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形象的审美文化内涵及其历史嬗变
日期:2017.11.24 点击数:3
【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张静
【摘要】嫦娥形象出现在神话、传说、诗歌、小说、戏曲、舞蹈、雕塑、影视等多种艺术形式中,是一个集人类最初关于生死的审美化观念、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女性形象的审美文化、女性对爱情和婚姻中被赋予角色的审美化诠释等意义于一身的艺术形象,相比于女娲、西王母等形象具有更广泛的审美文化内涵。对嫦娥形象的研究与探索离不开中国审美文化的特定背景,从审美的层面去定义文化,文化是指“一种非物质形态的社会存在” 。审美文化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表达方式之一,必然受该民族特定时代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信仰方式、思维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 ,对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年度】2009
【导师姓名】仪平策
【分类号】I206
【全文挂接】读秀地址
【全文挂接】发现地址
相关文章
- 1、论李商隐诗歌中的女性神话人物 作者:秦玉杰 年份:2006
- 2、女性角度分析《青衣》的角色描绘 作者:裴军 年份:2012
- 3、徘徊在彼岸的爱 作者:何劲虹 年份:2007
- 4、《围城》:电视剧与小说之比较 作者:邵茹波 年份:2008
- 5、漫谈《水浒》 作者:丁东,崔卫平 年份:1998
- 6、藏族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嬗变 作者:李美萍 年份: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