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视角下的杜丽娘式叙述:“生死之恋”模式研究
日期:2017.11.24 点击数:0
【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景楠
【摘要】不同的观照视角往往能使我们解读出文本不一样的文化内涵。自20世纪80年代西方女性主义理论首先在文学批评领域被引入以来,关于性别的理论和视角就极为迅速而广泛地对文学批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以往的传统研究所忽视的内容也逐渐“浮出历史的地表”,引起我们的关注。综观20年间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现状,虽然取得了前沿性的成果,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关注文学中女性问题有余,对文学要素的性别分析不足;以女性创作研究见长,女性阅读研究不足;现代文学研究成就卓著,古代文学研究相对薄弱等。基于此,屈雅君教授主持了《性别视角下的中国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年度】2008
【导师姓名】冯文楼
【分类号】I207.37
【全文挂接】读秀地址
【全文挂接】发现地址
相关文章
- 1、画像与主体意识觉醒: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四出《写真》之精神分析 作者:张舒然 年份:2012
- 2、论《牡丹亭》中杜丽娘的形象意义 作者:焦瑜 年份:2015
- 3、超越时空桎梏的至情女子杜丽娘 作者:郭子君 年份:2014
- 4、至情至性,真爱永恒:杜丽娘性格特征分析 作者:韦馨 年份:2013
- 5、《牡丹亭》中杜丽娘人物形象分析 作者:樊小青 年份:2012
- 6、从整体视角看杜丽娘在《牡丹亭》中的潜流成长 作者:杨莼莼 年份: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