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晚清报与女性创作研究
作者: 牛牧原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晚清   女性创作   妇女报刊  
描述: 晚清之际,女性的办报活动逐步出现高潮。以妇女报刊为平台,一大批女性精英开始走出家庭和地域的限制,以群体面貌参与到社会生活当中。报刊作为一种新型传播媒介,改变了女性作品的发表方式,亦促成了一个数量可观的现代知识女性群体在公共空间的集体亮相,推进了女性创作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在晚清的特殊语境下,女性的文学与思想也呈现出新旧交杂、依违于两者之间的复杂特质。本文以1898-1911年间的妇女报刊为研究对象,在掌握文本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报刊史、文学史、妇女史研究,分析妇女报刊与女性创作结合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探讨晚
莫里索肖像画《窗前的年轻女子》的女性视角
作者: 陈雅淇   来源: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画家   莫里索   像画   印象派  
描述: 在19世纪法国资产阶级社会和文化背景下,艺术家贝尔特·莫里索的肖像画《窗前的年轻女子》作为一幅打动人心的作品,展现了当时法国忧郁的女性形象,并试图通过肖像画去透露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作为
电影《神女》的女性主义解读:女性的命运与反抗
作者: 毕佳敏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亲   神女   妓女   新女性   女性主义  
描述: 年轻导演吴永刚在1934年携阮玲玉、黎铿、章志直等人给电影界奉献了《神女》这一默片时代的扛鼎之作,电影《神女》不仅是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丰碑之一,也同时被左翼影评誉为"中国影坛奇异的收获"。由阮玲玉饰演的阮嫂既是母亲又是妓女同时也是一位接受过知识的新女性。阮玲玉的表演细腻、朴素、自然,演绎了一位命运坎坷、让我们为之叹息的悲剧女性形象。
聊斋中独立的女性
作者: 阚博阅   王彩霞   来源: 群文天地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   描写   女性  
描述: 聊斋志异之中女性形象占了全本书的大半,她们特点鲜明,大多数都是十分独立有自己个性的,这和蒲松龄对女性的认识和当时的社会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女性豪迈恣情挥洒
作者: 唐娅辉   来源: 民族论坛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   社会主义者   男女平等   哥本哈根   妇女代表   妇女儿童   女性   代表大会  
描述: 2013年3月8日,“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迎来她103周年生日!1910年8月,第二次国际社会主义者妇女代表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17个国家的妇女代表明确提出保护妇女儿童的权利,争取8小时工
1912-1922年《铎》文本与妇女运动的关系
作者: 孙浩然   来源: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运动   性别意识   《女铎》  
描述:铎》是中国近代出版时间最长的妇女杂志,堪称近代妇女小百科全书,是我们研究近代女子教育、妇女运动、女性思潮以及基督教与知识女性关系等问题的珍贵文献。《铎》本身即是妇女运动的产物,通过对女性话语
“女巫”亦“女神”:《原野》中焦母的女性原型解读
作者: 左丽萍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原野》   神话   女性原型   集体无意识  
描述: 母性形象贯穿于曹禺的戏剧创作中,他所创作的母性形象既有传统美德化身的女神形象,又有罪恶的施使者即女巫形象,“女神”与“女巫”两极对立的形象体现了曹禺对女性复杂文化心态和审美判断。《原野》中的焦母,正是其作品中的一位典型母亲,本文就试图从原型批评的角度,解读焦母这个女性形象,以此观照曹禺女性的审美取向,以及女性形象模塑中男权文化对女性世界的价值判断。
女性文学教学与大学生女性主体意识的自觉
作者: 冯慧敏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   女性意识   人生观   女性文学  
描述: 女性文学教学有助于培养女大学生自觉的女性主体意识,女性文学作品的解读能够让大学生认识自我,理解爱情,体味人生,帮助大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人生观.
女子高校女性学课程体系建设探索
作者: 王凤华   来源: 湖南社会科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课程体系   女子高校   建设   女性学  
描述: 女子高校作为性别公平化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启发性别觉悟、促进男女平等方面发挥了男女合校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其女性学课程体系建设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既是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发展的重要媒介,也是女子高校办学特色的主要抓手,还是女性人才培养的可靠场所。
女性视角下的《女人四十》
作者: 郝君   来源: 现代视听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文化认同   平等与尊重   女性主体意识  
描述: 许鞍华作为香港著名的女性导演,从女人的视角出发,在她的代表作之一《女人四十》中,反映与揭示了处在香港社会转型期过程中的中年女性所面临的社会生存问题。成功地塑造了一位积极向上、独立自强的女性形象,借助多种元素在影片中的运用展现了其对女性主体意识的强调以及对一种平等的两性关系的渴望与呼吁。
< 1 2 3 4 5 6 ... 241 242 24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