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2003中国十大女性经济人物
作者: 法悟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经济   史美伦   股票市场   2003年   货币政策   谢企华   董明珠   中国   瞿素芬   吴晓灵   女性   企业家  
描述: 投身中国经济的女性人物仿佛是一个个不老的传说,了解她们艰辛的创业经历,体验她们的心路历程。我们能感到在她们纤弱的身躯中包裹着的是坚毅与力量。在领略引领经济大潮的女性企业家风采的同时,中国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也跃然展现……
就业在英国妇女生活中的地位
作者:   S·罗贝尔   来源: 报刊资料选汇(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就业在英国妇女生活中的地位
毒打石建雄大夫构成故意伤害罪,贾淑娥郑炜郑永平被依法判刑
作者: 雁中法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毒打石建雄大夫构成故意伤害罪,贾淑娥郑炜郑永平被依法判刑
女性解放的破产和对传统的回归:《白鹿原》女性形象及其文化意蕴分析
作者: 李法玲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   女性解放   破产   女性形象   回归传统  
描述: 1997年12月19日陈忠实的《白鹿原》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一时畅销不衰,评论界也众说纷纭。《白鹿原》叙述了清朝末年至建国初期渭河平原约五十年变迁的雄奇史诗,展现了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它描写了一个家族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斗争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戏剧。这种戏剧有政治的,有经济的,有伦理道德的,也有婚姻爱情的。在这一系列论述中既塑造了白嘉轩、鹿子霖、黑娃、朱先生等男性代表,也描写了白灵、田小娥、仙草等一批栩栩如生的女性人物形象。在这些女性形象中,既有以白赵氏、吴仙草为代
埃及与中国:女性文学发展轨迹比较
作者: 哈赛宁·法赫米   来源: “当代阿拉伯问题”国际研讨会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19世纪末20世纪初,埃及著名思想家卡西姆·艾敏(1863~ 1908年)发表了《女性解放》(1898)与《新女性》(1900)两部著作,提倡埃及妇女的解放,强调她们受教育的权利。他的著作一经发表,就遭到当时宗教人士与知识界保守人士的批判。但是,艾敏的妇女解放倡导使得埃及社会开始注意妇女的现实,并逐步承认她们在社会中的地位,意识到她们也应享有自由与各种权利。作为妇女解放的标志,在1919年革命中,埃及妇女开始参与政治革命,走上了为个人自由与民族解放运动而战斗的道路。
秦观与贺铸词中的女性形象比较
作者: 张慧敏   来源: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歌姬舞女   女性形象   民间女子  
描述: 秦观与贺铸都是宋代著名的词人,他们二者的词中都出现了不少女性形象,但他们笔下的女性是既有类似又有差别的。秦观笔下的女子歌姬较多,形象多是美丽而哀愁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秦观的身世遭遇和心态;而贺铸笔下的歌姬显得华美而空洞。秦观笔下的民间女子形象出现的次数不多,但也有情有性,个性十足;贺铸笔下的民间女子更是形象丰富,血肉丰满。二者笔下还出现了其他不同类型的女子形象,也各有自己的特点。
男人装,女人身:莎剧中“女扮男装”的女性形象和中国古代同类形象之比较
作者: 张慧云   来源: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扮男装   进攻   童贞   防御  
描述: 莎士比亚笔下和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都有一系列“女扮男装”的女性形象,她们改装的目的有“防御”和“进攻”两种:防御男人对她们贞操的破坏;突破女人闺阁的狭小圈子,攻入男性把守的社会建功立业,但最终又回归家庭。“女扮男装”后,有人能自觉按照男人的行为标准行事,以进一步契合男人身份,而有人只是套上了男性的服装而已。女人女扮男装,背离了其真实身份,这一行为背后掩藏着中西方共同的男权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标准。
评《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三个女性形象
作者: 张慧云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安娜·卡列尼娜》   女性形象  
描述: 《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三个女性形象安娜、陶丽和吉娣,陶丽主要是作为母亲而存在,吉娣是好妻子的范本,家庭中的天使,而安娜则是一个摆脱了女人三种固有身份的原初状态的女人,她为自己而活然而却终究无法摆脱对男人的内在依附性。三个女人各自散发出了独特的光芒,但她们在不同程度上都受着男权社会形式各异的束缚。这是她们共同的悲哀。
从女性悲剧的角度解读《祝福》
作者: 张慧琴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在《祝福》这篇小说中,鲁迅先生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善良、本分而命运悲惨的悲剧女性形象——祥林嫂。社会学理论认为:一个社会文明的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社会女性的精神风貌与解放的程度,因此伟大的作家往往以女性为切入点,进而批判现实、剖析社会,达到现实重构的目的。曹雪芹的《红楼梦》如此,被成为民族魂的鲁迅同样如此。那么在鲁迅笔下,祥林嫂有着怎样的悲剧遭际,是哪些原因导致祥林嫂悲剧的发生? 祥林嫂的一生充满着坎坷与不幸。
上帝的肋骨是谁?
作者: 张慧哲   来源: 全国新书目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亲   孤独   成人   男子   童话   上帝   故事   肋骨   男性世界   男人  
描述: 20世纪80年代,美国女权运动全面高涨,在女性形象日愈强大的同时,男性的身影则日趋惨白。女人是男人的肋骨,而男人又是谁?没人追问,也没有答案。当此之际,诗人罗伯特·布莱力挽狂澜,写下《上帝之肋》一书,重塑男人与雄性的概念,从而掀起了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浩浩荡荡的男权运动。
< 1 2 3 4 ... 6 7 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