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富家子弟》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李美婧   王一涵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菲茨杰拉德   富家子弟   女性主义   女性  
描述: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文坛,菲茨杰拉德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他是"迷悯的一代"的代言人,是"爵士乐时代"的桂冠诗人。本文试图运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对小说中三位女性形象进行深刻的分析与解读,从而更好地理解菲茨杰拉德作品中的文
生存困境中人性的异化——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樊青美   王红霞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生存困境   人性   女性形象   异化  
描述: 由于独特的人生经历,张爱玲的作品笼罩着浓重的悲剧气氛。其笔下的女性多在物质与金钱的诱惑下,表现出灵魂腐蚀、亲情沦丧、爱情虚无的特点,深刻地揭示了乱世背景下女性面对生存困境所表现出的人性的异化。
罗切斯特和安吉·克莱尔的异同分析
作者: 马美扬   张旗   来源: 产业与科技论坛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吉·克莱尔   罗切斯特   命运   性格  
描述: 《简爱》与《苔丝》都是19世纪英国伟大的文学作品,这两部作品不仅为我们塑造了两个典型的女性形象,也成功塑造了两个具有典型性的男主人公形象——罗切斯特和安吉·克莱尔。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罗切斯特和哈代笔下的安吉·克莱尔,都是命运多舛,有着浓厚的男权意识的人物,他们的形象同中有异。本文将从命运、爱情观、性格等方面分析他们形象的异同。
女性书写中的“城乡故事”:解读尼玛潘多的《紫青稞》
作者: 李美萍   范友悦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乡关系   女性意识   爱情故事  
描述: 本文以藏族女作家尼玛潘多的长篇小说《紫青稞》为研究对象,探讨这部小说所着力塑造的两代女性形象背后的文化变迁,基于此,更为深入地思考这部小说中流露出的女性意识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妥协。
关于近代中国“女国民”观念的历史考察
作者: 郑永福   吕美颐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念演变   中国近代   新女性   女国民  
描述: 中国的“女国民”观念提出于20世纪初,是在国民概念的基础上“国民之母”的延伸,反映了人们国家意识和人权与女权意识的觉醒。民国成立后,人们的“国民”意识进一步加强。五四时期,全民性的思想启蒙促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女子作为“国民”,也是具有个体尊严与独立人格的“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女国民与新女性的形象出现了整合趋势,“新女性”成为流行更为广泛的语汇。由于在民族斗争与政治斗争的旋涡中,中华民国始终未能成为民主与法制的现代国家,因此民众的国民意识与国民观念,尤其是女国民观念也未能得到充分发展。
女性书写中的“城乡故事”
作者: 李美萍   范友悦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乡关系   女性意识   爱情故事  
描述: 本文以藏族女作家尼玛潘多的长篇小说《紫青稞》为研究对象,探讨这部小说所着力塑造的两代女性形象背后的文化变迁,基于此,更为深入地思考这部小说中流露出的女性意识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妥协。
「胶」颜欲语?──胶彩画家对女性形像的观看方式(以「省展」六十年间前三名与优选的胶彩作品为例)
作者: 李美玲   来源: 艺术与文化论衡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台湾   color   gender   glue   language   性别语言   Arts   Exhibition   The   painting   Taiwan   胶彩画   provincial   省展   Fine  
描述: 六十届(1946~2006)的「台湾省全省美展」培育出极具份量的台湾画家,更积累出丰富的画作。因此本篇论述将从省展中获得前三名与优选的胶彩画作,探讨女性形象在这六十一年的时光流转中,在男女画家的笔下呈现出何种的转变?但省展第十四届前并无出版获奖作品图录,因此本论述锁定在第十四届~六十届获得前三名与优选的胶彩画作?探讨的文本。 第十四届~四十届间,女胶彩画家笔下所呈现的是延续日治时期台湾上层阶级仕女的理想典型;男画家则着重於描写接受现代化思潮影响的自信女性、面目模糊的劳动女性和表现亲情与母爱的异俗女性?主。
从生活伴侣走向性伴侣
作者: 王美花   刘俊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伴侣   女性观   生活伴侣  
描述: 《围城》与《废都》都有一种明显的男性视角。他们笔下的女性形象各有不同,前者描写了一系列知识分子女性形象,后者则描写了一系列情欲女性形象。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折射出钱钟书与贾平凹的女性观从生活伴侣走向了性伴侣。
19世纪艺术中的情色与女性形象
作者: 〔美〕琳达·诺克林   齐鹏   来源: 江苏画刊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19世纪艺术中的情色与女性形象
从生活伴侣走向性伴侣——论《围城》与《废都》女性观的演进
作者: 王美花   刘俊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伴侣   女性观   生活伴侣  
描述: 《围城》与《废都》都有一种明显的男性视角。他们笔下的女性形象各有不同,前者描写了一系列知识分子女性形象,后者则描写了一系列情欲女性形象。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折射出钱钟书与贾平凹的女性观从生活伴侣走向了性伴侣。
< 1 2 3 ... 37 38 39 ... 46 47 4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