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观及其根源
作者: 张艳   来源: 中文信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觉醒   女性文学  
描述: 张爱玲作品中描绘的环境是都市中普通人经常活动的小环境,她的小说多半发生在半封建式的旧公馆里,故事的展开自始至终围绕在"家"的氛围之中.她最擅长通过家里普通物件的描写,表现出阴森凄冷的家庭气氛.她的作品中,除了家外,经常出现的环境是街巷.她的许多作品描写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具有一定的警世作用.这种意识的产生有其社会、家庭以及她自身个性的根源,研究探讨这些问题也有其现实意义.她笔下的都市和现代都市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在商品经济的高速发展下,现代都市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变得空前冷漠;符合当今社
“赵氏孤儿”故事中的女性形象及其现代演绎
作者: 谭静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角色变迁   中西戏剧理念对比   赵氏孤儿   女性形象  
描述: "赵氏孤儿"故事源于《春秋》"三传"、《史记》的记载,在宋元戏文、南戏、杂剧、传奇、京剧以及各类地方戏曲中,成为常编、常演的经典。现代戏剧影视类型如话剧、歌剧、电影、电视剧、音乐剧等等,也不断排演这个经典的悲剧故事。同时,作为较早传入西方的古典戏曲之一,元杂剧《赵氏孤儿》在海外传播过程中也产生了各种翻译文本和改编作品,并且一直活跃在西方的戏剧舞台上。伴随整个故事传播、接受和改编的历史过程而产生的众多女性角色,在人物形象、道德评价、人物命运等方面产生了丰富的变化,对故事结构和悲剧性的呈现产生了重要影响。国内
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的妇女形象
作者: 任文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福克纳   妇女形象   《喧哗与骚动》  
描述: 威廉·福克纳(1897—1962)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泰斗,他的《喧哗与骚动》被广泛视为英国当代文学中最著名的力作之一。自1929年作品问世以来,一直受到文学界的普遍瞩目,但因这部小说本身的结构及文体等方面的原因,许多评论界都把目光投向对作品主题的探讨,表现手法的探索,以及主要男性形象的分析,从而或多或少地忽略了对其中的女性形象的分析和评价。本文力图在这一特定方面做一定的尝试。|The Sound and the Fury by William Faulkner (1897-1962) is w
《脸上的红月亮》中战后的女人们
作者: 王晶   张文静   来源: 第十四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脸上的红月亮   女人   战争  
描述: 20世纪的日本处在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日本政府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不仅给被侵略国家人民带去了灾难,更使自国民众长期蒙受战争的阴影。战败后的日本经济一蹶不振,国民生活荒废,战争后遗症严重影响了日本普通民众的生活。日本作家野间宏以自身的战争体验为素材,创作了战争批判小说《脸上的红月亮》。此部作品描写了直接受到战争摧残的男性形象的心理变化以及社会处境等,同时,作品中也出现了风格迥异的战后日本女性形象等
黑人女性的自我解放:从黑人女性主义角度解读碧昂丝的音乐电影《柠檬特调》
作者: 苗慧   来源: 四川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柠檬特调   黑人两性关系   碧昂丝   黑人女性   姐妹情谊  
描述: 《柠檬特调》是碧昂丝于2016年4月发行的个人第六张专辑,同时推出了长达一小时的同名微电影。这部微电影共分为十一个章节,包含十二首歌曲。影片中碧昂丝把个人叙事和黑人群体叙事结合起来。影片具有自传性质,同时又是真实与想象的融合。碧昂丝在影片中把黑人女性从边缘带到中心,讲述了在白人至上主义和父权制的压迫下,黑人群体,尤其是黑人女性的共同的故事和经历。本文拟从黑人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结合黑人历史来分析《柠檬特调》中黑人女性寻求自我解放的历程。第一章讲述了黑人女性传统的再现,包括非洲元素的应用,黑人女性的发型和奴隶
母性爱尔兰:二十世纪爱尔兰文学女性认同与差异
作者: 张崇旗   来源: 台湾师范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认同与差异   二十世纪爱尔兰文学  
描述: 就像其他傳統國家,愛爾蘭一直被賦與女性想像,是個「母性愛爾蘭」。然而,愛爾蘭特殊的神話背景、社會風俗、歷史情境、殖民經驗以及宗教禮俗卻又形塑出一種獨特的母性文化。愛爾蘭本身的塞爾特神話傳說神秘詭譎,若再加上其國族思想與天主教義,則使其女性認同的議題更加複雜。傳統上國族思想與後殖民論述一直是男性的天下。但相較於國族與殖民等主流論述,愛爾蘭女性的討論則相形失色。雖然近幾年來有關愛爾蘭女性的研究漸次增多,然多數集中在歷史社會的探討。有鑑於此,本文討論當代愛爾蘭文學中女性的身份認同與差異,思考其與愛爾蘭神話、宗教
葛蕾扇的美丽与哀愁:原汉婚姻原住民女性族群认同历程与诠释
作者: 王文彦   来源: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族群认同   族群通婚  
描述: 本研究乃是以居住在大南澳地區,已婚且具有族群通婚身份之四位原住民女性為研究對象,藉由質性分析深度訪談的方式,探究其身份與族群認同經驗的歷程變化,除蒐集相關的文獻加以引證,亦將訪談調查後的資料,結合相關族群理論與認同理論後加以分析詮釋,以找出其核心思想與深具意義性的述說內容。 期望能藉由訪談研究的過程,探索該地區原住民女性族群身份認同的變化歷程與樣貌,與不同時期原住民女性族群認同發展的差異性及認同結果,盼能提供新的思考面向,賦予原漢家庭原住民女性的新圖像詮釋。 研究發現二、三時期原漢家庭原住民女性,
过去过去一直来:八O年代女性小说的情妇书写
作者: 张佳蓉   来源: 清华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情妇书写   一夫多妻   外遇论述   妾侍想像   女性主义  
描述: 八O年代的情婦書寫,往往召喚出一夫多妻與妾侍想像加以排除──這樣引用舊有的家內男女階序邏輯,滿足社會什麼樣的需要與願望?一夫多妻與妾侍制度,作為不再存在的制度,似乎在八O年代情婦書寫中一再被提及,成為揮之不去的虛構想像。 八O年代特殊的社會背景,一些新女性主體的出現,似乎也帶來家庭婚姻激烈的板塊運動。而外遇論述,則在闡述婚姻問題與不正確的女性主體(情婦)時,同時對於理想的婚姻與家庭與新女性主體做出詮釋。不同的論述場域對於婚姻的理解總是同中有異,異中有同,本論文希望解讀不同位置――大眾(男性專家與女性專欄
依违於中心与边陲之间:台湾当代菁英女同志小说研究
作者: 林佩苓   来源: 台湾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阶级   女同志   空间   女校   朱天心   邱妙津   张亦绚   性别  
描述: 的其他外緣因素,發現八○年代初起的臺灣婦運動以及當時女性文學中的菁英女校情誼,其實與後來九○年代的女同志文學遙
构建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时空叙述模式
作者: 于杰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时间   时空体   空间   女性主义叙述学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  
描述: 女性主义叙述学是后经典叙述学中极具影响力的流派之一。其重要贡献在于结合性别和语境因素对作品中结构技巧所具有的社会政治意义进行诠释。这一理论的开创人是苏珊S.兰瑟(Susan S. Lanser)。她在《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Fictions of Authority: Women Writers and Narrative Voice,1992)一书中考察了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欧洲女性作家的作品以及19世纪到当代的美国黑人女性和华裔女性作家的作品,并通过区分&ld
< 1 2 3 ... 70 71 72 ... 146 147 14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