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解读《火山恋人》中的女权思想
日期:2017.11.24 点击数:0
【类型】期刊
【刊名】青春岁月
【摘要】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兴起的民权运动,引发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崛起。处于“边缘的边缘”地位的女性,开始加入到争取民主权力的社会大潮中来,以此来抗争种种强加于身的定型化偏见。在这一冲击下,当时的美国社会经历了一场“全面的社会、文化和根本价值观的危机”。苏珊·桑塔格在《火山恋人》中,塑造了凯瑟琳和埃玛两位不同的女性人物形象,尽管她们都是男权社会的牺牲品,但埃玛敢于摆脱传统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强调自我主体价值,大胆追求自由和爱情,体现了民权运动之后妇女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的觉醒与发展。
【年份】2016
【期号】第17期
【页码】4-5
【作者单位】景德镇学院外国语系
【全文挂接】读秀地址
【全文挂接】发现地址
相关文章
- 1、生存之痛:《火山恋人》的“他者”群像初探 作者:柯英 年份:2012
- 2、成败之间:1960年代美国妇女运动的影响之分析 作者:王德义 年份:2013
- 3、试论美国第二次激进妇女运动兴起的原因 作者:王建军 年份:2003
- 4、《外婆的日用家当》的新历史主义解读 作者:尚关祎晴 年份:2013
- 5、向警予在妇女解放运动中的理论贡献 作者:陈文联 年份:2003
- 6、一曲女性觉醒与解放的颂歌——从两组女性形象析安吉拉·卡特《与狼为伴》中的女权思想 作者:林鸿 年份: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