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美国妇女争取解放运动(1920-1940)的研究
作者: 李石涛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1930年代   妇女解放   美国妇女   1920年代   争取解放  
描述: 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美国社会不仅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繁荣-危机-复苏),更是在妇女运动史上居于特殊地位。此外,这一时期虽被认为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经济发展黄金期,却是美国女权运动史上两次高潮之间的相对低潮期。美国妇女在政治、经济、教育、婚姻家庭等领域都呈现新的特点。这一时期的妇女运动发展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想要了解美国女权运动的曲线式发展,此时期妇女的生存状况和地位与角色变迁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马克思主义与女权主义理论,以这二十年的特殊历史时期为背景,深入
女性视角下的丁玲与萧红之比较
作者: 王玫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学风格   “柔中带刚”   女性意识   “刚中有柔”   女性形象  
描述: 丁玲和萧红作为同时代女性作家的代表, 都站在女性的立场上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 并且有强烈的女性意识。她们对造成女性不幸命运的男权社会进行了声讨和控诉。然而她们的作品在女性形象、女性意识和美学风格方面却呈现了不同特点。概括来讲就是丁玲的“柔中带刚”与萧红的“刚中有”。
萨克雷长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其艺术表现
作者: 范铮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妖女”   “天使”   萨克雷   女性  
描述: 与狄更斯齐名的萨克雷是英国十九世纪享誉盛名的大作家,他的作品素来以冷峻严肃、 讽刺尖锐著称。而他笔下的女性形象又是那么丰富多彩,真实生动。将这些女性加以归纳, 可以发现其中大多属于“天使”或“妖女”两种形象类型。“天使”与“妖女”的称谓不 是萨克雷的首创,而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社会制度压抑下女性异化的产物。许多女性主义 者关注到这一现象并将女性归类:符合男权社会要求的理想女性被推崇为“天使”;违背 男权社会要求的叛逆女性被批判为“妖女”。“天使”的性格主要表现为:贞洁、忠诚、母 爱、美丽、温柔等等;“妖女”
十九世纪英国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解读
作者: 曹嘉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小说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英国女性文学  
描述: 19世纪是英国文学史中一个群星璀璨、名家辈出的时代。尤其在女性小说领域,大批女作家竞相涌现,一度打破传统文学中男性一统天下的局面。其中较有影响的代表女作家有简·奥斯丁、勃朗特姐妹、盖斯凯尔夫人和乔治·艾略特。她们笔锋犀利,言语睿智,刻画的众多女性形象一反男性作家笔下的温驯柔弱、多愁善感的天使模式,表现出女性坚强、独立和自信的一面,从而体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本文试图从她们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这一角度出发,深入探讨这一作家群的女性意识在历史纵向上的一个演变过程。 全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讨19世纪英国女性小
古龙笔下女性性格背后的男权文化分析
作者: 宋川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权文化   女性性格   古龙  
描述: 古龙笔下的人物各有其鲜明的性格特征,其中,尤以个性突出的女性角色性格塑造最为突出。分析古龙笔下的女性人物性格,不难发现决定了这些迥异多变的女性性格的根本因素是其作者的男权文化意识。对女性人物的性别期待,使古龙在创作中塑造了理想化的女性角色和与之相对立的所厌恶的女性角色。他对于理想化的女性角色往往给予善良温柔的性格和圆满幸福的结局,而对于所厌恶的女性角色,他往往重点描绘出她们邪恶的内心,并夺走她们的幸福。对男权文化进行解析,我们才能更好了解古龙对女性人物的性格塑造。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