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男权话语中的女性形象——《荷花淀》重读
作者: 王晓琳   来源: 学语文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荷花淀》   中学   阅读指导   男权话语   孙犁   语文   女性形象   人教版   小说  
描述: 《荷花淀》是人教版中学语文课本选入的一篇经典小说,也是现代著名作家孙犁“诗体小说”的代表作。按照“教参”的传统观点,全篇用诗意的笔调描写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农村青年妇女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由普通百姓逐渐成长为抗日战士的故事。从情节结构来看,小说是通过送夫参军、探夫未遇、助夫杀敌以及尾声等几个情节片断,写出这群农村青年妇女由单纯地支持丈夫参加革命打日本到自己亲身参与到抗日斗争的洪流中的动态成长历程。但如果我们突破传统观点,从现代流行的女性视角出发,可能会得出全然不同的结论来。
跨越渡口——河东女作家张雅茜小说漫评
作者: 珍尔   来源: 运城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塑造   女性   类型  
描述: 张雅茜是近年来河东文坛跃出的一匹黑马 ,也是一位勤奋、高产的作家。在她的大量小说里 ,常有一种“渡口情结” ,钤印着作家对女性生命意识的深层思考与探索。小说故事不刻意追求情节的离奇曲折 ,多侧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剖析。作家塑造的女性人物里常有这样几种类型 :一类是失落了主体意识 ,恪守妇道 ,麻木忍耐、顺从的“贤妻良母”型 ;二类是一批有现代意识的“女强人”形象 ;三类是作者塑造出较为成功的母亲形象。但在艺术表现上 ,仍待精心打造 ,实现新的跨越
日本女性日记文学的魅力
作者: 张冰瑜   来源: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私小说   哀婉   荣辱兴衰   财富  
描述: 本文主要论述了日本平安朝时期的女性日记文学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它曾经发挥的作用以及它对日本文学发展所起到的影响.人们阅读女性文学,不仅可以享受到它那轻松、优美、雅致的语言所给读者带来的那种愉悦,而且同时也可以从中了解到平安朝时期那段令人神往的历史.通过这些女性作家细腻的笔触,将他们所经历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人生百态、社会风情以及一些珍贵的历史资料统统描绘在古代文学的画卷上,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文化阐释:茅盾“时代女性”创造新论
作者: 周宁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时代女性”   创作模式   创作心态   文化心理   茅盾  
描述: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人物画廊系列中,茅盾早期创作的“时代女性”形象群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它不仅体现了“大革命”失败后作家“幻灭”情感的自然流露,而且蕴涵了男性作家丰富的文化心理,同时寄寓了作家的政治理念。 引论部分简单回顾以往关于茅盾“时代女性”的研究成果,介绍本论文写作的兴奋点、意义、目的等。 论文主体部分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部分,“时代女性”形象的创作模式。 20年代的茅盾在小说创作方面还只是一个新手,但是,他在人物塑造的技巧方面却显得娴
广告视野中的女性:受重视与受歧视的二元悖论
作者: 赵敏   来源: 2004中国传播学论坛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广告媒体   女性消费者   性别歧视   精神文化   媒介广告   女性形象  
描述: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来,一些研究者开始从性别观念角度反省我国媒介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他们的研究一般有以下几个角度:通过调查分析广告中是否存在着性别歧视以及性别歧视的表现方法;分析性别歧视产生的根源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分析性别歧视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如不同文化对性别符号运用的差别,性别歧视与刊物商业化程度的关系等等。 本文选取了近代以来各个不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广告媒体,比较了不同时期广告的总体特点,以及广告中对于性别歧视的态度及其发展变化的轨迹,以探寻广告对女性消费者的重视与歧视之间的关系。需要注明
女性:他者、物与中性人——我国大众传媒女性话语“失语症”浅析
作者: 张晓夫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20 世纪最后几年,特别是第四界世妇会之后,国内学界对于女性主 义媒介研究尤其是有关大众传媒女性刻板印象的研究方兴未艾,但通观 起来就会发现这些文献大多只是停留在内容分析与文本分析层面,在对 现象大量描述的同时陷入搁浅。本文采用文本分析与意识形态话语分析 相结合的方法,对女性话语在传媒中的“失语症”进行梳理,并力图从 历史发展维度探究其根源,肯定大众传媒对女性话语的再造功能。 一.对女性话语的界定 话语不单是一个语言学的概念,更是一个关于
试论西方的“女性写作”理论——兼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女性写作
作者: 张骞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二十世纪中后期,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勃兴,女性主义文论以异军突起之势,迅速在西方理论界蔓延,成为最具破坏力和蛊惑力的一枝新秀。它诞生于兴起在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第二次女权运动高潮,是女权运动深入到文化领域的产物,带有鲜明的政治性和个人性的烙印。同时它在发展过程中,又跨领域吸收了多种理论的成果,加以改造利用,形成一个多元开放的体系。从理论倾向的差异的角度,可将女性主义文论划分为英美学派和法国学派,虽然一个致力于批评实践,一个致力于语言理论,但其实质都是以女性为中心的文学理论。它们将性别和社会性别作为立足点
少数民族女性学研究向纵深发展——记中央民大中国少数民族妇女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庆祝活动暨第三届妇女发展与进步国际学术研讨会
作者: 敏俊卿   马艳   来源: 第三届妇女发展与进步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女性学科   女性权益   民族女性   女性文化  
描述: 本文对中国少数民族妇女研究中心的发展进行了论述。十年来,妇女研究中心以少数民族妇女研究为重点,深入拓展多学科、多领域的女性理论研究和教学,努力探索有中国特征和民族特色的女性学学科建构和女性文化研究,积极开展校内外、国内外的交流和合作,为推动高校乃至全国女性理论研究和教学,特别是少数民族女性文化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
维生素有助于降低女性白内障发病率
作者: 暂无 来源: 科学大观园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晶体   维生素C   白内障   类胡萝卜素   眼科疾病   发病率   研究人员   抗氧化剂   日摄入量   女性  
描述: 近期出版的《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刊登了美国波士顿图菲兹大学研究人员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称维生素C有助于降低60岁以下妇女发生白内障的危险,而类胡萝卜素则可以减少没有吸烟史的妇女发生白内障的危险。据科学时报消息,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实质是眼内透明晶体受代谢等因素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变浑浊,最终可导致患者失明。研究人员选取了多名53~73岁、从未诊断出白内障的非糖尿病女性做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60岁以下、维生素C日摄入量大于362毫克的女性与维生素C日摄入量不足140毫克的妇女相比,发生白内障
意识与行动-台湾妇女/性别研究建制化历程之探讨
作者: 陈佩英   来源: 通识教育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策略行动   妇女运动   身分认同   性别研究   女性主义   妇女研究  
描述: 。藉此辯證關係去探究女性主義學者透過了哪些方法,型塑身份認同、形成網絡組織、以及採取了哪些相應於歷史條的策略行動,來提昇性別平等意識,並促成婦與性別研究在學院內的開展。相關的研究問題有:(1)女性主義學
< 1 2 3 ... 55 56 57 ... 115 116 11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