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559 条
-
文学刊物纷纷改版遭非议
-
作者:
暂无
来源:
出版参考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期刊
女作家
文学刊物
时尚杂志
女性命运
男权思想
女性文学
湖南文学
当代小说
文学选刊
-
描述:
据《文汇报》报道,今年,为占领市场,全国不少文学刊物开始改版,力图以全新的面貌吸引读者。《湖南文学》由省级文学期刊摇身一变为前卫时尚杂志《母语》。人民文学出版杜主办的《中华文学选刊》改变了以往只刊登当代小说、散文、诗歌等纯文学作品的做法,而把民谣、漫画、墙头标语等也纳人选刊视野。创办了20多年的大型文学刊物《百花洲》被改为女性文学专刊,在所设的一些栏目中将只刊登女作家的小说和男作家反映女性生活和女性命运、“且不含男权思想”的小说。
-
中国现代作家对娜拉形象的接受与再创造
-
作者:
王颖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现代作家
娜拉形象
叛逆女性
-
描述:
该文将在二十世纪初期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观照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笔下的一个人物形象-娜拉对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叛逆女性形象的原型意义.娜拉的价值观因此也参与并影响了新型中国妇女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中国现代作家对女性形象的创造.通过对娜拉形象的接受与再创造,中国现代作家笔下出现了一系列叛逆女性形象,她们与娜拉精神相联,并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承续与发展的关系.该文将分四部分论述中国现代作家对娜拉形象的接受与再创造的流程.一、"娜拉热"和娜拉的中国化.二、中国现代作家对娜拉形象的接受指向.三
-
引诱不成则诬害——东西方小说中两性非正常关系的一种表现
-
作者:
王立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经故事
两性关系
母题模式
女性形象
中外比较
-
描述:
佛经故事相关母题的渲染,推动了“引诱不成则诬害”母题文学化的充分进行与普遍推展。同时,在华夏中土文化氛围里,加剧了对作为女性的诬陷者的否定倾向与道德谴责。在明代,上述母题得到了中国古人较多的关注。公案小说、仙道小说、讲史小说、世情小说均有。存在着雅文化与俗文化两种表现模式。对于这样一个阿拉伯、欧洲都有的世界性的母题。其何以能成为世界性的且在中国兴盛,要从中国古代妾婢文化的深层心态、传统女性自身的种种弱点以及民族劣根性等方面找原因。
-
讴歌生命——破解《愤怒的葡萄》的深层意蕴
-
作者:
张介明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愤怒的葡萄》
人性
斯坦贝克
象征性
-
描述:
为美国现代作家斯坦贝克带来荣誉和声望的长篇小说《愤怒的葡萄》,同样具有文学名著多义性和丰富性的本质特征。它不但真实地记录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而且通过作品中几个主要人物的刻划,探索了人类的生存欲望、相互依存、生命的生生不息等永恒而又深邃的人性内涵,尤其是对母亲及其女儿这样的女性形象的象征性的、匠心独具的描述,使小说的人道主义思想越显光彩,使作者艺术上的机智不可小觑。
-
林黛玉和道纲母比较论
-
作者:
李海榕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纲母
爱情悲剧
林黛玉
中日女性
-
描述:
本文在中日比较文学的视野中 ,从多愁善感与倔强的性格特质、感情专一与嫉妒排他的情感特点、不平等的情爱关系和悲剧命运的实质三个层面比较、分析和论证了道纲母和林黛玉这两个中日悲剧女性形象的同中之异 ,剖析了古代社会女性的心理特征和不平等的情爱关系 ,揭示了造成她们悲剧命运的实质原因
-
欲望与人格——论张爱玲小说的人性意蕴
-
作者:
郭晓鸿
来源: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欲望
社会文化环境
人格
-
描述:
人是各种欲望的综合体 ,张爱玲笔下的人物多是处于欲望、社会文化环境与人格的冲突之中 ;在小说中 ,张爱玲从显型与隐型双方面揭示了人的欲望 ,并且通过一系列女性形象对女性生存问题进行了探索 ,是“五四”以来“人的发现”的深化和具体化 ;社会文化环境对人的欲望的束缚、个体为了适应社会文化环境的需要而带上的人格面具 ,也都是张爱玲小说中的表现对象
-
港星塑造“扫黄先锋”
-
作者:
郭宁
来源:
大众电影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姚莹
观众
正面形象
新剧
戏路
香港电影
天乐
扬明
黑社会
反色
-
描述:
香港第一部以警方反色情组“扫黄打黑”为题材的22集电视剧《扫黄先锋》,着重塑造了一批反色情组警察的正面形象,对他们的工作、生活与感情经历的描写浓墨重彩。同时也成功刻画了一系列沦落风尘的女性形象,对她们的堕落与转变都做了深刻的剖析和揭示。目前这部剧集正在引进内地,观众可一睹港警的扫黄过程及相关的内幕详情。该剧演员阵容强大,除了头号男女主演欧阳震华(饰江楚帆)和郭可盈(饰欧阳枫)之外,其他主演尹扬明、刘锦玲、郭耀明、姚莹莹也是颇受欢迎的艺人。
-
卷首语
-
作者:
暂无
来源:
福建党史月刊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瞿秋白
三八妇女节
新中国50年
妇女运动
毛泽东
无产阶级革命家
雷锋精神
苏维埃政府
“立三路线”
悲剧命运
-
描述:
3月,柳枝抖开绿的浪漫,鸟翅拍动风的畅想。踩着青春的舞步,三八妇女节翩然而至。为了庆祝,同时也是为了纪念,本期为您编发了《永恒的画卷》、《青春无悔》和《冰心——爱的使者》,为您讲述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为您展现一位位巾帼英豪的风采。百年来,在八闽大地上,有多少像方君瑛、吴富莲那样的女性,为了理想而抛下抗争的血泪,洒下奋斗的汗水?置身于她们的中间,您可以感受到摇撼苍穹的意志,死而无憾的悲壮,
-
良性轰炸人类文化:凯特·米利特的《性政治》简介
-
作者:
周晓阳
来源:
全国新书目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也许正是由于独特的论证视角,凯特·米利特才得以凭借《性政治》这份博士论文,在早已门派林立的女权论坛中异军突起,一跃成为全美妇女运动的代言人和领袖人物。不过,正如我们即将看到的一样,将性与政治相提并论,并非只是米利特的一种标新立异的做法,而是她在深思熟虑后,针对人类两性关系得出的合理结果。米利特在论述中首先声明,政
-
《北京宣言》5年,时间不短 实现性别平等,依然遥远
-
作者:
格雷钦·西德胡
来源:
科技潮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1995年,来自189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在北京市区某国际会议中心的会议厅中聚首一堂。与此同时,4万余名来自全球各个角落的妇女运动积极分子在北京怀柔的地方召开了会议。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各国、各地区派出的正式代表在谈判,一谈就是几个小时;在怀柔,妇女运动积极分子在白色的帐篷里交换意见、唱歌、介绍彼此的生活经历。北京正临雨季,这些帐篷是特地为非政府组织代表躲雨搭设的。
<
1
2
3
...
49
50
51
...
54
55
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