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德,戴特·奥藤】搜索到相关结果 14 条
-
试论国产家庭伦理剧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
作者:
邓德增
来源: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庭伦理剧
塑造
女性形象
-
描述: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电视剧、电影以及音乐等这些生活娱乐节目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使得它们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近年来,国产家庭伦理剧的发展越来越好,其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也逐渐丰富起来,文章分析了家庭伦理剧的概念以及家庭伦理剧中一些主要的女性形象,详细讨论了家庭伦理剧中女性形象的塑造。
-
《世说新语·贤媛》析论
-
作者:
王德宜
乔守春
来源: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文学
贤媛
女性形象
-
描述:
《世说新语·贤媛》集中刻画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些女性形象,社会时局的动荡,人物品藻的浸淫,作者身世背景促成其选录成篇。其描写的女性品质高尚,有德,有才,有容。表现出篇幅短小、对比多样和语言精致的文学特质。其深情描绘的诸位贤媛对后世女性及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崔莺莺与杜丽娘形象差异因素研究
-
作者:
孔德洁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差异
崔莺莺
杜丽娘
-
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许多令人记忆犹新的女性形象,崔莺莺与杜丽娘是这一个个闪光的女性形象中更加耀眼的两个形象。她们以不同的个性魅力,不同的方式诠释着她们心中美好的爱情,为我们唱响了反封建礼教的赞歌。由于两剧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人物生活的环境不同,人物的反抗经历不同,崔莺莺与杜丽娘这两个人物形象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
现代戏中的女杰令人敬佩
-
作者:
王德彰
来源:
乡音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戏
帝国主义侵略
虚构人物
“三八”妇女节
妇女组织
义和团
-
描述:
每到“三八”妇女节,便不由得想起现代戏中的女杰,她们无论是真人真事,还是源于历史真实的虚构人物,都让人敬佩、感奋,思想上受到激励,催人奋进。反映1900年北方妇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斗争的《红灯照》(“红灯照”是义和团的妇女组织),主角是林黑娘,英勇无畏,负伤后还传信锄奸,断后牺牲。
-
“诗穷而后工”说的拓展与“诗福”说的产生
-
作者:
蔡德龙
来源:
求是学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体
女性文学批评
诗福
诗穷而后工
-
描述:
传统诗学命题"诗穷而后工"说在清代获得了新的发展。在文体上,由于清代词学尊体和通俗文学繁荣,文体地位较低者多被比附于"诗","穷而后工"说由诗而统摄到词、戏曲、小说甚至外国文学作品,成为涵盖众多文体具有普遍意义的文论命题;在性别视角上,由于清代女性文学的兴盛,基于女性创作特点而提炼出的"诗福"说问世,这是与"诗穷而后工"相对立的一个命题。"诗穷而后工"说在清代实现了理论的越界与拓展。
-
美国现代舞大师系列之一 舞出差异:文化帝国主义和露丝·圣丹尼斯1906年的《拉达》
-
作者:
简·德斯慕德
刘晓真
来源:
舞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引言对产生意义的机制进行分析,重新评价舞蹈史及其经典的心任务。在这篇文章中,将讨论运用在蹈历史写作中的后结构主义理论,也会及女性主义学者对舞蹈表演更开阔的考。虽然女性研究已经有了大量关于社性别建构和女性文学、视觉艺术及媒体视觉与口述史的著作,但是对表演独特丰富性必须还要加以强调。表演研究不包括视觉呈现的历史分析,也要思考通身体展示来构建意义的特殊性——表演的身体是"鲜活的"和"具象的"。如
-
超越女权—从伊迪丝·华顿的纽约小说看其性别观的转变
-
作者:
孟德燕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伊迪丝·华顿
解构
社会性别
女性主义
-
描述:
伊迪丝•华顿(Edith Wharton,1862-1937)是20世纪初美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她的作品大都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老纽约”上流社会为背景,真实地描述了纽约的社会风俗和礼仪,辛辣地讽刺了上流社会的保守、虚伪和对人性的压抑。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些纽约系列作品中,华顿描述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老纽约社会的婚姻和两性关系。这和她自身的成长的经历密不可分。她接受过老纽约社会对女性的教育——做上流社会客厅里的 “装饰品”,经历了婚后的苦闷和挣扎,最终挣脱了婚姻的束缚,成为一名以写作为职业的独立女性。 本
-
朗顿德珍作品
-
作者:
朗顿德珍
来源:
中华书画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推荐语
朗顿
绘画技巧
女性题材
德珍
中国新闻社
西藏传统
-
描述:
推荐语:德珍在早期创作了大量女性题材作品,现正陆续推出一个系列作品,将世界上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集中起来。在很多人眼中,西藏是片神秘的土地,而在德珍眼中却是卡通的世界。她的作品色彩斑斓,通俗易懂,却又
-
女性形象建构下的命运纾解
-
作者:
孙孟然
黄德志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杜拉斯
王安忆
命运纾解
女性形象
-
描述:
杜拉斯与王安忆,这对中法文坛里素未谋面的姐妹,在不同的时空际遇间徘徊独行以寻求宿命拷问的终极意义。而两者更是通过《情人》及《长恨歌》两部作品的文学叙事下,女性形象建构的自传性与虚构性,同时在这种情爱“失真”以及宿命嘲弄的迷乱境地中进行着个体生存认同意义上的命运纾解。
-
女性形象建构下的命运纾解——以杜拉斯《情人》与王安忆《长恨歌》的比较研究为例
-
作者:
孙孟然
黄德志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杜拉斯
王安忆
命运纾解
女性形象
-
描述:
杜拉斯与王安忆,这对中法文坛里素未谋面的姐妹,在不同的时空际遇间徘徊独行以寻求宿命拷问的终极意义。而两者更是通过《情人》及《长恨歌》两部作品的文学叙事下,女性形象建构的自传性与虚构性,同时在这种情爱“失真”以及宿命嘲弄的迷乱境地中进行着个体生存认同意义上的命运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