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28 条
-
文化语境下的女性书写—当代大陆/马华女性小说比较研究
-
作者:
杨启平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比较
文化语境
马华文学
女性书写
当代
-
描述:
本论文主要的内容是在文化语境下比较大陆与马华的女性书写为核心。本论文将以她们的小说文本为基点,考察与透视她们文本的话语方式和叙事选择,确定她们作家的主体地位。本论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进行细致的文本解读,兼取比较文学及文化研究的宏观视野,以考察两地的女性书写的发展概况、叙事特点和理论意义为重点,并从多侧面多角度以及更广阔的文学史的背景上去追寻及发掘其中所具有的创作启示与文学史意义。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五部分:第一章评述了大陆与马华女性文学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主要是为大陆和马华两地的女性文学的界定,重点为
-
20世纪中国女性写作研究
-
作者:
屈雅红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躯体叙事
私人化叙事
双性同体
女性写作
女性主义
-
描述:
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女性写作出现了两次高潮。从五四时期女性作家第一次以群体规模出现,到90年代“女性写作”命名的出现,昭示了女性作家性别意识由弱到强的自觉过程。80年代中期.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引入中国,催生了本土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女性主义理论来源于西方,而在女性写作实践和批评领域的接受中,存在着“误读”和“误解”的现象。西方女性主义生发于妇女解放运动。在初期,为了争取与男性平等的政治、法律权力,两方女性主义强调女权以对抗男权。随着女性主义对于社会文化的渗透,人们开始认识到,无论是男权还
-
女性主义在《达罗卫夫人》中的体现
-
作者:
李方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达罗卫夫人
弗吉尼亚·伍尔夫
女性主义
-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文学史中一名重要的作家。在她一生中,共创作了九部小说、两部女性主义书籍、一本人物传记,以及多篇评论性文章和短篇故事。《达罗卫夫人》通常被认为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
伍尔夫不仅是一位著名作家,也是一名女性主义者。她的生活方式和作品都显示出女性主义的特征。伍尔夫超越时代的限制,做出了很多在当时看来通常是男子做的事情;她的两部作品《一间自己的房间》和《三个畿尼》集中阐释了女性主义的思想。一方面,伍尔夫在作品中表述自己的女性主义观点,推动了女性文学批评的发展;另一方面,伍尔夫
-
走出冲突:波特及其作品中的女权主义思想
-
作者:
吴龙桓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权主义
女性学
美国小说家波特
女性文学
-
描述:
美国小说家凯瑟琳·安·波特不是一位多产作家,一生留下的作品不多,但是,她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涉及到女性问题。除此以外,波特也非常热心于社会活动。尽管她坚决否认自己是个女权主义者,但这并不能否认她在女权主义发展史上的积极作用。本文集试用社会性别理论,从她的生活和创作两方面来探讨她的女权主义思想。首先,文集介绍了波特的生平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说明女权主义对她的影响。在作品米兰达系列中,波特通过主人公的成长阐述了社会性别的形成。在探讨两性关系时,波特提出冲突和差异的观点,这在女权主义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由于波特
-
论九十年代女性文学的写作策略
-
作者:
邓素英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九十年代
写作策略
女性文学
-
描述:
女性文学是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论文以九十年代为背景,在对女性文学的名称、内涵界定后,从写作策略的角度切入,分别从重写女性形象和重建女性话语两个方面分析、论述了女性文学在文化和叙事上的写作策略,表现女性文学对以父权制为主要标志的男权文化的反抗和抵制,从而试图建立两性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和谐的社会文化模式.
-
灯塔之光——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
-
作者:
邬海静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
弗吉尼亚·伍尔夫
女性主义
女性
-
描述:
弗吉尼亚·伍尔夫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创作实践为出发点,凭借着一个女作家敏锐的性别意识,努力探索女性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她对传统女性文化与文学的困境进行了反思,指出了女性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伍尔夫积极评价女性文学的实践及理论,发掘女性文学的传统,并开拓了女性文学的主题和形式。她批评传统婚恋模式,推崇姐妹情谊,创造性地提出“双性同体”是文学创作的最佳状态,也是消融男女差异的良好途径的基本观点,在文坛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长期热烈的讨论。尤其是她在文学批评方面的超前意识,不仅对当时的女性文学创作有着积极的指导意
-
被扭曲的女性——90年代以来男性写作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赵同军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扭曲
男性意识
解放
女性形象
-
描述:
男性作家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往往从固有的传统观念出发,对女性进行合乎其需求的扭曲。本文把这些女性形象分为四类,分别进行梳理、解读,来揭示这些形象背后隐藏的男性心理。
母性形象(以《丰乳肥臀》为例)往往被塑造得光辉高大,令人感佩。对这类形象的塑造,表现出男性对责任和苦难的推却以及对庇护所的向往,同时也反衬出男性自身的怯弱卑小;圣女形象(以《外省书》为例)则是美丽高洁、聪颖脱俗,令人敬慕。这类形象的塑造,表现了男性超越凡俗的渴望、对精神皈依地的寻找,同时,也由此使他们产生因精神之的纯洁而感到自我
-
田村俊子的女性意识:以《女声》和《木乃伊的口红》为中心
-
作者:
丁雨君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田村俊子
女性意识
女声
木乃伊的口红
-
描述:
19世纪末起源于西方国家的女权运动,到了20世纪初期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影响。很多日本女作家渐渐有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好作品层出不穷。1903年,田村俊子凭借《露分衣》初登日本文坛,大正时期(1912-1926)田村俊子的文学创作达到顶峰,被称为大正时期的宠儿。虽然有评论说田村俊子的后期作品感官色彩过于浓厚,但是,田村俊子依然不失为一位值得被阅读的作家。她的作品里可以看到很多自我解放意识的体现。田村俊子作品的主人公多为新女性,从这些主人公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作者自己的影子。明治44年(1901年)到大正
-
先秦两汉妇女的经济、政治、宗教行为对构建女性文学形象的影响
-
作者:
高畅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审美观
封建宗法
先秦两汉文学
中国巫觋
女性文学形象
-
描述:
先秦两汉阶段属于封建宗法制、封建礼教的形成、确立期,女性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宗教领域的作用非后世可比。其在三大领域的实际存在状况也与她们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相互对应。因此这一时期文学中的女性形象颇具特色,比如呈现出独立、自信的精神面貌的健妇;现实女巫折射在诗歌中的倒影——神女、舞女。 本文分为四大部分,分别讨论不同阶层的女性在物质生产领域、政治军事领域和宗教观念领域所发挥的作用、享有的地位,以及妇女的经济、政治与宗教活动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第一部分对女性在农业、商业、手工业方面的作用做出分析。这一时期社会
-
对樋口一叶作品中女性形象的考察
-
作者:
余湘萍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作品
樋口一叶
日本文学
日本明治时期
女性形象
-
描述:
樋口一叶是日本明治时期著名的女性作家,她的一生虽然极其短暂,却给我们留下了诸如《青梅竹马》、《浊流》、《十三夜》、《自焚》等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被日本文坛誉为“天才女作家”,尤其是她的代表作《青梅竹马》轰动一时,被视作她文学生涯的顶峰之作,奠定了其不可动摇的文学地位。另一方面,樋口一叶也被日本文坛定位为尚未觉悟的旧式日本女性,只是一味地哀叹女性的不幸,而不会以开放的、全新的观点来看待日本的女性问题。本文认为,樋口一叶在其创作生涯中,实际上完成了两次大的飞跃,除了一般所认为的以《青梅竹马》、《浊流》为代
<
1
2
3
...
5
6
7
...
21
22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