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抒情之承继,传统之演绎-五○年代女性散文家美学风格及其策略运用
作者: 王钰婷   来源: 成功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五○年代女性散文   抒情传统   中国性   文学场域  
描述: 不同於以往對於五○年代文學往往集中在反共文學、傷痕文學評論的立場,在此要討論五○年代女性文學最大宗的抒情散文現象,並且提出一個新的詮釋框架「抒情傳統」,來重勘五○年代文學史與女性散文史。本論文從女性散文的抒情傳統體系:文化體制、生產建制網絡、現代性三方面來進行討論,以釐清女性抒情散文在五○年代文學場域中獨特的位置,並從文學場域多重結構之運作,來梳理女性散文與主導文化、文藝政策、市場機制以及文學思潮(比如說與菁英、前衛的現代主義之間)辯證性地交鋒,釐勾勒出女性散文與文學史建構之間的對話,並定義女性抒情美文特
再谈班昭《诫》的现代价值——以《欢乐颂》女性形象为出发点
作者: 刘焱   来源: 长江丛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教育   欢乐颂   《女诫》  
描述: 本文通过审视电视剧《欢乐颂》里“五美”展示的女性形象,来探讨班昭《诫》对现代女子生活的指导与规范作用,同时对其进行批判性的继承,有利于为当今时代女性教育的走向提供借鉴。
蝶变:谈春树作品中的一种女性模式的生成
作者: 孟祥敏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春树   异类   女性模式  
描述: 的作品中,成长中的女性形象不再是受主流的父权文化束缚和规约的乖乖形象,而变成父权文化的道德伦理常常无法容忍的"另类"。她们游走在主流文化的边缘,生活在属于自己的一个小圈子中,她们不再遵循传统女性通常惯有的行为方式,而是呈现出异类色彩。
无言的爱——《特别响,非常近》中女性人物对创伤治愈的意义
作者: 张晓旭   来源: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伤   非常近》   《特别响   女性人物  
描述: 《特别响,非常近》是弗尔以9.11事件为背景创作的一部小说,同时也是他的代表作。本文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两位女性人物,说明家人的爱对于受创者走出创伤的重要意义。
《平凡的世界》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分析
作者: 胡婧祎   来源: 现代交际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析   女性人物形象   《平凡的世界》  
描述: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的代表作,路遥的文学创作生涯尽管不算很长,但是他的作品无论是从内容的丰富和感人的程度来看,都有一定的个人特质。本文主要基于《平凡的世界》,对其中的女性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宫颈癌筛查细胞学结果异常的女性HPV感染现状分析
作者: 房梅芳   冯艺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TCT结果异常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上皮内瘤变  
描述: 目的:了解南京市江宁区女性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提高女性对HPV感染与宫颈癌关系的认知度.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6年9月我所宫颈癌筛查中薄层液基细胞学(TCT)结果异常的3335例妇女的临床资料,其中HPV检测阳性者行阴道镜活检,分析HPV总体感染率、不同年龄组感染情况、高危型HPV者宫颈病变情况.结果:TCT结果异常妇女HPV感染1279例,占38.4%,其中高危型感染967例,占29.0%,在HPV阳性者中占75.6%,各年龄组间HPV及高危型HPV感染差别均有显著性(P<0
隋代女性文学创作中主体意识的觉醒
作者: 白晓帆   来源: 湖北社会科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隋代   主体意识  
描述: 隋代有证可考的女性作家不多,然而其文学作品中的主体意识却极为凸显,并且具有普遍性,形成群体之势。应结合时代背景、思想文化环境、民族特征等,解释隋代文坛这一独特现象。
《暗夜行路》中的女性形象——以阿荣和直子为中心
作者: 丁晓娜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直子   阿荣   暗夜行路   女性形象  
描述: 志贺直哉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知名作家之一,对许多作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志贺直哉一生撰写了两百多部作品,基本上都是短篇小说,《暗夜行路》是志贺直哉花了25年完成的唯一一部 长篇小说。小说自发表初期就受到了瞩目,关于《暗夜行路》的研究论著虽然数目众多,但大部分论著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主人公谦作身上,而忽略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本文重点分析出现次数最多的两位女性—阿荣和直子。一方面通过文本解读的方式分析两位女性形象,另一方面通过对谦作自我成长的分析,弄清两位主要女性人物在这一过程中形象是否有变化,以及对主人公自我成长
空间批评视角下凯特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霍彩乔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形象   《天黑前的夏天》空间批评   自我发现  
描述: 多丽丝·莱辛(1919-2013),英国著名女作家,被称为继弗吉尼亚·伍尔夫之后最伟大的作家,她的很多作品都很受读者欢迎。200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迄今为止,她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最年长的女性。莱辛是一名多产的作家,她的作品包括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诗歌、剧本等。莱辛一直以来都很关注女性面临的生存困境以及她们寻求解放的道路,并且试图通过小说揭示更深层次的人物心理活动。1973年,《天黑前的夏天》出版,该小说讲述了一位45岁的中产阶级中年家庭妇女在1973年夏天被迫离家,经过一系列的夏日之旅又返回家庭的
论张炜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作者: 张春英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精神诉求   张炜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张炜是当代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他的小说创作密切关注社会现实和人们的精神灵魂,在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商品大潮冲击下和“全球化”过程中,张炜的创作无疑具有振聋发聩的功效。 在他的小说中,女性形象是一组不可忽视的动人画卷,她们的悲欢歌哭是历史与现实的真实写照。张炜本着写一时代女性就是写这个时代的精神的目的,创作出众多温柔娴淑的美丽形象。在张炜看来,女性的温柔娴淑的特点越突出,她们所具有的价值意义就越明显,而他自己也善于透过这种柔情脉脉的面纱来看待这个曾经血雨腥风的世界,期待可以使冷酷的历史因为女性的存在而具有一些温
< 1 2 3 ... 61 62 63 ... 146 147 14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