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清,蒲松龄,张兴东】搜索到相关结果 358 条
-
人际功能视角下的女性化话语与女权主义话语——以《所罗门之歌》为例
-
作者:
易秀清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际功能
女权主义话语
《所罗门之歌》
女性化话语
-
描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陆续利用系统功能语言学解读和批评文学作品,使文学评论建立在更加客观的基础上。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人际功能为视角,运用定性分析法对莫里森的小说《所罗门之歌》中的女性化话语和女权主义话语进行分析,发现黑人女性要实现从女性化话语到女权主义话语的转变,必须敢于摆脱父权社会强加的重重"枷锁",找回自我话语权。黑人女性会话交际不仅能映射《所罗门之歌》中女性形象的神秘、怪异和渺小性,亦能阐释西方主流文化及黑人社区对黑人女性的压抑及后期女性的反抗心理。
-
论夏俊娜艺术自述的独特性
-
作者:
胡艳清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特性
夏俊娜
自叙性
女性油画家
-
描述:
当代年轻的女性油画家将创作主题转向女性本身,以女性形象、女性关注的事物为载体,关注女性的心灵世界,表达女性个体的主观感受。这种从个人情感体验中生发出来的艺术带有自述特性。夏俊娜绘画中的独特性自述,体现在画面中的人物神态、构图、色彩所营造出的幻想、朦胧、虚幻及真实的情感,为我们讲述一个个浪漫的、梦幻的童话故事。因此,她艺术中的自述性在同时代画家中更具有特点。
-
从女性视角建构科技知识分子心灵史——论陈玉霞小说的女性话语
-
作者:
牛运清
来源: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技知识分子
女性视角
心灵史
女性话语
-
描述:
陈玉霞是20世纪小说创作"女性话语"成员之一。她在描写社会变革、时代风云时,总从女性自我支点洞察社会,绘出一批具有鲜明性格的科技女知识分子形象。她在揭示知识女性气质时,对女性生存的大环境,做耐人寻味的描绘。女性爱情追求和选择是陈玉霞的重要关注对象。她着力塑造集传统美德与现代风采于一身的新型女性形象,对女性命运进行反复咏唱、叠唱。
-
谢晋——大时代的书写者
-
作者:
夏清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史
谢晋
“国”与“家”
女性形象
-
描述:
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谢晋的电影影响了整整几代中国人。本文从谢晋出现的电影史意义、他导演的电影“国”与“家”的关系和女性形象这三个角度来表现谢晋在中国电影史上独特的地位,其可谓大时代的书写者。
-
荷马史诗和希腊悲剧中的女性角色
-
作者:
蔺玉清
来源:
枣庄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剧
矛盾
女性
史诗
-
描述:
古希腊文学中有丰富的女性形象,荷马史诗描述了一些消极温顺的女性群体,两百年后的戏剧中却出现了一些敢做敢为、个性独立的女性,文学中女性地位上升和现实中女性地位的下降形成鲜明的矛盾。社会政治民主变革、艺术形式体裁的差异和艺术家的创作方式导致了矛盾的出现。
-
论崔莺莺、杜丽娘人物形象的内蕴差异
-
作者:
贾学清
来源: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崔莺莺
杜丽娘
形象内蕴
差异
-
描述:
《西厢记》、《牡丹亭》作为我国戏剧艺术长廊中的双璧,不仅突破了前人创作中关于爱情婚姻的主题内涵,而且分别塑造了各具时代特点、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崔莺莺与杜丽娘。这两个封建社会执着追求爱情幸福的大胆女子有着许多的共同之处:她们都是封建营垒中具有叛逆性格的贵族小姐,都对情情有独钟,以情反理,大胆冲破了封建礼教,以各自的斗争方式对抗封建专制。但由于两剧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人物生活的环境不同,人物的反抗经历不同,崔莺莺与杜丽娘的人物形象内蕴也有着明显的差异。
-
生活中的“百变金刚”
-
作者:
黄涵清
来源:
少儿科技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机器人
身体动作
生活中
操控
声音
全身
日本
重症肌无力
女性形象
医生
-
描述:
机器人的诞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人们在越来越多的场合中用到它们。患者机器人日本开发出了一种能边回答医生问题,边用身体动作向医生展示患处的患者机器人。
-
一个倔强的求索者——莎菲形象之我见
-
作者:
林应清
来源: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文学史
莎菲
大革命失败后
日记
丁玲
个性解放
爱情
知识分子
女性形象
五四
-
描述:
莎菲,这"一个奇怪的女子",当她作为《莎菲女士的日记》(以下简称《日记》)的主人公一问世,"便好似在这死寂的文坛上,抛下了一颗炸弹一样",人们都不免为她"所震惊".①五十多年来,人们都承认莎菲是现代文学史上前所未有的独特的女性形象,然而对这个形象的内涵却具有各各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理解.我认为,如果把莎菲形象放在其
-
试论石君宝笔下的三位妇女形象
-
作者:
王桂清
来源: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亚仙
郑元和
妇女形象
斗争精神
石君宝
《李娃传》
曲江池
女性形象
秋胡变文
三部剧
-
描述:
石君宝,元代杂剧作家,生平事迹已无可考.目前公认有十种杂剧为他所作,但只保存下三种,即:《鲁大夫秋胡戏妻》、《李亚仙花酒曲江池》、《诸宫调风月紫云亭》尽管石君宝的生平事迹无所考证,给我们了解他的思想和世界观带来很大困难,但从现存的三部剧的思想内容以及反映社会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上看,石君宝是个富有时代使命感的作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三部剧描写的主人公是处在社会底层的三位妇女形象.她们美丽、善良,追求爱情幸福;作者写了她们的痛苦遭遇和坚强的斗争精神.这些人物的塑造,从一个方面折射出元代真实的社会生活,从中也窥见作
-
王安忆的“慧心人”
-
作者:
胡河清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
欧阳
女主人公
张爱玲
王安忆
贵族教育
荣华富贵
旧上海
上海文学
女性人物
-
描述:
作家笔下的人物,当得起“慧心人”之称的,实在并不很多。自张爱玲以降的上海文学中,女性人物而称得上“慧心人”的,大概要首推王安忆《流逝》中的女主人公欧阳端丽了。她是一位受过旧上海典型贵族教育的女性,具有一种庸懒美丽的气质。如果她一直沿着过去的生活轨道安享荣华富贵,倒恐怕难得有人会发现她深藏不露的“慧心”的。可是命运偏给了她一个施展聪明才智的机会。在家道中落的文革十年,这位原先的享福人变成了整个家庭的掌航人。她用尽心计,终于使由她包揽生计的一大家子人在“史无前例”的大风大浪中绕过了万重险滩。近读杨绛的杰作《洗
<
1
2
3
4
5
...
34
35
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