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青春岁月】搜索到相关结果 291 条
-
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食肉之年》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徐诗卉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少数族裔文学
后殖民女性主义
《食肉之年》
消费主义
-
描述:
《食肉之年》是日裔美籍作家露丝·尾关的处女作。本文从后殖民女性主义出发,试图逐一解析日裔女性在这一理论下所遭遇的多重困境,并揭示露丝·尾关在文本中为女性回归自我所努力探寻的种种途径。
-
她们是女子,你亦女子:浅析许鞍华镜头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晶晶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
许鞍华
女性
-
描述:
许鞍华是拍摄女性电影的一把好手,她的女性电影中,既能将不食人间烟火般的浪漫情怀表现的淋漓尽致,又能将非典型的文艺腔调运用的熟能生巧,这种细碎的敏感不动声色地敲打着人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无论是半自传体的《客途秋恨》,还是《女人,四十》《姨妈的后现代生活》这样贴近生活的家庭电影,或者《得闲炒饭》中明快的同志情怀.每一部电影中,都存在一个独立坚强和自我的女性,她们无一例外的与许鞍华的生活轨迹有了微妙的重合,这些女性形象在许鞍华的镜头下熠熠发光,变成了她心目中的理想女性.
-
克里姆特笔下的女性形象及其画作的影响
-
作者:
姜凤娇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克里姆特风景画
维也纳分离画派
克里姆特
克里姆特人物画
-
描述:
奥地利维也纳分离派的代表人物—居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y Klimt),其绘画风格标新立异,引领着当时奥地利文化艺术发展的潮流,并对后世绘画及其它艺术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克里姆特的画风被称为“装饰象征主义”,他深受荷兰象征主义画家图罗普,瑞士象征主义画家霍德勒和英国拉斐尔前派的比亚兹莱等人的艺术影响,同时吸收了亚述、希腊和拜占庭镶嵌画以及东欧民族的装饰艺术和营养,大胆的从西方传统绘画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克里姆特热衷于收藏东方艺术品,其中包括大量的中国、日本、朝鲜的艺术品和文物,这些藏品包括屏风、花
-
哈代的女性观及其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陈婕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哈代
女性观
女性形象
-
描述:
英国小说家托马斯·哈代对女性追求自由和幸福的强烈愿望及所遭受的社会的压制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而且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上突破了传统的"天使""妖妇"模式,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女性;另一方面,哈代的女性观虽然具有超前性和现代意识,但依旧未能摆脱其自身传统的男性视角及男权中心主义思想。
-
宗璞小说《野葫芦引》中女性形象探析
-
作者:
王艳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野葫芦引》
宗璞
女性
-
描述:
宗璞小说《野葫芦引》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吕素初、荷珠、吕香阁、吕碧初这四个女性形象直接或间接地表现了宗璞的女性观,从中能得出宗璞对女性自身本质、生命意义以及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的回答。
-
铁凝《玫瑰门》中的女性形象探析
-
作者:
冯会娟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玫瑰门
司绮纹
女性之门
-
描述:
“玫瑰门”是一道“生命之门”,同时又是一道“女性之门”.铁凝《玫瑰门》的创作颠覆了数千年来男权文化对传统意义的女性审美期待,创造出了中国文化史上女性形象独特的“这一个”.文章主要通过对小说中塑造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
《战争与和平》中的海伦与娜塔莎的女性形象解读
-
作者:
孟晶晶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伦
肉体
娜塔莎
象牙女郎
-
描述:
《战争与和平》中的两个人物——海伦和娜塔莎是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女性形象,海伦被塑造成一个只知道追求享乐、追求感官刺激的堕落形象,而娜塔莎被塑造成一个贤妻良母、相夫教子的理想女性形象.作者通过海伦来揭示背后隐藏的“托尔斯泰主义”的“灵魂”与“肉体”观念,通过娜塔莎来进行批判,指出娜塔莎实质上是按男性希望来塑造出的“象牙女郎”.
-
承担苦难与救赎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吕一姣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外省书》是张炜潜心六年写出的长篇小说,在这部小说中我们能看到作者对时代发展给人们所带来的焦虑的深刻反思。书中讲述了十个人的故事,而每个人的故事起始地却均不在各自的故乡,而外省却成了他们精神的故土。《外省书》中的女性更多的是男性苦难的二次受害者,并在纷乱杂芜的世界中承担着救赎的职责。 一、师辉——世间最后的纯洁 师辉是鲈鱼和胡春旖的女儿,她生活在东西文化交流碰撞的90年代,具备“圣女”的所有优点:美丽而脱俗、娴雅而坚贞、从容而睿智。
-
解读《名利场》中利蓓加·夏泼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陆思竹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名利场
利蓓加·夏泼
女性形象
-
描述:
《名利场》是英国作家威廉·麦克皮斯·萨克雷的代表作,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是围绕着"名利"二字而展开的。作者在这部作品中,将人物的形象都塑造的生动形象,并将"名"与"利"与之相融合,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与饱满。
-
论《无名的裘德》中淑的新女性形象
-
作者:
刘妍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无名的裘德》
双重个性
新女性
-
描述:
哈代的小说《无名的裘德》中塑造了一个有别于传统价值取向和世俗道德标准的新女性形象.体现了哈代对两性关系平等的理解和他的女性意识.《无名的裘德》中女主人公淑的形象分析,发现她不同于男权中心文化所规定的被动消极的女性形象,而是集女性气质和男性气质于一身.小说中男主人公郁郁而终,女主人公精神毁灭.体现了新女性形象既鲜明,又自相矛盾的双重个性.反映了哈代女性管观中矛盾的一面.他赞同女性的自我追求,却又担心和害怕逐渐成长起来的女性所带来的强大毁灭力量.
<
1
2
3
...
8
9
10
...
28
29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