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的缺失与补偿——以建国十七年反特影片中“女特务”形象研究为例
日期:2017.11.24 点击数:6
【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范葳
【摘要】红色十七年,革命的歌声与口号响彻了中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红色十七年,塑造出了红色银幕上千篇一律的革命英雄者形象;红色十七年,也是民众娱乐生活极其匮乏的一段特殊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政治的需要,电影的主要功能单一而简单,它承载着传播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任务。1949年8月14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向各中央局、各野战军政治部发布的《关于加强电影事业的决定》曾指出:电影艺术具有最广大的群众性与最普遍的宣传效果,必须加强这一事业,以利于在全国范围内,及在国际上更有力地进行我党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宣传工作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年度】2015
【导师姓名】文然
【分类号】J909.2
【全文挂接】读秀地址
【全文挂接】发现地址
相关文章
- 1、《玉台新咏》审美特征研究 作者:陈巧玲 年份:2013
- 2、《玲珑》杂志中的女性意识研究 作者:周景芝 年份:2012
- 3、晚清上海画报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金佳丽 年份:2016
- 4、娱乐仪式化与娱乐媒介化:晚晴上海娱乐观念的传播学解读 作者:马薇薇 年份:2011
- 5、乔治•艾利略的《丹尼尔•德隆达》中的女性自我管理 作者:陈静慧 年份:2017
- 6、“十七年”戏曲电影女性形象探析 作者:赵晓红,汪博 年份: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