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新时期(1995-2004)中国典型人物报道中的
作者: 史梁   来源: 厦门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教养理论   女性典型  
描述:     典型报道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重要的宣传报道方式,国内对于典型报道研究分析一直很活跃,但针对典型人物报道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却很匮乏。本文研究的是新时期十年(1995-2004)中国先进典型人物报道中的女性形象。本研究采用社会性别视角,借鉴教养理论和符号学理论的研究成果对典型报道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可以丰富这一领域的研究,研究结果也有助于更好地改进女性典型人物报道。    本文首先对1995-2004年的《人民日报》和《中国
挑战与妥协:乔治·艾略特作品《米德尔马契》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刘霞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妥协   乔治·艾略特   《米德尔马契》   挑战   女性主义   多萝西亚   和谐社会关系  
描述: 乔治·艾略特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且不同寻常的地位。 一方面,她公然蔑视传统,以其叛逆行为被英国上流社会所放逐,被家人所抛弃;另一方面,她却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成为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乔治·艾略特关注女性问题,在其主要作品中成功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本文将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解读乔治·艾略特的代表作《米德尔马契》,并结合乔治·艾略特的独特女性主义经验,分析乔治·艾略特对男权社会的挑战和妥协及其寻求和谐社会关系的理想。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首先对乔治·艾略特及其作品评论做一综述,之后结合
地域社会中的女性结社——云南大理白族下关镇大关邑“莲池会”个案研究
作者: 木薇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结社——会   白族   民间信仰  
描述: 本研究从社会性别和社会结合的角度,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调查地点——云南大理大关邑村,以白族村落中“莲池会”和“启善洞经会”这样两个单一性别的民间信仰组织为切入点,结合笔者为女性研究身份的前提下,运用参与观察的方法关注她/他们在家庭和村落中的结社活动,在“结社”的范畴之内,寻求女性内部(莲池会)——男性(洞经会)——家庭——村落的联系性,侧重描写白族村落社区中“莲池会”的一系列的民间信仰的结社活动来突出白族老年妇女的群体整合,并以此阐释在以父权制为主导和汉文化高度传播的白族社会中,老年妇女是如何在本主信仰所界定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台湾妇女运动与吕秀莲
作者: 孙姿姿   来源: 厦门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台湾妇女运动   社会转型期   吕秀莲  
描述: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台湾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与这种变迁相互作用的,是各种社会运动的兴起。在所有的社会运动中,以台湾民间妇女组织的活动为代表的妇女运动颇具代表性。本文拟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研究方法,探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台湾妇女运动产生的背景、活动情况及成果等,并以吕秀莲为例,探讨个人与社会运动的关系。本文认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转型是社会运动兴起的根源;个人在社会运动中起一定的领导作用,但同时也要看到,个人(如吕秀莲)利用妇女运动作为个人政治资源的一面。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
中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女性角色研究
作者: 何青颖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角色   单一化   教材   家庭化   中学语文教科书  
描述: 从性别的角度研究教育问题是当今教育研究的热点话题,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本文将针对语文教科书中最为敏感、也最容易被人忽视的女性角色问题展开研究。从笔者研究的层面来说分为三大板块,一是对现行语文教科书中女性角色的数量、类型等角色呈现方式的研究;二是对就本研究所做问卷调查的分析总结;三是结合具体的教学探讨如何丰富教科书中的女性角色。期望通过这样的研究查找前人研究遗漏的空白,获取更多与此问题相关的实证资料,疏理热点问题,对一些存在争议的话题进行深入探究,从而引起人们对教科书中女性角色问题的关注。
爱情和婚姻中的女性权力——索尔·贝娄小说中的典型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刘效   来源: 南开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文学   爱情关系   索尔·贝娄小说   女性权力   婚姻   女性形象  
描述: 索尔·贝娄是20世纪著名的美国作家,其小说的主人公绝大部分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道德感到困惑和失望的男性知识分子,他们往往在小说中被刻画成现实社会的“受害者”,常常为情所困,被身边的女人所累,无论是在爱情关系中还是在家庭中,他们总是处于受支配受控制的弱者地位,与他们的情人和妻子的不平衡的权利关系常导致情人分手,夫妻反目,因此一些评论家认为贝...
“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中国女性文学教程》研究与编写工作已经启动
作者: 红芳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高校教学   国家规划教材   “十一五”   河北教育出版社   中国女性文学   编写工作   女性文学研究   教程  
描述: 今年7月24-27日,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南开大学文学院、厦门大学文学院主办的“全国高校女性文学教材建设研讨会”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来自国内十余个省市、长期活跃在高校教学第一线的女性文学研究学者荟萃石门,讨论高校女性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并就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中国女性文学教程》的编写献计献策。
时代精神的化身——论郭沫若历史剧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赵永华   来源: 时代文学(上半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如姬   中国戏剧史   聂政   蔡文姬   叛逆性格   《王昭君》   中国现代文学史   信陵君   个性解放   时代精神  
描述: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郭沫若创作历史剧时间最早,数量最多,影响最大。作为中国历史话剧的开拓者,他创造的是中国戏剧史上所未曾有过的新史剧,他借古人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的理想.再现历史事实,借鉴历史精神,展现时代特征。他的史剧中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这一点突出体现在郭沫若史剧中的女性形象的塑造中。
新闻图片中的女性镜像——1950—2004《人民日报》“三八”报道新闻图片研究
作者: 易丹丽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新闻图片   "三八"妇女节   人民日报  
描述: 本文运用大众传播学中的社会性别理论和内容分析法,对1950年至2004年的《人民日报》3月8日这一天的新闻图片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主流媒体所反映和塑造的女性形象的特征,以及主流媒体对女性形象的反映和塑造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 研究发现,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对女性形象的反映和塑造,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政策态度紧密相连。图片着重表现女性的职业形象、社会劳动和公共领域的活动,树立女性热爱本职工作、关心国家事务的积极形象,但同时也忽略了女性的个人存在状态和对家庭的贡献,存在着
论哈代小说《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中女性对父权思想的内在化
作者: 韩晓敏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身份   父权思想   内在化  
描述: 作为哈代两部最著名的作品,《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一直吸引着学术批评家和普通读者的注意力。这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一点就是这两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这些因具有反传统精神而曾让人们赞叹的女性最后基本上都以悲剧收场。在之前的一些的评论中,人们倾向于把她们的悲剧归结于诸如环境因素之类的外部原因,而事实上,这些女性对父权思想的内在化往往在她们的人生中起到更为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这篇论文将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对《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中受父权思想影响的女性作一次心理研究。通过对这些女主人公在父权
< 1 2 3 ... 95 96 97 ... 163 164 16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