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1193 条
-
近代中国的女权概念
-
作者:
须藤瑞代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权
近代中国
女权
女性主义
民权
-
描述:
本文首先要探讨"女权"、"民权"、"人权"这三个概念在近代中国是如何出现的。这三个新词先出现在日文里,后才在中文出现。因此笔者首先要概观中日间同一词汇的不同内涵和历史衍变,然后就这三个概念之中性别观念最明晰的"女权"概念分析其内涵的变迁。到辛亥革命为止,在有关"女权"的讨论之中出现了四个代表性的女性形象:"做国民之母"、"尽与男子一样的任务"、"摸索新角色"、"拒绝在民族国家下的女性解放"。从这四个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到20世纪所有女性主义代表性思想的萌芽。有关"女权"问题的议论,都是随着女性应该拥有"天赋
-
尹湛纳希的女性观研究
-
作者:
萨仁格日勒
来源:
内蒙古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尹湛纳希
女性观
探讨
-
描述:
本文探讨了蒙古族近代著名文学家尹湛纳希的女性观。尹湛纳希研究无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其不足之处是对尹湛纳希女性观的研究,尤其是系统的研究。本文基于尹湛纳希研究的丰硕成果,对尹湛纳希的女性观进行了专题的或系统的研究。
论文由绪论、第一至四章、结论等六个部分组成。具体内容为:绪论:尹湛纳希女性观研究概况及存在问题,本论文的欲达到的目的及其研究方法等。第一章:尹湛纳希《青史演义》女性形象与蒙古族传统女性形象比较研究;第二章:尹湛纳希《一层楼》、《泣红亭》女性形象与曹雪芹《红楼梦》女性形象比较研
-
《诗经》女性研究
-
作者:
彭燕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经
研究
女性
-
描述:
研究《诗经》中的女性生活状况,是了解《诗经》时代妇女生活本来面貌的重要手段,以及帮助我们了解《诗经》时代人们是以怎样的标准来评判女性的。因此,有必要从宏观和微观上对《诗经》中的女性作一个全面的把握。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回顾了前人与时贤对《诗经》女性研究的概况,从《诗经》所反映的女性生活状况,以及前人对其研究中,我们认为以前的研究尚缺乏整体性,深感有必要进一步对其加以研究。
第二部分是本文的主体。其主要根据《诗经》中女性出现的场景,从女性活动的多个层面:日常生
-
辛亥革命与妇女解放
-
作者:
蒋寒松
来源:
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妇女运动与救亡图存
辛亥革命
-
描述:
辛亥革命时期是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重要发展时期,但随着革命的失败,妇女运动也由高涨到消滞,一是与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有关,二是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即与历史的主题——救亡图存的政治斗争紧密结合.这种结合有积极的意义,也有消极的作用,导致了妇女解放运动的不彻底性。历史的客观和主观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真正解放妇女。
-
论女性文学中“母亲神话”的颠覆与解构
-
作者:
林进桃
来源: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构
男权文化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
描述:
女性文学以批判男权文化为基点,凭借女性话语阐述女性经验和女性意识,从而进一步提升女性自身。“母亲神话”的颠覆与解构是女性文学抨击男权文化和女性自身内省的结果。
-
重塑理想的现代女性——试论冰心之理想女性期待
-
作者:
金妮娅
来源:
台州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冰心
女性人格
女性形象
-
描述:
冰心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地位的女性作家。家庭和教育赋予她健全的女性意识,她以自己塑造的特征鲜明的女性形象,表明了她对完善女性人格的严肃思考,以及一个生活在传统和现代的夹缝里的知识女性重塑理想现代女性的期盼。
-
用女性主义分析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人物
-
作者:
姜微微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和谐共处
文学作品
海明威
女性主义
女性人物
-
描述:
本文的主旨是通过仔细研读海明威笔下的女性人物,看其如何展示女性的,从而发掘他始终不逾地追求男性与女性的和谐共处,这一点与当代女性主义提倡的男女和谐共处而不失个性的观点不谋而合。 本文介绍了评论家对海明威的女性人物的传统观点,以否定占据主导地位
-
从“守望”到“漂泊”的女性书写——兼论萧红作品中的女性漂泊意识
-
作者:
罗维
来源: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漂泊
女性意识
守望
-
描述:
漂泊母题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十分繁盛,相对于漂泊母题的男性书写,女性漂泊书写具有其独特性:首先它缺乏象男性漂泊那样古老的文化历史传统;其次,它的产生建立在传统女性书写中“守望”结构的坍塌之上。因此女性漂泊意识具有自身的特质。本文阐述从“守望”到“漂泊”的中国文学女性形象书写的结构变异,并试图以萧红的文学创作为参照阐释中国现代文学女性漂泊书写的一些特质。
-
劳伦斯的“妇女观”:毁灭与再生
-
作者:
万莉
来源:
许昌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自我与自我实现
劳伦斯妇女观
毁灭与再生
-
描述:
劳伦斯在女性世界中的特殊经历决定了女性在劳伦斯作品中的特殊地位。通过对劳伦斯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分析,我们可以窥视劳伦斯的妇女观,女人是一所学校,她以各种爱的“模式”来塑造男人的性格。只有实现了自我价值,才会成为一个完美的女人。毁灭与再生是他对女性的一种诠释。
-
毛泽东与中国延安女子大学
-
作者:
刘霞
来源:
党史文苑(学术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地位
妇女运动
毛泽东
中国延安女子大学
妇女干部
-
描述:
1939年7月20日,延安中国女子大学在毛泽东的倡导下成立,成为中国共产党建立的专门培养妇女干部的女子大学,这一举措体现了毛泽东“没有一批能干而专职的妇女工作干部,要开展妇女运动是不可能的”妇女解放思想,也是党培养干部的一个创举,对当今妇女工作仍有借鉴意义。
<
1
2
3
...
7
8
9
...
118
119
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