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论“三言”中的妇女主题
-
作者:
王引萍
来源: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三言”
女子
男子
命运
丈夫
婚姻
衙内
冯梦龙
女性形象
-
描述:
妇女问题,从来就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自有文学史以来,许多作家都创作过反映妇女生活和命运的作品,塑造了不少动人的女性形象。晚明杰出的通俗文学家、短篇小说艺术巨匠冯梦龙便是其中之一。他不仅提出了比较自觉、进步的妇女观,而且在他编写的“三言”中,从不同角度,比较全面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广大妇女的生活与心态,描绘了她们的优良品质与聪明才智,表现了对妇女问题的深切关注。这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有着值得肯定的进步意义。可以说,冯梦龙在文学反映妇女主题的问题上,既是前人优良传统的杰出继承者,又对后代作家产生一定的影响。
-
论沈从文作品中的自然女性
-
作者:
韩立群
来源:
齐鲁学刊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鲁迅小说
新文学
沈从文作品
突出特点
性格构成
女性形象塑造
郭沫若历史剧
文学史
自然化
生存环境
-
描述:
在现代作家的作品中,论题材人物的广阔性,沈从文应首屈一指。但他写得最成功的在文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意义的则是自然女性。鲜明的时代性与社会性是“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历史性特征。新旧社会力量斗争构成的社会关系不仅成为新文学的主要内容,而且被认为是人物性格及环境典型化的主要尺度。这种倾向表现在女性形象塑造方面则是几乎所有女性性格均被描写为某种社会力量自觉或不自觉的代表者,她们的生存环境都是由支配她们的社会关系所构成。鲁迅小说中的祥林嫂和子君,郭沫若历史剧中的“三个叛逆的女性”,便都是代表着某种道德力量而又受道德力量
-
丁玲的女性意识及在创作中的表现
-
作者:
李晓峰
来源: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生活
女性群体
女性作家
自我意识
女性意识
小说创作
丁玲
中国现代文学史
女性形象
中国女性
-
描述:
作为一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颇有成就的女性作家,丁玲在她一生的小说创作中,其题材选择大都涉及到中国女性的生活领域,她以自己的多彩之笔,塑造出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从而确立了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丁玲的创作表明,她始终
-
定势:起步的基石和超越的负累——对贾平凹创作整体的一种把握
-
作者:
江开勇
来源:
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文明
商州
创作行为
贾平凹小说
新时期
超越
女性形象
定势
传统文化
理性批判
-
描述:
问题的提出无论是从哪一种意义上讲,贾平凹的创作行为态势都构成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他的生活有两次大的转折:一次是他告别了商州故土,踏进高等学府大门并成为一个“城里人”;一次是他在创作的一度徘徊之后,结束了流寇主义,一头扎进了中国人文地理版图的一隅——陕南商州。从此,新时期文坛上,“商州文化”同“吴越文化”(李杭育)、“楚文化”(韩少功)、“中亚草原文化”(张承志)、“太行山文化”(郑义)等等共同融入庞杂繁复的中华民族文化系
-
女性小说:异曲同工的和鸣(海峡两岸小说比较)
-
作者:
赵朕
来源: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林海音
五四女作家
女性小说
妇女解放
女性意识
海峡两岸
人生悲剧
五四时期
伦理道德
女性形象
-
描述:
一台湾女性小说虽然发轫于风云变幻的50年代,但是波涛奔涌的海峡并没有割断文化母体的脐带。它延续、贯通了五四时期女性小说的血脉,承袭了表现自身世界的传统;同时也受到传统的民族文化积淀形成的社会心理、伦理道德和风尚习俗等内潜力的影响和制约。当年,一些曾在大陆成名并把大陆的文艺经验带到台湾的女作家,如苏雪林、谢冰莹、林海音、孟瑶等,为了挽救寂寞萧疏的台湾文坛,或创办刊物,扶植女作家成长,
-
新时代民族心态的嬗变——韦俊海小说集《苦命的女人》及其他
-
作者:
黄海相
来源:
河池学院学报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雅青形象
民族心态
韦俊海
《苦命的女人》
文学评论
小说集
女性形象
香梅形象
细妹形象
-
描述:
历史的车轮已即将辗入二十一世纪的岁月,社会文明的程度已达到了使常人难以想象的地步。然而,偏地民族的人民依然附着在贫瘠的土地上,依然肩负着生活的重轭踽踽前行。而他们的传统生活方式却正受到现代文明的不断冲击。新文学的主潮声中早有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这一课题,如何发现民族灵魂问题立刻涉及民族心态的把握与揭示。韦俊海的中短篇小说集《苦命的女人》包括《苦命的女人》、《鱼镇女》、《沉睡的裸魂》、
-
在西方文学影响下中国女性文学的崛起和衍进
-
作者:
王挺
来源:
绍兴师专学报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神话
女性意识
妇女形象
中国女性文学
妇女作家
各民族
父系
专制文化
知识女性
女性形象
-
描述:
一、她们从历史深处走来各民族文明史的开端,大多发生在父系文化已经成为专制文化的时代,于是,整个文学源头就在父系文化的控制下开始了江河之行。女性作为“第二性”和“多余的肋骨”在历史上一直是套着沉重的枷锁处于劣等地位的。当希腊神话中的第一个女人潘多拉打开禁盒,释放了各种罪恶贻害人类时,“妇女是人类罪恶之源”观点,就成了西方神话和宗教中妇女形象最古老最鲜明的特征,而且具有异乎寻常的渗透性和弥漫性,维持了几千年,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
《情人们和朋友们》的人格力量
-
作者:
项明
来源:
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德情感
人格理想
政治
作家
小说创作
人格美
长篇小说
人物形象
人格形象
女性形象
-
描述:
年初,省作协小说创作委员会和我校现当代文学学科组联合召开了“胡尹强作品讨论会”,与会的作家、学者、评论家对胡尹强的新作《情人们和朋友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这是胡尹强小说创作新的突破。这里特刊发评论三篇,以飨读者。叶宗轼和王克俭的短评,系讨论会上发言片断,由作者整理成文。
-
评侠义小说《三门街全传》
-
作者:
梁军
来源:
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扮男装
文艺作品
英雄
正德帝
描写
中国小说史略
宦官
侠义小说
女性形象
李广
-
描述:
清代是侠义小说的繁荣时期,出现的作品仅据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所论即达数十部之多,但这仍然远远没有举出其创作的全部篇目。《三门街全传》即是一部被一些小说史论著遗漏,而又较有特色、较有影响的作品。《三门街全传》又名《八剑七侠十五义平蛮前后传》,其内容与《七侠五义》同属一类,大抵叙述英雄侠义“游行村市、安良除暴”,而又报效朝廷,为国立功,又曾以《守宫砂》为名刊刻行世,可见其中又不乏英雄儿女之间恋爱、婚烟的纠葛。这样把英雄侠气与儿女柔
-
女导演的追求
-
作者:
史蜀君
严卫民
来源:
瞭望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导演
电影
妇女问题
人生思考
《圣经》
银幕
女性形象
林黛玉
女性
创作思想
-
描述:
史蜀君,上影厂导演。她喜欢在银幕上赞美女性,也希望让人们通过她执导的电影理解她——
<
1
2
3
...
7
8
9
...
37
38
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