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丹麦挪威警察如何处置家庭暴力
作者: 荣维毅   来源: 人民公安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家庭暴力   警察执法   丹麦警察   受害人   中国警察   警察局长   挪威   对妇女的家庭暴力   妇女组织   家庭暴力  
描述: 中国警察代表团一行八人,应北欧亚洲研究所、丹麦人权中心和挪威奥斯陆大学法学院人权研究所邀请,于2002年年初赴北欧访问,就丹麦、挪威警方在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护妇女权益的观念、法律、操作模式和经验
大型无场次话剧母亲
作者: 赵瑞泰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校长   蔡畅   中国妇女运动   母亲   延安   平民女校   蔡和森   中国共产党   向警予   艳红  
描述: 时间:一九零一年至一九三八年地点:上海、长沙、巴黎、武汉和湖南双峰县人物:葛健豪:原名葛兰英。蔡和森、蔡畅的母亲。(1865年——1943年)蔡和森:葛健豪的二子,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之一。(1895年——1931年)向警予:蔡和森的夫人。中国共产党第一任妇女部长,中国妇女运动的著名领袖。(1895年——1928年)蔡畅:蔡和森的妹妹,小名毛妹子。中国妇女运动的杰领导人。(1900年——1989年)蔡林蒸:蔡和森和蔡畅的哥哥。(1889年——1925年)蔡庆熙:蔡家的大姐。生于1884年。蔡蓉峰:葛健豪的丈
池莉作品论
作者: 钱春芸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情怀   池莉   新写实主义   经济意识  
描述: 池莉是我国当代比较引入注意的女作家,她受关注的程度要超过其他的任何当代作家,而且有许多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在她的作品中,新写实主义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风格因素,但这种“新写实主义”并没有形成一以贯之的风格,其成就可能也没有大多数人所认为的那么高。另外,池莉笔下的女性形象都呈现出一种和其他女作家不一样的景致,这和作家本人对世界的看法及其她本人的生活经历有关,另类与“新眼睛”是她的“性格”。池莉近年作品的转向显示出她的与世俗融合,从她的所有作品中我们看出池莉的灵敏触觉,与经济社会紧密相连,紧随时代,时新什么她就
论铁凝小说的忏悔意识
作者: 苏晓芳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原罪   救赎   自省   铁凝的小说   忏悔意识   流变  
描述: 香雪时代、玫瑰门时代和大浴时代,从纵向发展的角度论述铁凝小说中忏悔意识的流变,梳理出从儒家式的自我反省到女性世
薛素姐性格言行的还原批评
作者: 杨江平   李新灿   来源: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妒悍   还原批评   性格言行   薛素姐   施虐  
描述: 在妒悍女性形象中,薛素姐是登峰造极者。她对丈夫施虐的妒悍行为次数之密、方法之多让人瞠目结舌,然而只要对她的性格行为作一番还原批评,我们就会发现她的性格行为是由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等社会制度所造成,因而社会不应该惩罚她个人,而应该消灭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欲望与“自救”——郁达夫小说的两性意识
作者: 白薇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病态心理   女性形象   两性观  
描述: 本文通过分析郁达夫小说中对男女两性关系的描写 ,探讨其小说的两性意识的病态特征及寻找精神出路时所陷入的误区 ,并以此作为把握郁达夫小说抒情主人公矛盾复杂的心理世界的窗口 ,为我们疏理其小说风格演变提供部分内在依据
池华琼艺术人生
作者: 杨展业   来源: 时代风采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角色   职业   表演艺术   艺术人生   荧屏   演员   女性形象   银幕   兴奋   电视剧  
描述: 池华琼没有想到,她选择的这条路五味杂陈。“成为职业演员,有时候很开心,有时候很迷茫。她为在银幕荧屏上创造一个个迥然不同的女性形象而兴奋骄傲,又为苦苦等待着好剧本好角色的降临而焦躁不安。但总的来说,表演艺术让她感受到的魅力,远胜过生活中的其它一切。
苏童及其作品点击
作者: 黄萍   来源: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童   作品   点击  
描述: 苏童作为先锋派作家的代表之一,其创作有着独特的魅力。他善于以旧说新,善于描写女性形象,积极实践着先锋的创作理念。自多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后,苏童的书籍更加畅销,其读者群也不断增加。通过点击苏童及其作品,感受苏童作品的美丽。
对简·爱性格矛盾性的理解
作者: 蒋慧   来源: 长沙大学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部世界"   叛逆   人格平等   自立自主  
描述: 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极具魅力的女性形象,其叛逆性格极富感染力。但小说中有一些情节的安排似乎与其性格不相符合,因而引起人们对其性格矛盾的质疑。本文从三个方面阐释了夏洛特·勃朗蒂对情节的巧妙运用,并对这三个看似矛盾的命题作出了合理的解释。
由驹子、陈白露形象比较川端康成与曹禺的悲剧意识
作者: 杨晓瑜   来源: 南都学坛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意识   曹禺     川端康成  
描述: 驹子、陈白露分别是川端康成、曹禺悲剧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 ,她们都倾注了作家对悲剧人物的挚爱 ,呈现出美的韵味 ,但是由于两位作家在对待人生、社会的态度 ,在对待“悲”与“美”的关系上存在着认识上的根本差别 ,从而使其悲剧有着不同的内涵 ,即 :川端康成是“既悲且美 ,悲美同在” ,曹禺是“因悲而美 ,悲美相映”
< 1 2 3 ... 69 70 71 ... 75 76 7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