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140 条
-
鸳鸯蝴蝶派电影中都市女性形象建构研究
-
作者:
董莉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早期电影
鸳鸯蝴蝶派电影
都市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以二十世纪中国鸳鸯蝴蝶派电影中的都市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从都市女性形象角度探讨鸳鸯蝴蝶派电影语境中,处在新旧过渡时代的女性身心体格、言语姿态、思想心理、精神面貌、价值观念和心灵历史等方面的特征,结合具体文本对都市女性形象做一归类分析并解读这些形象建构的过程。希望通过探讨电影中存在的都市女性形象来更好地理解和期待早期都市女性群体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与整体的时代特征、都市文化之间的关系,从中找寻都市女性所承载反映的社会文化内涵意义。本论文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论述:第一层面主要阐释长期以来遭到压抑和否定的鸳鸯
-
中国歌剧《原野》《雷雨》中女主人翁风格形象对比研究
-
作者:
黄予心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歌剧
繁漪
演唱风格
形象对比
金子
-
描述:
歌剧艺术从上个世纪初传到中国,在中国历经了近一个世纪的传承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民族原创歌剧。在几代作曲人的努力创作中产生了例如《白毛女》、《江姐》、 《党的女儿》等优秀的中国原创歌剧作品。在毛泽东
-
托尔斯泰笔下女性人物形象的性别文化阐释
-
作者:
王永奇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被阉割的女性
男权社会
现实主义
他者
女性主义
-
描述:
托尔斯泰笔下的女性形象为数众多,特点各异。在以往对托尔斯泰笔下娜塔莎、安娜、马斯洛娃这三大女性形象的分析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加之托尔斯泰又是一个妇女观较为保守的男性作家,因此,在本文中,笔者主要以女权主义理论兴起时期的代表理论为参照系,兼及性别社会学等理论,在进行详细的文本解读的基础上,主要运用女性主义形象批评方法,对这三大女性形象进行新的解读,总结人物形象的演变轨迹,探讨形象演变的深层原因,勾勒作家的思想转变历程。 本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 娜塔莎:被阉割的女性。在创作于十九世纪六十
-
玛侬对父权制的反抗之旅:《财产》的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章玉龙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反抗
拥护
《财产》
屈从
女性主义
-
描述:
瓦莱丽·马丁(1948--)是美国当代小说家和短篇故事作家,她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女性作家之一。作为瓦莱丽·马丁的成名作,小说《财产》的发表不仅给她带了许多荣誉而且也引起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旨在结合女性主义的相关理论,分析小说中极具代表性的女性人物,从而丰富这位女性作家的研究。本文从女性主义理论视角出发且主要采用波伏娃在《第二性》中的主要观点,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深刻挖掘和探讨小说中所蕴涵的女性主义思想。通过分析小说中的女奴隶主玛侬对父权制的反抗、屈从和拥护三个方面来探讨玛侬在父权奴隶制背景下的心路历程
-
明清时期徽商家庭中女性经济地位研究
-
作者:
马兰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徽商家庭
父系继承
明清时期
女性
-
描述:
关于明清时期徽商家庭中妇女的研究由来已久,但其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妇女贡献、女性权利、妇女社会地位等方面,却少有关注其在家庭中的经济地位。本文试图从整个徽商发展的历史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规律去研究明清时期徽商妇女在家庭中的经济地位。采用由外至内的方法,通过对徽商家庭中妇女所处的自然、社会、家庭环境等外在因素的分析,研究其在家庭中义务与权利不平等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再将其放入当时的大社会背景和当地的小生活环境对其行为选择的趋同性的内在原因进行分析。借鉴恩格斯和摩尔根关于女性权利丧失的历史论断以及财产继承权是
-
《诗经》女性诗歌与孔子诗教
-
作者:
陈敏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孔子诗教
女性诗歌
《诗经》
-
描述:
作为诗歌的黄金国度,《诗经》开启了我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最为宏大的合唱。在这些朴实动人、直入人心的诗篇中,女性也第一次发出了不容忽视的声音,并对后世文学形成了深远的影响。而中国的历史已经造成了《诗经》与儒家思想不可分割的关系,《诗经》中包含了多方面的儒家思想的原初因素,是后世儒家思想发源的渊薮之一。本文试图将女性诗歌的解读与孔子诗教的阐释结合起来,为诗经女性诗歌的研究打开一个新的窗口。通过对诗经中女性诗歌的细读,结合现有文献资料,深入探讨孔子诗教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全文五万字左右,共分为三个部
-
“躯体的审视”:台湾当代女性诗歌主体意识研究
-
作者:
田佳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台湾
躯体审视
女性诗歌
主体意识
婚恋
-
描述:
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势,不断涌现新人,推出新作,掀起一股创作和研究的热潮,当代台湾女性诗坛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本文以当代台湾女
-
当代中国妇女政治权利及其实现研究:一种文化建构的视角
-
作者:
梁华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治
文化建构
文化观
妇女权利
-
描述:
妇女解放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而妇女政治权利的发展则是妇女解放的主要体现形式。妇女解放运动在近代西方启蒙思想和资产阶级平等自由理念的倡导下,在广大女性艰苦斗争下掀起了三次妇女运动的浪潮,女性在教育、财产、政治参与等领域取得了不小成果。21世纪女性政治权利在世界各国相继蓬勃发展,各种类型的妇女参政,不仅在北欧取得无可比拟的巨大进步,而且在广大的拉美、非洲、亚洲国家接连获得可喜成果。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妇女在摆脱本国滞后政治发展的环境下接二连三地踏上了权力的尖端,并积极主动的致力于本国和本地区乃至世界范围
-
文化精神的时代镜像:《林兰香》女性人物形象透视
-
作者:
杨雪君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林兰香》
时代精神
女性形象
传统文化
-
描述:
女性问题是一重要的社会问题,也是一重要的文化现象,尤其是在中国传统的文化氛围中,女性问题有着永恒的多重性和复杂性。文学是文化的自我意识,文学作品所创造出的女性形象,不仅以其自身魅力立于文学的殿堂,而且还以其存在构成返观作家心灵和社会文化的一种镜像。 文学现象总是与一定的时代精神相联系。明清之际伴随着社会变动的历史潮流和异端思想的显露,传统的女性观受到动摇,《林兰香》正是这一文化转型时期的产物。小说以女性人物为主要关注对象,在以儒家伦理为标准塑造理想女性的同时,又描写她们压抑的困守和无望的突围,
-
中国30年代小说中的女佣形象初探
-
作者:
宋颖慧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佣形象
“异变”
丫环
佣妇
30年代小说
-
描述:
自“五四”以来,伴随着“人的文学”思潮的兴起,新文学先驱者们开始将目光投向广阔的社会现实生活及人的命运,转向写人,特别是写普通、平凡的人,写社会下层的人的生活。而身处社会下层的从事家务劳动的女佣也开始作为主角出现在了小说中,典型的如鲁迅的《祝福》中的女佣祥林嫂。到了30年代,随着家族小说的蓬勃兴起以及小说家们对底层劳动女性越来越多的关注,卖身或受雇从事家务劳动的女佣形象也更多地出现在了小说家们笔下。这些30年代小说家笔下的女佣形象,在身份地位、生存状态、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方面,与古典文学中的女佣形象和“五
<
1
2
3
...
6
7
8
...
12
13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