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尔夫在20世纪中国的接受及其文学意义
日期:2017.11.24 点击数:3
【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周婧
【摘要】本论文首先梳理伍尔夫在中国不同时期的介绍、翻译、评论和研究情况,分析中国对伍尔夫评价、接受取向的变迁,探讨中国的社会文化语境和文学观念如何作用了这种接受取向的变迁。本论文继而考察这种接受取向下的伍尔夫的译介、评论对中国文学创作以及对中国文学观念的影响。这一部分具体考察伍尔夫《墙上的斑点》等作品对中国意识流创作手法的启蒙,以及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对中国女性文学的启蒙和影响。最后,本文结合讨论内容,纵观伍尔夫在20世纪中国的译介与接受,阐述伍尔夫对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性进程中的独特意义。所谓独特意义,意思是,2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年度】2017
【导师姓名】查明建
【全文挂接】读秀地址
【全文挂接】发现地址
相关文章
- 1、日本女性文学在中国的译介研究 作者:宋波,邱雅芬 年份:2015
- 2、日本女性文学的中国百年译介史 作者:刘春英 年份:2014
- 3、中国新时期女性作家小说在越南译介状况综述 作者:萧明当,程革 年份:2016
- 4、论中国大陆关于西方性别诗学的研究(1985-2005) 作者:万莲子 年份:2008
- 5、从多元系统理论的角度解读我国五四以来英美女性文学的译介 作者:王靖涵 年份:2009
- 6、夏花般灿烂,秋叶之静美:浅析汉魏赋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王桂花 年份: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