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女性羞感缺失
日期:2017.11.24 点击数:0
【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刘映红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女性羞感缺失的现象、原因以及应对方式等问题。首先对羞感进行界定,指出:“羞感”,是指从“进献”的本义而来的某种位置的不均等,并且使这种不均等内化到人的内心深处,成为人生命存在的一部分,进而产生人的一种本在的不“平衡”和不“和谐”。羞感和美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羞感可以说是美感的起源,是快感至美感的桥梁。女性的羞涩是有极大的魅力的,女性的羞赧被认为是纯真心灵受到性的诱惑的表现,但女性的羞感更多的包含着伦理和道德的因素。其次,二十世纪女性羞感的缺失已经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本文从对“五四”时期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年度】2004
【导师姓名】骆冬青
【分类号】I206
【全文挂接】读秀地址
【全文挂接】发现地址
相关文章
- 1、黑人女性主体性的重建:对莫里森的两部小说《最蓝的眼睛》和《宠儿》的主题分析 作者:高萌 年份:2010
- 2、论大众传媒中女性话语的缺失与重建 作者:刘洲 年份:2007
- 3、羞感的缺失与人性的泯灭:以内米洛夫斯基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为例 作者:王晶 年份:2013
- 4、女性精神家园的重建 作者:李凤兰 年份:2006
- 5、女性精神家园的重建——新时期女性小说的家园构想 作者:李凤兰 年份:2006
- 6、位居两极的《旧约圣经》女性形象 作者:吴艳培 年份: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