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丁玲早期创作中探索性格的女性
作者: 张大雷   来源: 丁玲创作独特性面面观——全国首次丁玲创作讨论会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丁玲的早期创作塑造了一系列现代文学史上前所未有的独特的女性形象,人们都承认这一事实,然而对这些形象的内涵却有着各不相同,甚至戳然相反的理解。我们认为,如果把丁玲笔下的女性形象放在其产生的特定的历史情境中,从作者当时的思想和创作实际去考察,那么就应该看到,丁玲早期作品中女性形象最突出的特征,既不是如否定者所说的没落阶级的"世纪末"的颓废性格,也不是如肯定者所说的五四时代反封建的叛逆性格。而是产
革命根据地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刑事法规
作者: 张希坡   来源: 中国法学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有期徒刑   暂行条例   革命根据地   妇女运动   婚姻法   刑事法规   晋冀鲁豫边区   半殖民地半封建   妇女权益   妇女儿童权益  
描述: 中国妇女约占整个人口的一半,是一支巨大的社会力量。但是,在旧中国,广大妇女都受着四种权力——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的系统压迫,政治上无权,社会地位低下,没有独立人格,生活上处于十分痛苦的悲惨境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下,妇女被当作商品买卖,被看作奴隶供人驱使。“三婢四妾”,成为一些特殊阶级的权利;“男尊女卑”、“夫唱妇随”,就是那时的法理和道德。因此,旧中国的妇女,自
纯洁痴憨、大放异彩的狐女婴宁——《聊斋志异》中的新型女性之一
作者: 黄士吉   来源: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梅花   新型女性   性格光彩   婴宁   性格特征   《聊斋志异》   女婴   爱情故事   王子   狐女  
描述: 爱情,这个几千年来被人写烂了的题目,可以说是一个写不完的“永恒的主题”.《聊斋志异》中的许多爱情故事之所以数百年来为读者所喜爱,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不落俗套、新意屡出,从而为我国古典文学的艺术画廊增添了一系列个性鲜明、大放异彩的艺术形象,在这些千姿百态的美好人物形象中,有着一大批美丽可爱、闪耀着灿烂性格光彩的女性形象.
洛杉矶奥运会的女子竞赛项目增多
作者: 童登夏   来源: 体育博览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赛中   顾拜旦   女子项目   洛杉矶奥运会   妇女解放运动   妇女运动   竞技体育项目   竞赛项目   法国教育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  
描述: 在1896年雅典第一届奥运会上,没有任何一位妇女参加任何一个竞技体育项目的比赛。尽管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法国教育家顾拜旦(1863~1937)当初曾大声疾呼,极力主张在奥运会比赛中
充分发挥妇女在改革中的作用(全国妇联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
作者: 张安惠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充分发挥妇女在改革中的作用(全国妇联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
论茅盾早期小说中“时代女性”形象的塑造
作者: 田蕙兰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体系   民族资产阶级   小资产阶级   早期小说   茅盾   大革命   新女性   时代女性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描述: 茅盾曾说:“‘人’——是我写小说时的第一个目标。”他从创作的开始,就十分注重现实主义文学的这个中心任务。在他一生创作的几十部长、中、短篇小说中,出现了各个阶级、各个阶层的五光十色的人物形象。其中永葆其艺术生命力、在中国现代文学的人物画廊里久久闪耀着异彩的,除民族资产阶级的形象体系外,还有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特别在他早期的小说中,一系列小资产阶级“时代女性”的形象,更居于主角的地位,从而形成了他早期创作的一个显著特色。
论茅盾早期小说中“时代女性”形象的塑造
作者: 田蕙兰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体系   民族资产阶级   小资产阶级   早期小说   茅盾   大革命   新女性   时代女性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描述: 茅盾曾说:“‘人’——是我写小说时的第一个目标。”他从创作的开始,就十分注重现实主义文学的这个中心任务。在他一生创作的几十部长、中、短篇小说中,出现了各个阶级、各个阶层的五光十色的人物形象。其中永葆其艺术生命力、在中国现代文学的人物画廊里久久闪耀着异彩的,除民族资产阶级的形象体系外,还有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特别在他早期的小说中,一系列小资产阶级“时代女性”的形象,更居于主角的地位,从而形成了他早期创作的一个显著特色。
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作者: 杨怀英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当前,我国城乡正广泛、深入地开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法制宣传活动,与此相适应,司法机关严厉惩处了一批严重侵犯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摧残迫害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运用法律武器同一切侵犯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这是完全必要的,非常正确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党和政府一贯注重保护妇女和儿童的利益。毛主席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不但十分重视妇女的解放问题,而且把妇女视为关系革命和建设成败的重要力量。党和国家一贯关心儿童的健康成长,把保护儿童,教育好儿童,视为关系我们国家民族和共产主义事业前途的大事。我们
大革命后小说中的“新女性”形象群
作者: 赵园   来源: 茅盾研究(第二辑)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章秋柳(茅盾:《蚀·追求》)——梅行素(茅盾:《虹》)——莎菲(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张沁珠(庐隐:《象牙戒指》)……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怪人"——某种特异性格。这种特异性格,常常象是对于那个时代通行的原则、规范的冒(冫卖),向着一种普遍信念的嘲弄,对公认为"正常人生"的背离。它们在人群中散播着给予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怀疑,同时以自己明显的局限(恰恰也包含在"特异性"中)
巴金创作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陈丹晨   来源: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巴金创作中的女性形象
< 1 2 3 ... 6 7 8 ... 31 32 3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