此其社會地位之升降與種族、政治因素交纏,形成一複雜的文化課題
文学作品中的李师师形象研究
作者: 管美凤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师师   形象   演变  
描述: 以历史人物作为题材进行文学创作是中国文学史上比较普遍的现象。宋代的李师师即是一位被当时及后来的作家作为艺术表现的重要对象。李师师作为宋代名妓,经过历代文人的再创作,己成为一个充满丰富魅力的艺术形象。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综述、作品解读等方法,以表现李师师作品的时间和体裁为线索,多方位、多层次地考察与分析从宋代诗词、小说到元明杂剧以及明清小说中的李师师形象。(一)在宋代诗词中,李师师首先以色艺双绝而被人赞美,但同时诗人也将其视为对文人、皇帝有负面影响的女性人物。(二)在宋代小说,尤其是在《大宋宣和遗事》和《李师师
从权力与话语角度解读《最蓝的眼睛》
作者: 王美华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权力话语   权力   话语权力   莫里森  
描述: 在美国文学发展史上,少数族裔文学研究正变得越来越流行,越来越重要。王家湘提出美国黑人文学的诞生比起任何别的民族文学来要艰难得多,但它在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中显得最为成熟,成就也最为显著。其中美国非裔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就值得我们关注。她的作品深切关注美国非裔女性的生活经历、精神状态和价值取向,并以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不同的非裔女性如何在白人的世界里求得生存和发展。当文学话语与福柯的权利和话语理论联系在一起时,文学作品便被赋予了更深刻的含义,故事中人物的命运与时代的命运和走向被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所以,本论
20世纪晚期中国女性文学分裂意识初论
作者: 田美莲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分裂的现实状态   自审   女性分裂的心理状态   弥合   女性分裂意识  
描述: 20世纪无疑是一个中西交汇碰撞的世纪,各种文化思潮交替出演,而多元价值观念的交锋诱发着分裂。中国女性作为一种存在,在两次“世界大战”、“西方妇女运动”、“中国改革开放”与“95世妇会”等重要的历史事件的导引下,从男权传统文化中叛离出来,并由封闭、被动的集体无意识,逐渐向开放的自主状态迈进,这其中,历史作为一种文化要素,对本来就在历史中缺席的女性有潜在的制约性、遮蔽性;而现代性作为一种终极自由的追求,存在有过渡、分裂的特性,又牵引女性走出束缚,向自我本体回归。这两种因素的存在增生了彼此的抗衡、冲突,正是在这
霍桑《红字》女性主义意识的探析
作者: 陈美   来源: 天津财经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霍桑   女性主义意识   男权制  
描述: 纳撒尼尔·霍桑是十九世纪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浪漫主义作家之一。小说《红字》的诞生,成为美国文学进程中的重要一步,同时使他永葆文坛盛誉。小说以十七世纪清教徒统治下的美国波士顿为背景,引入了“通奸”这一社会敏感话题,以女主人公海丝特通奸被发现、受罚为线索,并对以海丝特为代表的女性人物的内心世界及命运展开探索。霍桑挥洒了大量笔墨刻画了海斯特为争取自由幸福而勇于反抗传统社会习俗的叛逆者形象,她的坚定的反抗意识贯穿文章始终,从而奠定了海斯特在小说中的“主体”地位。霍桑颠覆了男权社会中把女性作为“客体”的传统,营
《我的光辉生涯》中被压制的女性亚文化群体及其主体性的体现
作者: 于美琴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体性   女性亚文化群体   小说创作   澳大利亚文学   人物形象   《我的光辉生涯》  
描述: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澳大利亚著名女作家迈尔斯·富兰克林的代表作《我的光辉生涯》。该书被澳大利亚《公报》主编A.G.斯蒂芬斯称作“第一部澳洲自己的小说”。亨利·劳森为它作了序,并认为“它可以和《简·爱》和《非洲牧场》媲美”。笔者试图揭示文本中所反映的十九世纪末期澳大利亚女性的真实处境和她们身上所体现的思想意识。主要应用的理论有西蒙娜·德·波伏娃的女性主义理论以及马克思有关主体性的理论。 本文主要分析了迈尔斯的思想意识,小说中所反映出的被压制的女性亚文化群体及其主体性。首先,介于小说的自传性小说体裁,笔者
《金瓶梅》女性研究─以婚姻和性慾考察
作者: 郭美玲   来源: 国立中山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本論文分為五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選用版本、研究方法。第二章,論《金瓶梅》中的社會風氣及女性處境,經由明代社會風氣及女性處境之探討,瞭解女性人物所受之影響,對女性心理與行為作一補充與印證。第三章論婚姻,本章從女性對「婚姻」的心態、「爭寵固位」的行為、「嫉妒」的心理三方面,探討《金瓶梅》中女性在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架構下,為妻為妾者的慾望及如何為生存空間而殫精竭智。第四章論性慾,從《金瓶梅》中女性的性行為歸納出女性人物的三種性態度──性壓抑、性放縱、藉色求財,深入探討父權社會下,女性人物的性生活及性心
< 1 2 3 ... 12 13 14 ... 21 22 2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