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684 条
-
21世纪东西方服饰混血
-
作者:
王旭
来源:
江苏纺织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西方
西方人
亚洲
21世纪
哲学观念
传统服饰
传统道德
电影明星
社会地位
女性形象
-
描述:
去年以来,巴黎时装舞台上,一张颇为独特的脸出现得越来越频繁;单眼皮、厚嘴唇、扁鼻子——显然一副东方骨架,神态平淡、从容,旁若无人,正是时下最走红的“流浪女”形象。她就是美国出生的“日——美”混血
-
邓颖超抗战初期在武汉
-
作者:
陈宗海
来源:
党史文汇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邓颖超
宋美龄
国民党蒋介石集团
抗战初期
第一届国民参政会
中共中央长江局
新生活运动
参政员
儿童保育
妇女工作
-
描述:
抗战初期南京沦陷后,武汉就成为实际上的全国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国民党党、政、军的重要人物、外交使节、各党派知名人士、社会贤达,都汇聚于武汉。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1937年12月中下旬,邓颖超随王明、周恩来、博古、叶剑英等先后来到武汉,组成中共中央长江局。作为长江局妇女工作委员会的领导者之一的邓颖超,不仅积极推动了抗战中妇女运动的发展,而且为团结抗战作出了重大贡献。
-
资料:英国的图书出版奖
-
作者:
杨贵山
来源:
出版参考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儿童图书
英联邦
奖项
图书信
图书出版
英国
出版界
奖额
小说
-
描述:
1.全国图书奖 由英国出版消息杂志社设立,该奖为英国出版界设奖项目最多的大奖之一,共13项,被誉为英国出版界的“奥斯卡”奖。每年一届。 2.女性文学奖 由英国图书信托公司和艺术事业主办者协会设立于1994年,为奖额最高的单项奖,用以奖励对文学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女作家及
-
好雪片片
-
作者:
暂无
来源:
现代妇女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插图
外体
女性形象
线条
-
描述:
好雪片片恰似你的温柔──黑白插图中的女性形象都是一些线条,然而却分外体贴:婉转起伏之间,瞬间便成永远。恰似你的温柔,披一身柔美曲线!①技发当风②盛妆佳人③立尽黄昏④休闲风情⑤镜颜私语③娇俏低首好雪片片...
-
上下求索的结晶--试论《野蔷薇》的象征意义
-
作者:
刘秀珍
来源:
渭南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征
追求
探索
女性形象
暗示
心灵历程
-
描述:
《野蔷薇》是茅盾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也是一个象征色彩很浓的小说集。集子的命名暗示了作者对于现实人生的认识;小说中女性形象的身上,寄寓了作者追求和探索的心灵历程;轻盈讽刺的语言、矛盾心理的描写,渗透着作者的情绪和感受,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
朵拉近年小说创作片论
-
作者:
钦鸿
来源:
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微型小说
男权社会
女性主义文学
近年小说
小说创作
爱情小说
艺术探索
作品
女性形象
现代女性
-
描述:
马华女作家朵拉的创作,主要涉及小说和散文小品两大文学体裁。她的散文,感情真挚,文笔清灵,似行云流水,舒卷自如,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但她着力最深的,同时最能反映她的思想发展、人生追求以及艺术探索的,我以为还是她的小说创作。
-
上下求索的结晶──试论《野蔷薇》的象征意义
-
作者:
刘秀珍
来源: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综合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征
追求
探索
女性形象
暗示
心灵历程
-
描述:
《野蔷薇》是茅盾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也是一个象征色彩很浓的小说集。集子的命名暗示了作者对于现实人生的认识;小说中女性形象的身上,寄寓了作者追求和探索的心灵历程;轻盈讽刺的语言、矛盾心理的描写,渗透着作者的情绪和感受,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
简·爱性格美琐谈
-
作者:
王小平
来源:
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美”
审美对象
夏洛蒂·勃朗特
罗切斯特
简·爱
精神美
女性形象
形体美
性格美
-
描述:
在中外文学形象的长长行列中,堪称“美”的女性形象众若群星.她们或以俊美的容貌,或以高尚的品格,或以坚强的意志,或以聪慧和才干,令人欣赏、喜爱、赞叹、折服.无疑,她们都是美的,都具有强烈的美感作用.世界一流的艺术大师莎士比亚、雨果、托尔斯泰、曹雪芹等,都曾倾注心血,为读者塑造出众多优美的女性形象,通过这些形象,艺术家们证明了美的存在,表现了美的绚丽,体现了他们对美的追求,同时也展示了他们创造美的才能和技巧.英国十九世纪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简·爱,是这类“美”的女性中的一个,她所具备的主要是“性格美”,
-
安娜与简·爱形象略论
-
作者:
葛丽娟
来源: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夏洛蒂·勃朗特
托尔斯泰
卡列宁
罗切斯特
简·爱
内心世界
爱情追求
长篇小说
女性形象
《安娜·卡列尼娜》
-
描述:
在众多的外国文学形象画廊中,要论刻画得最生动美丽、最能撼动人心、使人过目不忘的女性形象,当属安娜·卡列尼娜和简·爱.她们一个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托尔斯泰于1877年完成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主人公,一个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于1847年发表的长篇小说《简·爱》中的女主人公.虽出自不同国度,不同性别的作家之手,但在她们身上却不乏其共性,皆以其独立的人格力量及对爱情的矢志追求,激励、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对其作一浅要分析,揭示出她们永具魅力的奥秘。
-
两个被扭曲的灵魂——莎乐美、潘金莲形象比较
-
作者:
张帆
来源:
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尔德
潘金莲形象
《金瓶梅》
女性观
《十九世纪文学主流》
莎乐美
西门庆
唯美主义
悲剧意蕴
女性形象
-
描述:
女性往往给人以温顺、善良的印象,因而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她们也多是美、善与爱的化身。然而,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的,德国有句谚语:人的天性一半是魔鬼,一半是天使。女人也不例外,在特殊条件的影响下,她们美好的天性也会泯灭,甚至走向反面——凶残狠毒好似魔鬼。英国19世纪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的独幕剧《莎乐美》中的莎乐美、我国明代兰陵笑笑生的长篇小说《金瓶梅》中的潘金莲就是两个这样的典型。虽然,两部作品产生于不同的时代与国度,立意、构思、体裁也都大相径庭,但它们在客观上都表现了女主人公性爱追求中扭曲的灵魂和不择手段
<
1
2
3
...
63
64
65
...
67
68
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