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萨拉的隐匿与女性的困境:从《法国中尉的女人》说起
作者: 朱琼彦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萨拉   自由   存在主义   女性  
描述: 《法国中尉的女人》是英国当代小说家福尔斯最著名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中的女主人公萨拉富有个性,坚强独立。她不容于维多利亚时代,以自己的方式与时代抗争,追求精神的独立和个体的自由。本文以存在主义和女性主义视角来解读萨拉这个独特的女性形象,由此分析现代女性所处的困境。
萨拉的隐匿与女性的困境:从《法国中尉的女人》说起
作者: 朱琼彦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萨拉   自由   存在主义   女性  
描述: 《法国中尉的女人》是英国当代小说家福尔斯最著名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中的女主人公萨拉富有个性,坚强独立。她不容于维多利亚时代,以自己的方式与时代抗争,追求精神的独立和个体的自由。本文以存在主义和女性主义视角来解读萨拉这个独特的女性形象,由此分析现代女性所处的困境。
女作家徐坤作品中的女性主义叙事研究
作者: 武小靖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徐坤  
描述: 徐坤的一系列关注女性的作品,为当代的女性主义写作注入了更鲜活的元素,也为女性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宽广的方向。本文通过对徐坤作品的分析,探讨其作品中所涉及到的女性主义叙事元素,以期对女性文学的发展前景做出深入的探寻。
《左传》中的女性及女性观
作者: 张秋霞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左传   女性观   女性  
描述: 《左传》作为先秦历史散文的经典代表之作,从古至今在史学和文学上都有其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前人对《左传》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叙事手法和外交辞令上,历代的学者在关于《左传》的真伪、注疏、考据、义理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充分的研究。然而,对于其中的人物研究尤其是是对女性这一群体的研究较少。对于古代女性的认识,人们思想意识大都停留在“男尊女卑”的层面,在人们潜意识中认为女性是受奴役受压迫的阶层,对女性的认识存在偏见与误读,“红颜祸水”一词最是有力的证词,那么古时的女性到底是怎样的?回顾以往的论著谈及此问题时,往往是浮光掠
托妮·莫里森开放的女权主义观
作者: 胡俊   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权主义观   托妮·莫里森   女权运动   黑人女性   白人女性  
描述: 从女权主义视角研究托妮・莫里森的小说,通过分析莫里森笔下黑人女性人物和白人女性人物之间的关系揭示莫里森的女权主义观。从最初在小说《最蓝的眼睛》和《柏油娃》里刻画黑人女性和白人女性之间的疏离,到《宠儿》中呈现黑人女性和白人女性之间的互助,直至最后在《天堂》里书写黑人女性和白人女性的姐妹情谊,莫里森经历了对女权主义的质疑到期待,表现出一种开放和建构中的女权主义观,这也是她对女权运动发展的期待。
托妮・莫里森开放的女权主义观
作者: 胡俊   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从女权主义视角研究托妮・莫里森的小说,通过分析莫里森笔下黑人女性人物和白人女性人物之间的关系揭示莫里森的女权主义观。从最初在小说《最蓝的眼睛》和《柏油娃》里刻画黑人女性和白人女性之间的疏离,到《宠儿》中呈现黑人女性和白人女性之间的互助,直至最后在《天堂》里书写黑人女性和白人女性的姐妹情谊,莫里森经历了对女权主义的质疑到期待,表现出一种开放和建构中的女权主义观,这也是她对女权运动发展的期待。
北京最早的妇女报刊出现在清末
作者: 刘宁元   毛明华   来源: 兰台世界(上旬)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报刊   妇女运动   女权  
描述: 1905年创刊的《北京报》不仅是北方地区最早的妇女报刊,而且是当时全国独一无二、前所未有的妇女日报,就近代北京妇女报刊而言,《北京报》更是开山之祖。
杨亚洲经典家庭“女人戏”的女性主义叙事研究
作者: 张晔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电视剧叙事   女性主义叙事   杨亚洲  
描述: 本文以杨亚洲的三部家庭女人剧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杨亚洲女性主义叙事的特点。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女性叙事的自我意识、女性叙事的母性阐释、女性叙事的艺术韵味三章:首先,杨亚洲通过女性视觉的确立与女性主题的选择肯定了女性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价值,关注女性的成长过程,唤起女性自我救赎的意识,并通过对女性角色的自觉定位、女性性格的自然生成、女性形象的自我塑造肯定了女性生理与心理特点的天然属性,以天然的、自觉的的方式塑造了一批具有鲜明自我意识的女性形象。其次,杨亚洲的女性主义叙事具有“母性阐释”的特色。一方面,杨亚洲的女性
清中期女性的群体危机与解救之道——章学诚的女性传记、女性观和女性史
作者: 黄晓丹   来源: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女性观   列女传   章学诚  
描述: 在清代女性观、女性史和女性写作的研究中,章学诚是一个颇受学界注意的对象。有关女性问题的普通传记、史传和《妇学》等文章构成了章学诚的女性观体系。这一体系形成于对清中期普通女性生活的观察,而非对于才女群体特殊经验的总结。相对于袁枚等人,章学诚的主张代表了一种较为保守和缓的性别观念变革需求。章学诚的女性观在以礼教为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赋予了女性最大的文化空间,却不能解除文化对于女性的根本限定,彻底改革社会性别观念。
《庭院中的女人》的女性主义思想研究
作者: 曹莎莎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体   他者   《庭院中的女人》   女性主义   两性和谐   赛珍珠  
描述: 赛珍珠是二十世纪美国著名女性作家,她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赛珍珠先后在中国生活了近四十年,从小就接触到中国贫苦大众,目睹了处于战乱、饥荒、贫穷的中国人民的疾苦。赛珍珠格外地关注女性(尤其是中国女性)的处境。在她的作品中,成功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经典的中国女性形象,如,《大地》中的阿兰,《庭院中的女人》中的吴太太,《母亲》中的母亲等等。她认为中国女性认识自我的精神最为可贵。在她看来,妇女解放应该是妇女自身的觉醒,而不应将男性的意识内化为自己的追求。赛珍珠的女性主义观点主要有三个方面,即,肯定女性的力
< 1 2 3 ... 8 9 10 ... 241 242 24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