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的好莱坞女性主义电影
作者: 张贾健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实现   好莱坞女性主义电影   女性意识   女性人物  
描述: 作为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理论观照下而产生的好莱坞女性主义电影,从诞生之日起就有着不同以往经典类型片的特质,其突出的成就体现在对女性人物的塑造以及对女性生存现状的揭示两个方面。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打破了传统女性单一而且虚假的符号形象,探讨了人物内心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发展,以及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本论文分为四章,对好莱坞女性主义电影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第一章交代好莱坞女性主义电影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发展阶段。第二章系统地探讨影片的主题,从现实遭遇、自我价值的追求、姐妹情谊以及女性自我意识的发展四个方面深入地展现了美国女性
重建女性历史的空中楼阁:新历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周玉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形象   新历史小说   女性  
描述: 研究新历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新历史小说将传统历史小说中处于边缘地位的女性角色推到文本的主角地位、历史的正面,娼妓、姬妾、地主、土匪以及一切凡夫俗子的正面描写,使得正统的意识形态色彩消失殆尽,边缘人物和中间状态,以及世俗化、生活化、民间化的东西成为小说主调。平凡的女性身上不再负载过多的民族情结和家国道义,小说对于纯粹人性的刻画,直达文学审美的正面。众多的平凡女性形象,构成了与历史小说所不同的历史场景,在文学层面完成了对于女性历史的重建。 以女性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理论为理论参照,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
山飒笔下的中国女性形象:以《柳的四生》为例
作者: 朱石花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形象   山飒   中国女性  
描述: 山飒是活跃于当代法国文坛的一名华裔女作家,目前以法语创造作品十余部,其中《围棋少女》曾获中学生龚古尔奖,《柳的四生》则捧得卡兹奖。这两部小说也被译为中文,在中国也吸引了众多读者。她除了书画,诗歌以外,多以小说作为主要表达形式,其中又以女性为主角居多。不同时代的故事里展现不同女性的魅力与境遇,都能给人留下浓浓的中国意象。山飒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用法文创作的作品也是为了将中国的文化、历史呈现于异国人面前,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各异,也是意在通过她们来展示中国文化的一面。对于这位年轻而又有才华的华裔女作家,国内关于
从《占有》看拜厄特对伍尔夫女性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作者: 徐晗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占有》   女性思想   继承   A·S·拜厄特   弗吉尼亚·伍尔夫   发展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作为西方公认的现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重要先驱,在多部论著中涉猎了女性身份与文学创作等问题;而被誉为“当代英国最具想象力和智慧的作家之一”的A·S·拜厄特在其作品中也将视角广泛地集中在了女性视界、艺术及思想等多方面。《占有:一段罗曼史》(1990)作为拜厄特文学创作的巅峰之作,渗透了她深邃的女性主义思想,并在主题、内容、人物刻画及叙事等多方面表现了与伍尔夫的一致性。然而,作为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一名女性作家,拜厄特在这些方面也表现出了与伍尔夫的差异性。本文试图将伍尔夫在多文本中流露出的女性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三位性的负面形象
作者: 陈旭宏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闪光点   负面形象   形成因素   女性  
描述: 的评价,贬多于褒。而且如何全面客观地认识这三位性的负面形象,此方面的研究不多。本文主要从读者的角度,探讨小说中所刻画的三位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女性人物:黛西、乔丹和茉特尔的负面形象,分析造成她们负面形象
清代中期京江鲍氏三史诗词研究
作者: 刘合媛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鲍氏三姐妹   艺术风貌   清代文学   女性文学   诗词创作  
描述: 鲍氏三史是清代中期女性文学创作的一枝姐妹花。作为镇江文化望族——鲍氏家族的三位作家,其父亲鲍皋是“京江三诗人”之一,母亲陈蕊珠也是镇江有名的才女,并有诗稿传世。兄长鲍之钟为“诗龛四友”之一,侄子
“80后”女性体育价值观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作者: 张欣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体育价值观   “80后”   女性  
描述: 本文主在探讨“80后”女性体育价值观,从女性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影响她们价值观的因素,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生活方式,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为获得详实的研究材料,以南京市部分“80后”女性和大众健身场所健身教练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在广泛收集材料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最大旋转,对“80后”女性体育价值观影响因素进行了因子分析。 研究认为,“80后”女性体育价值观,是指“80后”女性在从事体育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体育价值观念的总体趋向。她们的体育价值观念,决定着其对体育活
《当代中国女性小说的文化特征》
作者: 戴文红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大众文化   交融   女性小说   精英文化  
描述: 今日的中国处在一个文化转型的时代,如何从“文学”这个文化中最重要、最具活力的一环中探寻当代文化嬗变的蛛丝马迹呢?本人触到了“女性文学”这个视域。 对于改革开放大潮带来的社会生活的如许变动,女性作家远比男性作家敏感。这一点,当今中国文坛的女性创作的繁荣现状即是明证。因此,本选题萃取了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样式——小说。努力借助“当代女性小说”的研究,来阐述当代中国文化的多元融合的特征。 具体的研究方法是:在当代中国文化演变的边界下,通过梳理“当代女性小说的发展”逻辑来考察三类代表性女作家的创作历
《话语的真相:中国现当代女作家作品中的死亡叙事分析》
作者: 孙怡雯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审美特征   修辞技巧   结构设置   死亡描写  
描述: 女性作家的文学作品中呈现出独特的话语机制,然而这种不同常处于却被忽略的状态。文学研究者通常将对女性文学的研究集中在对女性文学作品中表现的社会意义、人性关注、思想解放以及爱情自由等方面的探讨,而忽视了对女作家文学作品中所显露出的女性审美体验的探析。因此,发掘出女性文学作品中话语背后诉求的真相成为研究者的当务之急,而如何寻找到探寻女性作家共同话语机制的切入点则成为我们的思考对象。死亡的不可逃避性为我们探讨女性作家话语提供了一个相对公正的研究点,并且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女性作家们对于生存与死亡的思考及独特性。带着这
赛珍珠《母亲》中女性形象的修辞学研究
作者: 刘丽昀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文化   小说修辞   《母亲》   女性形象   赛珍珠  
描述: 美国作家赛珍珠因其中国题材的众多文学作品而获得了世界的关注,她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广为流传,通过她的文学作品许许多多美国人了解到中国。赛珍珠的长篇小说《母亲》是她193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中国皖北农村为创作背景,成功地塑造了一位中国农村“母亲”形象;佩尔·哈尔斯特龙在诺贝尔奖授奖辞中,赞誉该书中的“母亲在赛珍珠的女性形象中是最完美的,这本书也是她最好的一部”。于是,国内外学者纷纷从各种角度来研究这部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其主要的研究视角包括中美文化、女性主义、新历史主义等,涉及小说的叙事
< 1 2 3 ... 8 9 10 ... 21 22 2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