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西方电影对国人想象与现实研究
日期:2017.11.24 点击数:0
【类型】期刊
【刊名】电影文学
【摘要】在当代,中国元素在西方电影中不断增加,成为吸引国人的一个重要方面。摄制于1993年的电影《喜福会》改编自同名小说,反映了在美国的几个中国家庭中的女性形象。由于作者谭恩美自幼在美国生活,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许多误解,其作品中的中国人物形象和他们外在的那些能体现其母国元素的中国符号失去了象征意义,导致电影意义的疲软和缩水。而改编自同名小说的电影《金陵十三钗》,由于其作者严歌苓有着中国的成长经历,张艺谋以此为基础,创造出文化意象丰满的中国人形象,满足了观众对中国人物的想象。
【年份】2017
【期号】第8期
【页码】4-6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分类号】I207.42
【全文挂接】读秀地址
【全文挂接】发现地址
相关文章
- 1、解读电影《喜福会》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易帆 年份:2014
- 2、漫议电影《喜福会》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朱姝颐 年份:2015
- 3、试析北美华裔离散文学作品中的道家阴阳学说 作者:徐燕 年份:2017
- 4、谭恩美小说《喜福会》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苏虹蕾 年份:2016
- 5、浅析《喜福会》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段雪菲 年份:2016
- 6、时空流转女性蜕变:解读《喜福会》中女性形象 作者:牛培丽 年份: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