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慈的诗歌创作与自我疗伤
日期:2017.11.24 点击数:6
【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白帆
【摘要】本文试图论证济慈的诗歌创作是一种自我疗伤。为了证明这一论点,本文首先运用弗洛伊德有关创伤和焦虑的理论,找到证据证明济慈在童年时代确实经历过创伤性事件,并证明济慈在之后的生活中确实遭受到焦虑的折磨。接下来,本文试图阐述济慈是如何应对创伤和焦虑的。这部分主要运用了弗洛伊德有关自我,本我和超我的理论及其有关压抑和升华这两种防御机制的理论。最后,本文通过对济慈诗歌的分析,在其中找到了相应的升华后的结果,从而更进一步证明济慈的诗歌创作是一种自我疗伤。 本文一共有五个部分,包括介绍部分,三个章节以及总结部分。介绍部分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年度】2010
【导师姓名】李增
【分类号】I561
【全文挂接】读秀地址
【全文挂接】发现地址
相关文章
- 1、丧失的身份缺失的话语——对济慈诗“La Belle Dame Sans Mercy”中女性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赵越,李洁 年份:2006
- 2、分析济慈作品中女性主义的不彻底性 作者:王巍彤 年份:2009
- 3、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济慈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郝伟 年份:2008
- 4、边缘创伤下的女性情怀书写——以严歌苓笔下移民者形象为例 作者:田野 年份:2016
- 5、创伤视角下的《欲望号街车》——女主人公布兰琪悲剧命运再分析 作者:刘进丽 年份:2015
- 6、铁凝小说的女性救赎之途 作者:葛冉冉 年份: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