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德,戴特·奥藤】搜索到相关结果 22 条
-
自由的探寻—福尔斯小说《魔法师》互文性研究
-
作者:
鲍德慧
来源:
扬州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互文性
《巫术师》
约翰·福尔斯
-
描述:
约翰·福尔斯被称赞为“战后英国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巫术师》是其真正意义上的处女作。初版之后,他又花费l了将近十年时间不断修改完善。1977年的修订版在故事情节和叙事手法上都有较大变动,但秉承了福尔斯小说的一贯主题:对自由的信仰与追寻。国内外评论家从不同角度对该小说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包括存在主义、女性主义、原型批评理论、心理分析等理论。本文欲另辟蹊径,尝试从互文性角度解读《巫术师》,从人物塑造、叙事手法和女性主义思想三个方面,阐明《巫术师》与其前文本的相互指涉与意义关联,从而揭示福尔斯创作所坚持的自由
-
英国当代多元文化小说研究:石黑一雄、菲利普斯、奥克里
-
作者:
郭德艳
来源:
南开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伤
全球化
历史
边缘化
流散
-
描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进入新型的权力格局,英国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帝国辉煌。前殖民地国家在二战后独立浪潮的影响下纷纷宣布脱离英国,建立独立政权,曾经的日不落帝国不复存在。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标志着英国失去了最后一个殖民地。英国的衰落波及到其文化领域。英国文学在战后发生了一些变化。它失去了乔伊斯、沃尔夫这样具有国际影响的作家,失去了它昔日的大气与光辉。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文坛和欧美文坛一样,后现代主义盛行,刮起反叛现实主义之风,耸人听闻地宣布,“文学已经枯竭”。英国评论界也说,“英国小说在二十世
-
中英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性别歧视现象研究
-
作者:
朱德付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歧视
古典文学作品
比较研究
-
描述:
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研究是近几十年来语言学家们极为关注的课题,它们从不同角度、层次的探讨使得我们在这一领域有着较深的领悟。然而作者发现,长期以来主要以“自然语言(言语)”为素材的性别歧视研究有着其时间及空间上操作的局限性,而且它们无法充分地体现性别歧视的心理与文化层面。因此,作者认为,从“文本语言”中努力寻求性别歧视的存在不失为一个好的研究方法。作者指出,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在很大程度上显示的是一种历史现象,这方面中国和英语国家(英国为典型)古典文学作品中有着大量的共同之处,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
五四时期女权思想研究——以1921-1925年《妇女杂志》为视角
-
作者:
吴德超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参政观
妇女解放
男女平等
女权
贞操观
妇女杂志
职业观
-
描述:
五四时期,受西方自由平等思潮以及女权运动的影响,知识分子群体对男女平等的认识不断深化。章锡琛任主编时期(1921-1925)的《妇女杂志》(本文如无特殊说明,所述杂志均指此时期,之后不再标注)成为宣扬妇女解放思想的重要阵地,期间推出“新性道德号”、“职业问题号”、“妇女运动号”等专号从多个方面对社会所关注的妇女问题进行专门讨论。在两性关系、女性就业和女性参政方面等提出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观点。 第一章探讨在女性贞操观上的新观点。我国传统和近现代两个历史阶段的女性贞操观念有很大不同。传统社会,伴随私有制
-
抗战时期晋冀鲁豫边区群众运动研究
-
作者:
于德孔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抗日战争
社会变迁
晋冀鲁豫边区
群众运动
-
描述:
“群众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一定历史时期贯彻群众路线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指有广大群众参加的、有明确价值取向的、有强烈政治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包括农民运动、青年运动、妇女运动、文化教育运动等。在抗日战争中,晋冀鲁豫边区充分发动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在巩固发展自身的同时,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主要是对晋冀鲁豫边区的成立和发展进行一个简单的概括,从而对本文的研究地域和时间范围进行一个明确界定。第二章主要是对晋冀鲁豫边区的农民运动开展情况进行详细论述。包括农民武装运动、改造
-
明清之际女性文学的奇葩
-
作者:
谭德红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柳如是
奇葩
明清之际
女性文学
-
描述:
本文主要以柳如是诗、词、赋及尺牍为考察对象,对其作品与时代、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的探讨。全文包括绪论、正论和结语三大部分。
绪论部分,针对研究柳如是及其作品中未能以客观、全面、多方位的角度对待,从而出现研究薄弱的现状,指出其在女性文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柳如是作品张扬了女性的才华,为明清时代女性文学做出了贡献。可以说以其为代表的创作在女性文学史上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其表现出的独立人格、自由精神为实质的女性主体意识的初步觉醒,是近现代女性意识复苏的先声,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正论部分
-
寻求两性和谐的美境:张抗抗小说的女性意识研究
-
作者:
来德辉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sexes
consciousness
fictions
of
feminism
Zhang
Kangkang
female
relations
-
描述:
张抗抗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作家。她的小说以深厚的历史背景、丰富的文化内涵、理性的人文思考和敏锐的时代嗅觉赢得了广泛的好评。作为一个有着特殊经历的女作家,她在小说中表现出来的女性意识十分独特,这既与她青少年时代的家庭背景有关,也离不开她生活的时代潮流。研读她小说中的女性意识,有助于还原作者生活时代真实面貌,更有助于理解作者的文化理想和中国当代女性作家创作的心路历程。本论文将在概括张抗抗小说女性意识的基础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详细深入研究张抗抗小说女性意识表现形式和内容,探究张抗抗对两性关系的终极追求。 本论
-
女性意识的觉醒与突围——蒋子丹小说创作论
-
作者:
鲁德江
来源:
海南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小说
女性意识
蒋子丹
性别批判
女性解放
-
描述:
蒋子丹是当代中国女性主义小说创作队伍中一位重要作家,她从1983年开始写小说,曾先后获得当代女性文学奖、庄重文学奖、湖南省优秀精神文明产品奖。她以独具风格的小说创作,获得了“用现代的艺术招法进入‘主义’层次的第一人”的称号。 蒋子丹的小说充分体现了对女性自我意识的思考,既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也是当代中国女作家关于女性主义小说创作的一个缩影。首先,新时期的各种外来思潮的涌入给女性小说创作带来了新鲜的视角和技法;其次,她的个人经历和家庭背景形成了她特别的思维角度,也为形成独具魅力的风格奠定了
-
元杂剧爱情婚姻剧研究
-
作者:
王德军
来源:
陕西理工学院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元杂剧
爱情婚姻剧
表现模式
人物形象
文化意蕴
-
描述:
爱情婚姻剧在元杂剧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本篇论文将以元杂剧爱情婚姻剧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元杂剧爱情婚姻剧进行分类整理的基础上,从爱情婚姻剧爱情婚姻剧的分类、表现形式、形成的原因、人物形象、文化意蕴及影响等几个方面入手,对元杂剧爱情婚姻剧做一个深入、细致、全面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根据《全元戏曲》、《元曲选》等,把保存完好的约三十几部爱情剧给予整理分类,根据戏剧中的主要矛盾冲突和主要矛盾的解决方式,归纳了父母反对、小人插足、误会等表现模式。第二部分,根据《元史》考察元代的政治、经济、科举等
-
超越女权—从伊迪丝·华顿的纽约小说看其性别观的转变
-
作者:
孟德燕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伊迪丝·华顿
解构
社会性别
女性主义
-
描述:
伊迪丝•华顿(Edith Wharton,1862-1937)是20世纪初美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她的作品大都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老纽约”上流社会为背景,真实地描述了纽约的社会风俗和礼仪,辛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