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西蒙娜·德·波伏瓦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所反映的存在主义观点
作者: 齐彦芬   来源: 国外文学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自我意识   女作家   人与人   不同类型   波伏瓦   长篇小说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二十世纪  
描述: 西蒙娜·德·波伏瓦是二十世纪法国文坛上影响较大的女作家。她一生用相当多的精力研究妇女问题,其作品也多半是以妇女问题为主要题材。在这些作品中,她塑造了不同类型的血肉丰满的女性形象,并通过这些女性形象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妇女组织要尽力发掘培植先进妇女典型
作者: 戴云芳   来源: 妇女工作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妇女组织要尽力发掘培植先进妇女典型
女人,你不是弱者(能人黄宗英一席谈)
作者: 谭丽莎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女人,你不是弱者(能人黄宗英一席谈)
非洲工会妇女会议呼吁发挥妇女积极作用
作者: 曹道明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非洲工会妇女会议呼吁发挥妇女积极作用
我国最早的妇女报刊和编辑
作者: 晓敏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我国最早的妇女报刊和编辑
蘩漪是一个中国旧式女人
作者: 李树凯   来源: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典型意义   蘩漪   爱情生活   繁漪   周朴园   资产阶级女性   个性解放   女性形象   周萍   典型形象  
描述: 蘩漪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少有的、最富有个性特征的文学形象之一。作为一个文学典型,蘩漪是当时其他女性典型形象无法比拟的。长期以来,蘩漪总是引起读者和评论家的最大注意,人们从各自不同的方面、不同角度、不同的欣赏趣味,去探求、去挖掘,犹如永不枯竭的矿藏。但在对蘩漪这一悲剧形象及其典型意义的认识上,存在着分歧。文学史家和评论家普遍认为,“蘩漪是一个‘五四’以后的资产阶级女性,聪明、美丽,有追求自由和爱情的要求”。但近年来也有同志认为:“周蘩漪只能是一个从封建的‘旧式女人’向资产阶级女性过渡的典型,而且最终也没有完
《湖南妇女运动文献资料集》(第一辑)出版
作者: 张叔复   来源: 档案时空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湖南人   出版社   湖南妇女运动   文献资料   革命根据地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湖南省   湘鄂赣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省档案馆  
描述: 由湖南省妇联和湖南省档案馆合编的《湖南妇女运动文献资料集》(第一辑)于今年1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文献资料集收集了1924年至1935年中共湖南区委、省委、湘赣、湘鄂赣、湘鄂西、湘鄂川黔四个
“新女性”个性解放道路的终结-论陈白露的悲剧
作者: 马俊山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余人   小资产阶级   妇女解放运动   新女性形象   个人主义   个性解放   三十年代   解放道路   中国现代   陈白露  
描述: 妇女解放,是新文学的一个传统主题。不同思想、流派的作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重大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持续深入的探索和开掘,创造出一系列神采夺人的女性形象,从而形成了一个完全可以和俄罗斯文学中的妇女形象群或“多余人”人物系列相媲美的时代群像,可以从中窥见中国现代妇女解放的艰难历程。
浅谈肖红笔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陆文采   唐京连   来源: 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文学道路   呼兰河传   左翼作家   三十年代   童养媳   生死场   肖红   作品   女性形象  
描述: 通观肖红全部作品里的主角,几乎都是女性。并且主要是刻划她所处的那个时代被压在社会最低层的寡妇、弃妇、农妇、佣妇、乳娘、童养媳等形象。在与肖红同时代的女性作家中,就其刻划女性人物的深刻性和真实性来说,肖红可称得上独树一帜。尽管冰心、丁玲在当时已经驰名文坛,但就其作品所反映的生活面来说,肖红要比她们深广一些。这也因肖红三十年代初走向文学道路时,不仅是她个人生活最艰苦的时期,也是中国人民最苦难的时代。“九一八”事变后,东北的沦陷,迫使她离乡背井,开始了浪迹天涯的生活。在国破家亡的日子里,作为一个进步的左翼作家,
台湾乡土小说女性形象雏论
作者: 庄明萱   来源: 台湾研究集刊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台湾文坛   台湾乡土小说   现实主义   小说创作   台湾新文学   乡土文学   乡土作家   社会生活   文学风貌   女性形象  
描述: 林种种之势。考察其呈现的特色,回顾其生发的条件,当中既有值得追索的经验,也有一些需要研究的问题。一特定的环境,演化出特定的文学风貌。台湾乡土小说的女性形象之引人瞩目,不仅是它的频乃出现,数量繁多,还在于它的富含特色,独具价值。密接台湾社会生活,这是乡土小说
< 1 2 3 ... 5 6 7 ... 31 32 3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