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柔石】搜索到相关结果 897 条
-
台风为何多用女性名字
-
作者:
佚名
来源:
教师博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台风
夜晚
暴雨
警报
女性
-
描述:
有一天,那是一个台风大作的夜晚,吴先生在家里一边看着关于台风的警报,一边被窗外的狂风暴雨吓得胆战心惊。这时,他突然发现了一个从来没有注意到的事实:那些让人害怕的台风居然无一例外地都有一个温柔的女性名字。“云娜”“艾利”“鸣蝉”“轻吻”“敏督丽”和“伊布都”,这些很好听的名字背后,裹袭而来的却是不可预料的灾害。为什么要用女性名字来命名台风?吴先生一直对这件事百思不得其解。他还从网上看到,日本一个女权保护组织已经正式向国际气象机构提出抗议,认为用女性名字命名台风有性别歧视的意味。为了彻底解开这个谜团,吴先生拨
-
女性领导者要善于知己
-
作者:
刘君芳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干部
女领导干部
脾气
领导工作
最佳结合点
心情
专制主义
实际工作
关键问题
女性领导
-
描述:
有人说:“做女人难,做女干部更难,做一名称职的女领导干部难上加难。”我认为女性领导者要做好领导工作,首先要善于知己,要知道自己的长处,也要知道自己的短处,在实际工作中注意扬长避短,这是女性领导者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问题。一是发挥女性感情丰富的优势,克服感情脆弱的弱点。一般地说,女性具有温柔、机敏、热情、善解人意等特征,这使她们容易体察到下属的各种心情和变化,能够体贴下属,关心他人。她们的专制主义思想少,暴躁脾气也少,
-
“第二性”50岁了
-
作者:
马振骋
来源:
书城杂志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等级制
妇女运动
女权主义者
波伏瓦
散文集
阶级分化
同性恋者
男人
第二性
女性
-
描述:
1949年6月,波伏瓦发表《第二性》。很少人知道书名的确切含义。根据波伏瓦写给朋友的信中说:"我的散文集将取名为《第二性》,法语这样叫还不错,因为有人把同性恋者称为第二性’,没有明说女人排行第二,也不是简单地跟男人平起平坐,因为等级制是不言而喻的。"因此,《第二性》是一部谈女人的书,从上古谈到今天。世界上有男人和女人,但是不能说本来就有了男性和女性,这是社会演变和阶级分化而形成的。男人带着他的男性天生就是力、阳刚与权力的体现,而女人带着她的女性只能是情、温柔与服从的象征,这都是天经地义的,几千年来,都是这
-
妇女怎样写妇女
-
作者:
蔚明
来源:
书城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部世界
世界妇女大会
日本妇女
女性权益
性别歧视
大学教师
女性意识
散文
妇女组织
口述实录
-
描述:
近年来,女性意识从体现,到被消解在所谓"小女人散文"和口述实录的情感倾诉里;女性刊物由原来维护女性权益,鼓励女性自强,转为传授养生养颜和御夫的秘诀。1995年的秋天,北京争取到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的主办权。我呼吸着北京怀柔的清新空气,置身于不同肤色的妇女中间。在这里,日本妇女指出日本议会中,女性所占比例在176个国家和地区里排在倒数第27位;伊朗妇女开设模拟法庭,表现司法程序中的性别歧视;中国和美国的两个妇女组织,描述她们如何共同努力在湖北防止女童失学;还有香港浸礼大学教师讲述古代中国两晋时期妇女取得的成就
-
美国妇女法律教育史
-
作者:
王玉叶
来源:
欧美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法律教育
美国第一个法学院女生
法律课程中之性别偏见
美国第一个女律师
法律职业
-
描述:
本篇论文旨在追溯美国早期妇女突破性别障碍,争取接受法律教育及执业律师机会之艰辛历程,臻至近代发展转变之结果。本文并探讨其转变之原因与对妇女从事法律服务业之影响,以及妇女本身此後因应之道。依传统英美法惯例,律师属阳刚职业,妇女一向不准执业律师。美国开国後,律师业务蓬勃发展,水准提高,成为全职专业。尤其早年巡回法庭制度,律师须骑马追随法官至乡间开庭。而且法庭上犀利及粗鲁的言词辩论,均被认为非柔弱之女性的智力与体力所能胜任,故美国开国後一百年间没有女律师出现。自1870年左右开始,才有数位妇女突破限制,获准进入
-
艾略特对英国女性文学传统的继承
-
作者:
苑辉
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诗风
艾略特
女性文学
-
描述:
艾略特不仅与但丁和莎士比亚所代表的欧洲主流文学传统有着血脉相承的关系,而且对19世纪以来在英国形成的女性文学传统也有所继承。这种继承主要表现在他在诗歌中对女性正面形象的构建、对女性声音的强调以及不时渗透出的阴柔气质。艾略特笔下的女性不仅可爱,而且具有神性;她不仅是一位引领者,也是一位倾听者。艾略特对女性文学传统的继承反映了他内心深处对女性的尊重,也展示了他诗风的多样性和他丰富情感的另一面。
-
“脂粉气”问题与女性文学审美的近代转变
-
作者:
花宏艳
来源: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近代化
女性意识
脂粉气
-
描述:
"无脂粉气"是传统文人对女性诗词批评的最高标准,意味着闺阁诗人对女性纤细柔靡风格的超越。事实上,这是一种典型的以男性标准为标准的女性审美观念,渗透着儒家体系下女性对男权规范的心理认同。近代中国,随着
-
中西文化观照下女性文学观的建构
-
作者:
曹帅
邓翔瑜
来源:
职大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观
刚柔相济
双性同体
两性和谐
-
描述:
在经过了被历史淹没、浮出历史地表、反抗与颠覆这一路荆棘之后,清醒的女性文学批评家们认识到简单的二元对立的批评模式已经无法对当下的女性文学创作进行有益的言说。受弗吉尼亚·伍尔夫“双性同体”的启发,加之中国传统文化的“刚柔相济”“阴阳相生”的孕育,一种旨在两性和谐发展,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之美的女性文学观念应运而生,这种辩证的女性文学观在多元文化互融共生的现实语境下给女性文学创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作视域和发展空间。
-
当女性文学遭遇当代都市文明:改革开放以来京津都市女性文学代表作品主题探析
-
作者:
刘丽梅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都市
主题
女性文学
-
描述:
染(生于20世纪60年代);生于北京、成名于河北的铁凝(生于20世纪60年代)和天津的王小柔(生于20世纪70年代),无疑是其中突出的代表,透过她们作品主题的变化脉络,可以体察当代都市女性的心灵随着都市文明演进而驿动的轨迹。
-
论女性文学“裸奔突围”叙事情结的生命意蕴
-
作者:
张鹏飞
来源: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裸奔叙事
话语情结
生命意蕴
女性文学
-
描述:
新时期女性文学叙事情结始终呈焦虑态,显出对现实生活中坚挺的男性中心话语的柔软无力。为此,女性作家群体被迫无奈地转向寻觅自我的身体、内心、性灵,但这并不意味着女性文学演义业已突破了男性文化霸权的困境,反而是过多彰显了女性自我灵魂的分裂、搏斗和挣扎。可见,中国女性文学似乎总是在刻意突显女性长期被遮蔽的情欲渴盼,肆虐袒露女性隐秘的本能欲望,张扬个人化的性爱自慰体验,从而始终洋溢着女性主义文本叙事的生命意蕴。
<
1
2
3
...
74
75
76
...
88
89
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