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丽塔与安娜女性意识的解读
日期:2017.11.24 点击数:33
【类型】期刊
【作者】张婉琦
【刊名】人间
【摘要】在十九世纪初,女性主义就开始萌芽,基于此的女性形象也开始出现在各种文学作品中,本文选取了俄裔美籍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洛丽塔》与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安娜·卡列尼娜》为例,分析了两位女主人公女性意识觉醒的过程与具体表现,并将二者进行对比,分析二者女性意识共同之中的不同,以及不同之处中的相同,最后得出二者结局的悲剧性与必然性。
【年份】2016
【期号】第18期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文学院
【期刊卷】第213卷
【分类号】I512.074
【全文挂接】读秀地址
【全文挂接】发现地址
相关文章
- 1、从女性主义视角解析《金色笔记》中安娜的“自由女性”形象 作者:刘瑾 年份:2012
- 2、追寻自我:《安娜·克里斯蒂》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朱云娜 年份:2014
- 3、对安娜和乔茜的女性主义解析 作者:薛洪梅 年份:2009
- 4、《优美的安娜贝尔·李寒彻颤栗早逝去》中的女性形象刍议 作者:韩静 年份:2013
- 5、浅析《洛丽塔》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韩松晓 年份:2013
- 6、任性的孩子,气喘吁吁的母亲―《洛莉塔》中母女关系、女性身体与俄狄浦斯情结 作者:郭萍 年份: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