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美,弗雷泽,潘溪】搜索到相关结果 17 条
-
论藏族三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
-
作者:
徐美恒
来源:
西部学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风格比较
女性文学
当代藏族小说
-
描述:
当代藏族的女作家基本可以划分为四代人。老一代的益希卓玛堪称一枝独秀,是当代藏族的第一代女作家。她的小说表现了民族团结、汉藏人民亲如一家,共建社会主义的历史风貌。当代藏族的第二代女作家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梅卓、白玛娜珍、央珍等为代表,三者在选材、立意、叙述方式等方面各具特色。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生的格央、尼玛潘多、多吉卓嘎等是当代藏族的第三代女作家,她们的小说创作也形成了各自鲜明的风格。至于第四代藏族女作家,应该是80后、90后的年轻一代,在创作上尚处于萌芽期。比较分析当代藏族三代女作家的小说,可以从女性
-
莫言《蛙》与村上春树《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的比较研究
-
作者:
崔美艳
来源:
延边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命意识
莫言
心理学
村上春树
-
描述: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个荣誉是来之不易的。那年被提名的还有日本的村上春树,很多人都认为村上春树会获奖。因为他的作品被大众所周知,并翻译成很多语言被世人流传。但2012年瑞典皇室把这份荣誉授给了莫言。自从莫言获奖之后,很多人更关注村上春树,虽然之后村上春树仍然没能获奖,但他的更多作品仍然被大家所接受并喜爱。生命是至高无上的,每个个体都是一个生命,每一个生命都有它的存在的价值。过去是因为政治压迫与人类的无知,而现在是人们过于追求自己的利益,就导致人类忽视生命的尊严及价值。生命的意义在于追寻自然规律
-
当代工笔人物女性形象的发展与创新
-
作者:
孙美玲
来源:
赤子(上中旬)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女性形象
发展
创新
-
描述:
工笔人物画在中国人物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工笔人物画以期长久的发展历史和高质量的画作,在中国画发展的艺术领域中,具有着极大的优势。在工笔人物画作中,以女性为题材的工笔人物画更具有发展潜力,在如今社会的绘画领域中,其发展最为广泛。可以说,女性形象的发展对工笔人物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就当代工笔人物女性形象的发展与创新进行了探讨,仅供交流。
-
自由的呼唤:论简·爱和疯女人伯莎的女性反抗意识
-
作者:
张美玲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主义作品
作品简介
疯女人
浪漫主义色彩
伯莎
反抗意识
女权主义思想
父权文化
罗切斯特
简·爱
-
描述:
一、作品简介《简·爱》(Jane Eyre)是19世纪英国的一部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作品,一经推出就在文坛引起了强烈反响和震动。小说描述了一个受尽欺凌和侮辱的孤女,在面临压迫和虐待时敢于奋起反抗最终获得美好爱情的故事,小说颠覆了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文化世界,体现了女性的主体意识和反抗意识,是19世纪女性文学创作和女权主义思想的杰出代表。本文着重分析小说中的两个主要女性人物——简·爱和疯
-
国内汽车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一个多模态分析法视角
-
作者:
美克热阿依·阿卜力米提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描述:
国内汽车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一个多模态分析法视角
-
《水浒传》女性形象类析
-
作者:
郭美玲
黄水平
来源:
2015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reative Education(ICCE 2015)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类析
《水浒传》
女性形象
符号化
-
描述:
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水浒传》,在塑造了众多侠肝义胆男性形象的同时,也为我们描绘了千姿百态的女性形象。对《水浒传》妇女群像进行梳理,发现《水浒传》中女性呈现多样化的类型:雄化女,木头女,妖女,贞节女,毒妇,苦命女。这些女性形象体现出共同的符号化特点,起着穿针引线、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反映了游民对女性独特的鄙弃排斥态度。
-
非独生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
-
作者:
张驰
许英美
陈斯琪
周鹏
李红锦
来源: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理健康
非独生大学生
大学生人格问卷
人格
-
描述:
目的:比较分析非独生子女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利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UPI)对某大学2011级、2012级、2013级本科和研究生新生共12776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非独生子女大学生UPI分数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大学生(t=6.776,P<0.001)。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第一类(有较严重心理问题)比例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大学生(δ*=4.3,P<0.001)。进一步对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进行研究,发现来自农村的非独生子女大学生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