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论王海鸰婚恋小说中的女性世界构建
作者: 周扬莉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令鸟   王海   构建   女性形象   婚恋系列小说  
描述: 被誉为“中国婚姻第一写手”的王海鸰把婚姻家庭作为她反映现实社会的主要题材。她的婚恋系列小说为我们构建出围城里一个独特的女性世界,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因此,本文主要以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为依据,选取王海鸰婚恋系列小说中的主要代表作,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首先,从作品文本角度出发,着重从女性群像特点、女性爱情婚姻图景、女性生存抗争等三大方面,对作者代表作中所构建出来的独特女性世界面貌分别进行论述。在王海鸰的婚恋系列作品中,作者为我们展示了女性特有的美、痴、善等诸多共性,也呈现出不同类型化特点的女性群
论池莉小说中的女性危机与自我救赎
作者: 张惠芳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危机   池莉小说   自我救赎  
描述: 新时期文学观念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文学走向了市民社会、大众读者和日常书写。池莉则是这种变化的重要推动者之一,其创作开创了女性写作的大众化道路。池莉大部分作品都以女性为书写对象。作者以其独有的女性情怀和社会思考,赋予了女性形象以鲜明、丰富而复杂的女性意识,对她们的生命意义表现出深切关注。其女性形象大多都被爱情所困,婚姻所弃,生活所累,饱受生存危机的煎熬,但仍然不屈不挠地活着,寻求着各自可能的方式而实现自我救赎。人们对池莉的女性意识已有种种评价,但对于池莉创作自始迄今的女性意识表现,还缺乏整体性研究。尤其是对
伊迪丝·沃顿两短篇小说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周蕾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另一个时代》   男权社会   伊迪丝·沃顿   女性主义   《另两个》  
描述: 本文运用女性主义的分析方法,从两个不同角度对伊迪丝·沃顿(1862—1937)的两个短篇小说《另两个》和《另一个时代》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女性及其处境的分析,揭示了女性受到的外部压迫和女性被置于“他者”的悲惨境遇。文章还进一步分析女性受压迫的根源是其经济上对男性的依赖,解决女性问题的第一步是使她们成为经济独立的“新女性”。 文章由四章构成。 第一章介绍部分首先说明了对沃顿的研究综述,包括当今女性主义评论家对其作品的研究情况,以及本论文的概要介绍。 第二章详细研
贝蒂·弗里丹的女性主义伦理思想研究
作者: 汤丹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两性平等   自由主义   贝蒂·弗里丹   女性主义   两性和谐  
描述: 贝蒂·弗里丹(1921-2006)是美国当代著名的社会改革家和女权运动家,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思想代表人物之一。1966年她在美国创立了“全国妇女组织(NOW)”,并成为该组织的主要领导人,1970年她又协助组织了“全国妇女政治会议(NWPC)"。贝蒂·弗里丹作为20世纪美国女性主义代表人物之一,推动了美国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她的思想为广大美国女性走入公共空间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实现两性权利平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贝蒂·弗里丹早期继承并发扬了玛丽·祆斯通克拉夫特和约翰嘶图尔特·穆勒的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思想,重
女性·爱情·生活:论王安忆创作的三个视点
作者: 欧阳湘崇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活   王安忆   爱情   女性  
描述: 王安忆在大约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以其创作风格多样,叙述方式多变,涉猎题材广泛,一直成为研究界的热点。对王安忆创作的研究纷繁复杂,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来观察王安忆的整个创作,即女性、爱情、生活,以此来把握王安忆创作中的主体特征。本文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章主要论述王安忆创作中的女性观。王安忆是新时期最重要的女性作家之一,弄清楚她关于女性的观点,对女性文学的发展和女性文学评论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认为王安忆采取的是一种超性别的和谐女性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庸"思想、女性亚文化群体心理和上海市民性格的影响下
中国女性主义广告批评观的反思与重构
作者: 杨斯舜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广告   批评观   女性主义  
描述: 随着思想意识的启蒙和人性的觉醒,女性作为一个群体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而在广告愈加发达的时代,女性的形象在广告文本中占据了绝大多数地位,甚至成为了一种社会文化符号。女性与广告的关系成为了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课题,特别是女性主义者对广告中女性的形象进行了深入研究,进而形成了女性主义的广告批评观。本文系统地梳理了中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女性主义广告批评观的发展,从而全面分析和反思了中国女性主义广告批评观的三个主要观点及其两个偏颇之处。最后,本文重点论述了如何重构中国女性主义广告批评观,提出了三个重构点:男女两性
米兰·昆德拉小说中受虐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梁玲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受虐处境   探索存在   米兰·昆德拉   女性形象  
描述: 米兰·昆德拉独特的小说创作为他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他的小说浸润着他对存在的思考,其中,更是有一批引人注目的、昆德拉式的独特的女性形象。作为“存在的勘探者",昆德拉在塑造女性形象时,偏重考察女性在艰难处境下生存的种种可能性。对于昆德拉来说,“受虐"是对女性生存处境的一个总体上的概括。本文将遵从这一思路,注重昆德拉笔下受虐女性形象生存处境的研究,在文本分析之上更进一步的解析昆德拉作品的深刻内涵,为昆德拉小说中的存在主题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本文将昆德拉小说中的受虐女性形象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自愿受虐的女性形象,第
论苏童小说女性形象塑造的描写艺术
作者: 尹慧兰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苏童小说   女性形象   描写艺术  
描述: 女性向来是作家重点描绘的对象,她们是构成人生内容和意义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苏童描写妇女生活的“红粉”系列小说中,汇聚了以往当代文学创作中未曾有过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女性形象。苏童特别善于揣摩、想象这些女性的感觉和心态,尤其是善于发掘他们心理深层的焦灼不安,并用精美的艺术表现方法加以塑造,她们因此而极富神韵,苏童也因她们而著名。苏童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作家主要运用了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景物描写五种手段对女性形象进行描绘,苏童在塑造女性形象方面取得的成功依赖于这些出色的描写艺术
非自主的存在:中国古代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姚海燕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清小说   社会性别   女性意识   主体意识   女性形象  
描述: 从文化深层的社会性别问题入手,针对文化传统中对于女性形象的预 设,以女性主义视角对中国古代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再认识是本文的任 务。本文认为女性形象实质上是一种社会集体的想象物,是一种文化的建 构,中国古代女性形象的创造主体和阅读主体是男性,她的塑造言说的是 男性的意识与欲望,是男性的自我,中国古代女性一直是一种“非自主的 存在”。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前两个部分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当中女性形象的描 述。晚明以前的文本,从“地位”与“‘魅力”两个方面奠定了
人的解放与女性解放
作者: 李娜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的解放   人的本质   女性解放  
描述: 人的解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马克思对人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论述,揭示了造成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异化的社会根源,并指出了人和人类社会的理想目标和必然归宿。女性解放问题不仅仅是男女平等的问题,而且是人类和谐发展的问题;不仅仅是女性问题的解决,而且是事关人类生存困境的解决。如果占人口半数的女性地位没有改变,那就无法谈起全人类的解放发展。 本文第一章立足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分析了人的解放的丰富内涵,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由的,人的解放就是满足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 1 2 3 ... 6 7 8 ... 15 16 1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