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德,戴特·奥藤】搜索到相关结果 342 条
-
廖祝梅传略
-
作者:
徐添娘
邓德华
来源:
梅县地区妇女运动史资料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廖祝梅传略
-
厄普代克的女性小说
-
作者:
宋德发
王彬
来源: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厄普代克
女性小说
女性运动
-
描述:
厄普代克之所以创作女性小说,是为了平息女性主义批评家对自己的不满。在女性小说中,他探讨了"女性与权力"、"女性与家庭"以及"女性与艺术"的关系,具有相当的反思性和独特性。但整体而言,厄普代克的女性小说在女性文学史上很难成为标志性之作,毕竟,女性小说不是厄普代克最擅长的题材。
-
拒绝文学主潮的苦恼及徘徊于传统现代之间的困惑:张冀雪小说创作透视
-
作者:
陈德宏
来源:
飞天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意识
文学主潮
小说创作
生存状态
新时期文学
先锋派
作品
女性文学
知识女性
寻根文学
-
描述:
张冀雪的小说创作,是一个被忽视了的独特的文学现象。她的创作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新时期文学"的起步阶段。之后,虽然她的工作有变动,角色有转换,生活有坎坷,但她对文学的执著与热爱却有增无减。她的创作在时间的向度上与"新时期文学"保持着大体一致的发展,但我们却不能用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思潮——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新写实主义,先锋派等已有的模式予以框定,予以规范,予以阐释。作为插队知青,无疑她具有这方面的生活积淀与体验,但其作品无论如何不能归入知青文学系列。作为女性,特别是知识女性,无疑
-
大众传媒中“丑女”现象的美学探析
-
作者:
李德尚玉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丑
大众媒介
大众文化
审美
女性形象
-
描述:
2008年由湖南卫视独家播出的电视连续剧《丑女无敌》在倍受争议之中以极高的收视成绩战胜了所有对手成为当年收视率的冠军。该电视剧一改传统电视剧里女主角温良恭俭让的类型化造型,讲述的是一名外表笨拙、相貌丑陋的年轻女性“林无敌”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职场中努力拼搏的故事。通这部电视剧,女主角“林无敌”的“丑女”形象深入人心。纵观活跃在大众媒介中的如“芙蓉姐姐”、罗玉凤等女性审美形象,不难发现现代的“丑”的特征已渗入到大众媒介中。“丑女”现象以其独特的审美景观在大众传媒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一席之地。林语堂曾说:“没有
-
男男女女 一位性学家的环球旅行记
-
作者:
德
马格努斯·赫希菲尔德
杨柳
焦晓菊
来源: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性
-
描述:
本书在旅行中对远东和近东各国的两性关系做了细致的考察。在“两性关系”这个名词的涵义中,包含着性风俗、婚姻、妇女运动、妇女与宗教、性病等许多问题。
-
女人的掌控力 如何正确定位你的职场与人生
-
作者:
德
苏珊娜·克莱因汉茨
来源:
北京:现代出版社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通俗读物
成功心理
女性
-
描述: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莉莉丝和夏娃-圣经中的女性形象;希腊神话中女性成功的策略;给我们的生活打上烙印的模式;模式的反省和突破;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立场-定位模型;借助希腊女神人格分类转盘来定位等。
-
简·爱 珍妮姑娘
-
作者:
英
夏洛蒂·勃朗特
美
西奥多·德莱塞
来源:
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图书
-
描述:
本书通过对简·爱坎坷不平人生经历的描述,重在展现一个不安于现状,不甘受辱,敢于抗争的伟大女性形象,也反映了一个平凡的心灵对坦诚的呼喊。
-
外国文学名著文库 阿达拉·勒内 曼侬·莱斯戈
-
作者:
法
夏多布里昂
法
普莱沃
曹德明
罗瑜
来源:
北京:华夏出版社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图书
-
描述:
《阿达拉》描写的是一对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悲剧。阿达拉冒险救出了自己倾心爱慕的人,却因为誓言的束缚,不能得到近在咫尺的幸福,最后在绝望中自杀。 《勒内》讲述的是发生在姐弟之间的不伦之恋。姐弟俩从友情发展到“罪恶的感情”,双双坠人痛苦的深渊。姐姐最后进入修道院,刚刚获得安宁,即被疾病夺去了生命。 (《曼侬?莱斯戈》讲述贵族青年格里厄爱上了出身低微的美丽少女曼侬,并且不顾一切阻力,抛弃了财产、名誉来追求这份爱情。但他的情人在金钱的诱惑下,数度投入他人的怀抱。为了重温情人炽热的爱,格里厄不惜自毁,参与赌博、欺诈、
-
女人需要什么
-
作者:
法
塞尔日·安德烈
余倩
王丹
来源: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妇女心理学
-
描述:
本书继承了弗洛伊德有关女性研究理论的基本观点——“伊莱克特拉情结”和“阳具羡慕”说,但又有较大的更为精深的改造。以巴黎学派特有的方式探讨了“女人需要什么”这一深层的心理问题。
-
拒绝做第二性的女人 西蒙·波娃访问录
-
作者:
联邦德国
史瓦兹
Schwarzer
A.
顾燕翎
来源: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波伏瓦
-
描述:
本书据英文本“After the second sex 译出:本书作者是西德妇女运动最有名的活跃人物,她与西蒙·波娃共事了十年,而作成这些采访。
<
1
2
3
...
28
29
30
...
33
34
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