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文学四重奏
-
作者:
王琼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话语
女性文学
-
描述:
近十年的女性文学的繁荣归因于思想解放的深化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其中有四大值得注意的走向构成当前女性文学的多元共生局面:1.对女性哲理的关怀;2.对世俗人生的关怀;3.对职业女性精神的关怀;4.对女性
-
女性意识的觉醒与中国的女性文学的发展
-
作者:
孙筱梅
来源:
重庆师范学院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中国
女性文学
-
描述:
该文拟从考察中国女性作家女性意识的角度业探讨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的发展及演变.严格说来,中国女性文学的真正起点是"五四"时期,因此,该文主要研究"五四"以降至九十年代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贯穿该文的线索是女性意识的发展对中国女性文学所产生的重?
-
女性文学:概念、方法与中国形态
-
作者:
王侃
来源:
杭州大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形态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该文论文有三:一、从概念上界定"女性文学".该文认为,"女性文学"是由女性作为写作主体的,并以与世抗辨作为写作姿态的一种文学形态,它改变了并还在改变着女性作家及其文学文本在文学传统中的"次"(sub-)类位置;它对主流文化、主流意识形态既介入又疏离,体现着一种批判性...
-
艰难的跋涉-新时期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嬗变论
-
作者:
谢裕华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意识
-
描述:
该文从女性文学存发展的社会、文化、心理、历史等方面来揭示女性文学、女性意识以及女性文明与进步的艰难历程,通过对女性文学和女性意识发展的背景、内容、意义等方面的论述,把握其流变的轨迹.大体来说,新时期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社会化女性意
-
王安忆小说女性意识论
-
作者:
唐建英
来源:
人民大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忆
女性意识
小说
-
描述:
伴随着沙沙沙的雨声登上文坛的王安忆在新时期文学近似残酷的后浪推前浪的进程中,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而且经常变更小说格局和叙述策略,上达新境界,成为一名引人注目的女作家。有关她丰饶复杂、诡谲多变的小说文本已形成多样化的解读。本文则参照西方女性主义理论,选择“女性意识”这一性别批评视角“重读”王安忆的作品,探索其极富跳跃性的,不断超越自我创作历程中如何认知女性本体,对女性存在进行富有深度的表达,以及怎样作为“女性”说话,清扫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霸权的影响。通过这种坚守性别立场的批评方式,本文希望能够达到“对女
-
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女性文学的自恋倾向
-
作者:
李美皆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恋倾向
现代女性文学
-
描述:
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女性文学的自恋倾向
-
论20世纪中日女性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
作者:
林祁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爱情神话
中日文学比较
人的文学
性别群体
女性
-
描述:
论20世纪中日女性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
诗苑竞秀 词坛双璧--李清照朱淑真比较研究
-
作者:
米正英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比较
闺阁
词坛双璧
诗苑竞秀
女性文学
-
描述:
世言赵宋闺秀文学,必称李清照与朱淑真.这除了李、朱二人同是宋人,同为传世粉黛之才外,更主要的是,他们都对女性文学的开拓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只是由于史传资料的不足以及人们对传统女性文学评判的偏颇,造成了人们对朱淑真创作的不够重视.很少有人把他与同时代的李清照放在一起,进行深入系统的比较与研究.该文分上下两编.上编主要选取李、朱生平身世中的几个基本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下编主...
-
伍尔夫小说美学刍议
-
作者:
潘华琴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伍尔夫
外国文学
小说美学
西方意识流
女性文学
-
描述:
本文从小说美学的角度对伍尔夫的意识流代表作品《达罗卫夫人》、《到灯塔去》、《海浪》作了系统的剖析,并结合伍尔夫的哲学思想、创作思想和技巧,通过哲学与艺术的融汇梳理出了伍尔夫小说艺术的发展轨迹,概括了其小说美学的特征。文章阐述了伍尔夫的真实观;论述
-
反叛与依恋--论中国传统文化对庐隐等五四女作家创作的规约和影响
-
作者:
宫玉静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悲剧内蕴
精神内涵
审美
文化心理
传统衣裳
悲世情怀
外部形态
反叛之舞
-
描述:
本文从庐隐的创作谈起,联系共他女作家的创作,透过“五四”精神之女们所释放的特定生命形态与生命信息,管窥出在共同的背景下,“五四”女性文学深受中国传统文化规约和影响的外部形态,并从心理和文化的角度,采叙事学的分析方法,考察了她们最本质的情神内涵和文化心理.给她们女性的文本及人本一个真切的尝试性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