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性书写中的“城乡故事”
作者: 李美萍   范友悦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乡关系   女性意识   爱情故事  
描述: 本文以藏族女作家尼玛潘多的长篇小说《紫青稞》为研究对象,探讨这部小说所着力塑造的两代女性形象背后的文化变迁,基于此,更为深入地思考这部小说中流露出的女性意识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妥协。
「胶」颜欲语?──胶彩画家对女性形像的观看方式(以「省展」六十年间前三名与优选的胶彩作品为例)
作者: 李美玲   来源: 艺术与文化论衡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台湾   color   gender   glue   language   性别语言   Arts   Exhibition   The   painting   Taiwan   胶彩画   provincial   省展   Fine  
描述: 六十届(1946~2006)的「台湾省全省美展」培育出极具份量的台湾画家,更积累出丰富的画作。因此本篇论述将从省展中获得前三名与优选的胶彩画作,探讨女性形象在这六十一年的时光流转中,在男女画家的笔下呈现出何种的转变?但省展第十四届前并无出版获奖作品图录,因此本论述锁定在第十四届~六十届获得前三名与优选的胶彩画作?探讨的文本。 第十四届~四十届间,女胶彩画家笔下所呈现的是延续日治时期台湾上层阶级仕女的理想典型;男画家则着重於描写接受现代化思潮影响的自信女性、面目模糊的劳动女性和表现亲情与母爱的异俗女性?主。
从生活伴侣走向性伴侣
作者: 王美花   刘俊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伴侣   女性观   生活伴侣  
描述: 《围城》与《废都》都有一种明显的男性视角。他们笔下的女性形象各有不同,前者描写了一系列知识分子女性形象,后者则描写了一系列情欲女性形象。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折射出钱钟书与贾平凹的女性观从生活伴侣走向了性伴侣。
19世纪艺术中的情色与女性形象
作者: 〔美〕琳达·诺克林   齐鹏   来源: 江苏画刊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19世纪艺术中的情色与女性形象
从生活伴侣走向性伴侣——论《围城》与《废都》女性观的演进
作者: 王美花   刘俊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伴侣   女性观   生活伴侣  
描述: 《围城》与《废都》都有一种明显的男性视角。他们笔下的女性形象各有不同,前者描写了一系列知识分子女性形象,后者则描写了一系列情欲女性形象。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折射出钱钟书与贾平凹的女性观从生活伴侣走向了性伴侣。
浅谈李渔的“恋母情结”
作者: 孙福轩   寇天美   来源: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恋母情结   个性心态   影响   李渔  
描述: 李渔的作品中表现出一种深厚的“恋母情结” ,这主要是由他矛盾的心态所规定了的。同时 ,这一“情结”的生成 ,又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表现出一种对传统“父权话语”的反叛和对情感的重视 ,在作品中塑造了众多可人的女性形象。
社会性别制度与史学研究
作者: 郑永福   吕美颐   来源: 史学理论研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制度   女性史   社会结构   实证主义  
描述: 在学术界,把女性史作为专门史研究已是不争的事实,让女性回归历史以改革传统史学,也为不少学者所认可。但是,一个时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女性人物及其活动从一般历史事件中剥离出来,并将其视为女性史;习惯于把在整体史中添加女性活动,即视为对史学的革新。这种研究方式,始终没有摆脱女性在社会变化的主流及历史研究的主流中被孤立出去的倾向。
采访安·贝蒂
作者: 〔美国〕史蒂芬·森多拉   丛郁   来源: 外国文学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短篇小说集   黑人女作家   男性人物   简约派   《了不起的盖茨比》   美国社会   作品   海明威   女性人物   写的人  
描述: 安·贝蒂是近年来在美国文坛较引人注目的女作家,1947年生于首都华盛顿。1970年在康涅狄格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继而在该校攻读博士学位,两年后辍学开始从事写作。自1974年以后,她成为美国《纽约人》杂志的经常性撰稿人。她的长篇处女作《萧瑟冬景》(Chilly Scenes of Winter)发表于1976年,发表后立即就被改编成一部名为《颠倒》(Head Over Heels)的电影,短篇小说集有《扭曲》(Distortions)和《秘密与意外》(Secrets and Surprises)。实际上她的
数学史上的花木兰
作者: 安东尼德美勒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沙堆   索非   叙拉古   数学史   勒布朗   工科学校   热尔曼   女性研究   一个问题   令人  
描述: 公元前212年,罗马军队入侵叙拉古,年近80岁的阿基米德正在全神贯注地研究沙堆上的一个几何图形,因此疏忽了罗马士兵的问话,结果被长矛戳死。18世纪,索非·热尔曼在一本名为《数学的历史》的书中看到这一幕,她想,如果一个问题能令人痴迷到将生死置之度外,那么这必定是世界上最迷人的问题了。从那以后,15岁的巴黎女孩索非·热尔曼对数学着了迷。她经常学习到深夜,研究欧拉和牛顿的著作。那时,学术界不鼓励女性研究数学,因为有专家称,女性的智力没办法读懂数学,甚至有一种迷信的说法:每一个
对高等教育机构中与女性、性别研究相关的课程的研究
作者: G.美惠子   来源: 国外社会科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研究   教学基础   教学人员   日本   高等教育机构   性别研究  
描述: 对高等教育机构中与女性、性别研究相关的课程的研究
< 1 2 3 ... 38 39 40 ... 44 45 4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