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445 条
-
《潜水鸟》的女性叙事声音解读
-
作者:
绳立平
来源: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皮格特
《潜水鸟》
叙事声音
-
描述:
玛格丽特·劳伦斯是当代加拿大女性文学巨匠,她的小说《潜水鸟》生动地塑造了印第安梅帝女孩皮格特的人物形象,本文通过对皮格特人物形象建构的分析来说明女性主义叙事学中的叙事声音在文中所起到的重要功能和作用。
-
女扮男装,力洗冤屈:试比较东西方中古故事中的两个独特女子的形象
-
作者:
李富敏
来源:
普洱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扮男装
晋纽拉
闻俊卿
文化多样性
-
描述:
闻俊卿和晋纽拉分别是中西方中古时期文学作品中女扮男装、闯入男性世界的女性形象。两人周旋于男性世界,绽放异彩,充分彰显了自我的博学才智和应变能力。她们在获得成功后又复归于女性角色,相夫教子,安享生活。这种女扮男装形象的出现,反映了当时正在发生观念革命,反映了作者审美观与创作动因的不同,维护的利益不同,也反映了故事发生背景的不同,让读者领略了文化多样性的特点。
-
不一样的性格,不一样的人生——对《女勇士》三位女性的人物性格新解读
-
作者:
陈浩婷
李卡娜
张凤明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格
人生
《女勇士》
女性
-
描述:
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女勇士》描绘一个小女孩以第二代移民后代的身份在美国艰难挣扎的成长故事,作者虚构的中国的传奇故事,以及成长过程中身边女性的故事。本文从作者自身经历以及母亲所叙述的故事中对她、无名姑姑和姨妈月兰,提取她们的性格,进一步理解不同的性格将如何导致不一样的人生。
-
从基本公共服务视角看女性非正规就业群体的福利权益保障——对河南省女性非正规就业现状的分析
-
作者:
汤秀丽
来源: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非正规就业
女性非正规就业群体
社会福利保障
-
描述:
在非正规就业整体中女性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非正规就业女性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非正规就业女性参与社会劳动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劳动就业状况、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状况不理想,社会福利保障基本享受不到等诸多问题。为此,应该从加强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入手,改善非正规就业女性的社会保障现状。
-
英国女性文学传统视域下的二战后英国女性小说
-
作者:
燕晓颖
来源:
华章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
英国女性文学
-
描述:
后现代性和实验性是评论界对二战后英国女性小说最关注的两个方面,而传统性和继承性相对容易被忽略。本文通过对英国女性文学创作中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演变的论述,以及对英国二战前后女性作家主要作品的比较,分析了英国女性小说创作在二战后步入辉煌的深刻原因。只有对一部文学作品透彻理解才能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从而实现对其客观的历史定位。
-
从《榆树下的欲望》探讨尤金·奥尼尔对女性的人文关怀
-
作者:
张媛
来源: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尤金·奥尼尔
女性主义视角
《榆树下的欲望》
女性主义批评
人文关怀
-
描述:
进入父系社会以来,女性的社会地位总是处于依附男性的境地,这在女性主义觉醒的今天是令人难以容忍的。奥尼尔作为美国最伟大的戏剧家,在其作品中塑造了诸多女性形象,或罪恶或神经质或疯狂极端,因此被女性主义批评者认为是反女性的,可是细观奥尼尔的剧作,读者和观众不难发现他对女性的细腻关怀。从女权批评的角度入手,对奥尼尔剧作《榆树下的欲望》中女主人公爱碧的女性形象展开分析,以期从新的视觉展示奥尼尔对女性的人文关怀,并给出符合当今时代特征的现代解读。这既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现实意义。
-
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探源与演变特征
-
作者:
刘浪飞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女权主义运动的高涨,黑人女性逐渐从男性的牢笼中挣脱出来,同时作为少数族裔,她们的书写呈现出有别于白人女性的独特性。美国黑人女性主义者是一个特殊的人群,专指那些拥有女性主义意识的非洲裔美国女性。[1]她们在文学作品中刻画的黑
-
浮出历史地表:海峡两岸女性文学的孕育和出发
-
作者:
樊洛平
来源:
职大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书写
两岸女性文学
五四启蒙
政论式言说
-
描述:
五四新文化运动激扬的女性解放思潮,首先开启了女性文学诞生的时代风尚和社会背景;中国女性文学的大陆崛起,直接影响和促进了台湾女性文学的萌生。大陆五四女作家多采用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及自传体文学书写,表现娜拉形象所蕴含的"人的发现"和"女性发现"的时代命题;台湾女作家则以政论式言说,集中阐明女性解放的社会议题。两岸女性文学在不同地域的孕育和出发,提示了192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的最初面貌和完整图谱。
-
从男权社会的禁锢中觉醒:论小说《觉醒》女主人公埃德娜的觉醒
-
作者:
何煦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觉醒
禁锢
-
描述:
《觉醒》美国女性作家凯特?肖邦的一部女权主义作品。这部小说写在其写成后的七十多年才得以问世,甚至在1899年被出版以后,还受到了一些评论家谴责,因为他们宣称这部小说是毒药,毒害着女性的心灵。然而,在20世纪50年代,随着女性文学和女权主义的发展,这本小说开始渐渐被人们所关注,而且被誉为女权主义的经典作品。这本小说揭示了生活在传统的男权社会的女人的悲惨境地,也唤起了女性的觉醒。这篇小说的女主人公埃德娜是一个生活在男性主导社会,并饱受压迫的典型例子。和那个时候的大多女性不同,埃德娜是勇敢的,因为她用尽全力来摆
-
少年中国学会与五四时期妇女解放思潮
-
作者:
唐艳蕾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解放
五四时期
少年中国学会
-
描述:
少年中国学会是五四时期人数最多、影响最大、分化最严重的青年社团之一,它对妇女解放问题极为重视,致力于创造理想的“少年中国”妇女,为此学会积极参与五四时期对妇女解放问题的理论探讨,并且在实践上推动了五四时期妇女解放的进程,对于五四时期妇女解放思潮产生了重要影响。少年中国学会以《少年中国》和《少年世界》两种月刊为主要阵地探讨妇女解放问题,不仅出版多期“妇女号”特刊,而且邀请杜威及其夫人座谈妇女解放问题,表现出对于妇女解放问题的关注和积极探索。会员对妇女解放问题的探讨是有一定的思想基础和现实来源的。在思想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