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064 条
-
论《简·萨默斯的日记》中的女性身体书写
-
作者:
焦琳利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简·萨默斯的日记》
消费文化
女性身体
-
描述:
多丽丝·莱辛,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一位享誉当今英国文坛的杰出作家。尽管其作品风格多变、涉猎广泛,但她始终关注女性问题,描绘女性的生存困境,探索女性的发展出路。出版于1984年的小说《简·萨默斯的日记》是莱辛创作后期重返现实主义后的又一力作。文中的四位主要女性人物都是生活在后现代消费社会中的普通人,在崇尚“年轻、美丽、健康”的主流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她们的身体无一例外的面临着被客体化的尴尬处境,莱辛通过她们的现实遭遇触及了女性身体的这一尴尬处境,揭示了后现代社会中女性的生存困境。本文立足消费社会的文化
-
论《过度之爱》中女性空间的双重隐喻
-
作者:
刘业文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过度之爱》
权力
空间
伊莱莎·海伍德
-
描述:
伊莱莎·海伍德(Eliza Haywood 1693-1756)是英国十八世纪早期最著名的女作家之一。她与阿芙拉·贝恩、德拉里维埃·曼利并称为当时英国早期的“美丽三智”。作为海伍德早期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过度之爱》(1719-20)主要关注的是女性人物的情爱、欲望与抵抗。目前这部作品在国内研究的重要文献较少,国外研究主要从女性意识、写作风格、女性道德等方面进行分析,但很少有人从空间隐喻与权力关系角度来探究18世纪女性在权力与空间中的生存窘境,以及女性争取自我空间与权力的努力。福柯指出,权力不仅具有生产性
-
金元全真道女冠研究
-
作者:
彭芬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金元
宗教生活
修行
女冠
-
描述:
》、《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等全真教正史。对于当时的女冠总数也不能像唐宋女冠样能在史料中找到具体的数字记载,但我们从侧面即当时全真教领导人物的著作“赠女冠”诗和一些金元碑石中的男女
-
走向经济母神:越南女性母神信仰研究
-
作者:
张秋贤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母神信仰
文化保障
经济民俗
越南女性
-
描述:
农业生产的主导力量,母神核心形象便是生殖母神;在越南中世纪社会,女性的抗争运动就产生了自由母神——柳杏圣母;而当农业女
-
社会资本视阈下的城市女性职业地位获得
-
作者:
曲艺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获得
社会资本
职业地位
城市女性
-
描述:
在:第一,纵观整个女性社会资本的研究现状,我们可以看出,关于女性职业地位获得中的社会资本研究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研究范畴,更多的是从性别对比的角度出发。女作只是作为一个参照群体出现;第二,对于女性的社会资本研究
-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新世纪女性文学
-
作者:
黄瑞娇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世纪
消费文化
女性文学
-
描述:
本论文主要就新世纪以来女性文学与消费文化的关系展开论述。进入消费社会以来,消费文化语境渗透到文学内部导致了文学机制的重大转变,女性文学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消费文化的影响。在新的世纪,女作家们在20世纪90年代的基础之上,又与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市场和大众传媒形成不同程度的互动,使女性文学的作家视角、叙述形态和传播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本文首先对消费文化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进行了概述,并阐述了消费文化与女性文学之间的关系。在此背景下,论述了消费文化语境下女性文学在都市形态、青春形态、网络形态和底层形态中的多元发展,以及
-
清代女性咏史诗研究
-
作者:
王丹丽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代
咏史诗
女性文学
-
描述:
目前可见最早的女性咏史诗见于晋代,经历唐宋元明而未有大的进展,进行咏史诗创作的女性屈指可数。然至清代,女性咏史诗坛面貌大变,内容取材广泛、艺术特色丰富,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看都远超前代。女诗人在咏史诗中叙述历史、抒发情怀,大胆地指点政史、评议得失,呈现出与传统所认为的女性文学“阴柔”、“内敛”特点不同的风貌。本文从创作发展历程、热点主题及意义、艺术特色三个方面对清代女性咏史诗进行研究。将其创作历程分为三个阶段:顺治至雍正时期为兴起期,乾隆至嘉庆为繁盛期,道光至光绪为成熟期。对咏史诗中主要的吟咏对象进行分类
-
新世纪女性小说的“双性同体”实践
-
作者:
白昊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世纪女性小说
女性意识
双性同体
女性主义
-
描述:
“双性同体”理论自80年代引入我国之日起便被作为性别观念与两性共存的理想状态,因而其实现需要经历长期的尝试与磨合。新世纪女性小说的“双性同体”实践依然处于在探索中发展,在自审中完善的阶段。本文以新世纪女性小说为依托,以“双性同体”理论为基础,探索我国新世纪女性小说的“双性同体”实践在文本、艺术上的特色以及该理论在文化审美价值上的特色,本文由如下部分构成:一、绪论:对我国“双性同体”理论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新世纪“双性同体”理论的整体界定;梳理我国女作家新世纪女性意识的“双性同体”共性趋向,阐释新世纪女性
-
解析拜厄特《占有》中知识女性生存困境
-
作者:
李立新
来源:
青年作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占有》
拜厄特
知识女性
-
描述:
英国著名的女作家A·S·拜厄特创作的长篇小说《占有》主要是双线结构,讲述了十九世纪中期以及二十世纪末期两个年代知识女性的境遇。拜厄特作为一名女性作家,非常关注知识女性及其生存困境,而且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本文主要通过《占有》中的女性人物解读拜厄特的女性主义思想,以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
萧红及其小说中女性的悲剧人生
-
作者:
袁海红
来源: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人生
萧红
女性
-
描述:
萧红以其注册商标式的文笔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北方女性的现实人生,用带有自传色彩和充满感情的笔调描绘底层女性的生存困境。文章结合萧红人生经历,分析了其小说中女性人物的悲剧性格和命运、认为女性身份的悲剧,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牺牲精神和女性母爱的丧失是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