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喧哗与骚动》中不可毁灭的女性形象
作者: 任文   来源: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喧哗与骚动   福克纳   悲剧   女性形象  
描述: 《喧哗与骚动》中不可毁灭的女性形象任文关键词:福克纳喧哗与骚动女性形象悲剧《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最著名的小说之一。过去评论家们大多把注意力集中在对作品主题、表现手法的探索以及对男性角色的分析上,多少忽略了对其中女性形象的探讨和评价。其实,福克纳对女性...
是社会规范的叛逆者还是遵循者?:从文化视角看《觉醒》中单身女人赖茨的生存模式
作者: 叶英   来源: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觉醒》   美国妇女   凯特·肖邦  
描述: 在凯特·肖邦的《觉醒》中,赖茨小姐总是被当理想女性形象的对立面。考诸19世纪美国社会中与女性相关的风俗习惯、道德观念和法律概念等文化语境,分析单身女人赖茨小姐之生存模式,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社会规范的遵循者而非叛逆者。
西子经典形象与祓禊之俗及魏晋隋唐的女性观
作者: 刘航   来源: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浣纱   祓禊   采莲   西施  
描述: 女性形象的塑造,不但受制于当时的女性观,还往往与民俗文化有关。魏晋隋唐时期,西施演变为浣纱女,并出现西施在吴宫采莲为乐的传说,便是一个显例。"浣纱"、"采莲"皆与祓禊之俗有很深的渊源,且与女性的关系非常紧密。祓禊之俗与男欢女爱千丝万缕的关联,正契合了魏晋隋唐放诞的世风。虽然许多女子都曾被附会为浣纱女或采莲人,审美的需要和习俗的特点却使得"浣纱女"和"采莲人"最终成为西施的经典形象。
道教的清修观与文人的白日梦―唐五代道书与文人创作中女仙形象之差异及原因
作者: 胡蔚   来源: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教   女仙形象   清修观  
描述: 现代学者一般认为唐五代女冠大都风流放荡,这种看法有偏颇。女仙故事是折射现实的一面镜子,较为全面地考察此期女仙故事,可以发现道书与文人作品中的女仙形象迥异,大量描写多情女仙的文人作品导致了学者对唐五代修道女性的误解,而道书中比比皆是的清修女性的形象则被忽略了。事实上,此期修道女性中风流人物只占少数。
近代四川妇女的首次奋起——辛亥年间的四川女子保路同志会述略
作者: 刘传英   来源: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近代革命   近代四川   妇女运动史   实际行动   反帝爱国   妇女界   爱国热忱   保路运动   辛亥年   辛亥革命  
描述: 从1911年6月17日“四川保路同志会”正式成立,到同年10月10日武昌辛亥革命成功,僻处西南的四川发生了伟大的反帝爱国斗争——保路运动。在这场为期110多天的激烈斗争中,四川妇女界以高度的爱国热忱和各种实际行动为运动助势添威,在中国近代革命史和妇女运动史上留下了格外光辉的一页。但迄今有关论著对此多仅寥寥数语,略有涉及,实为憾
中国女性文学评析
作者: 刘桂莉   来源: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性主义   父权社会   女性意识   中国女性文学   女性自我   五四女性文学   莎菲女士   女性解放   知识女性   女性生存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评析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