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社会性别发展研究进展及对我国性别教育的启示
日期:2017.11.24 点击数:9
【类型】期刊
【刊名】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资助项】东北师范大学特色研究项目 (nenu_skc2007002)
【摘要】社会性别是指在生物性特征之外的个体特征和社会性特征。在传统的社会性别理论基础上,Ruble和Martin(2003)提出了新的性别理论框架,该框架已经成为当代社会性别发展的主导理论。本文对Ruble和Martin的社会性别发展理论进行了介绍,并以此为基础,将社会性别发展分为性别角色发展和性别平等意识发展,并相应地将性别教育内容划分为性别角色教育和性别平等意识教育两方面,并结合我国性别教育现状,对性别教育的有效途径进行了讨论。
【年份】2009
【期号】第5期
【页码】232-235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东北师范大学女性研究中心
【分类号】C913.68
【全文挂接】读秀地址
【全文挂接】发现地址
相关文章
- 1、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教育意义简论 作者:刘忠华 年份:2007
- 2、论19世纪后期英国“白领女性”的兴起与女子教育的发展 作者:潘迎华 年份:2008
- 3、社会性别视角下中小学教育的性别歧视 作者:高丽娟 年份:2010
- 4、上海热选“女性学”女生教育受重视 作者:厉莉 年份:2004
- 5、女性教育欲破女人困惑 作者:李径宇 年份:2004
- 6、“百年中国女权思潮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陈雁 年份: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