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试论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基本趋向
作者: 莫杨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女作家创作的以女性视角表现女性生活.命运. 心态的文学作品为女性文学。新时期,女性文学掀起的浪潮此澎彼伏,引人瞩目。 一、从崛起到困惑。以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为起点的女性文学在新时期前期,高?扬独立自强的大旗,从冲破爱情禁区的抒情,追求平等相爱的呼喊到为实现自我价值而苦苦挣扎解描述,真实表现了中国妇女的现实处境。由于对现实人生缺乏理性的思索和客观的科学的把返?在深入触及知识妇女现实社会问题时陷入情绪化认识的困惑之中。 二. 冲破炼狱,走向成熟.新时期中后期,随着女性精神的成长,女作家对现实人生的把握趋于客观
西方女权主义的主要理论流派
作者: 黄育馥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家务劳动   社会运动   理论流派   女权主义者   西方女权主义   妇女就业   社会作用   社会地位   西方女权运动  
描述: 女权运动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妇女为争取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获得与男子同等的权利而开展的运动。它的目的通常是要消除父权制的影响,改变妇女在社会上的不利地位,更充分地发挥妇女的社会作用。从18世纪末女权运动的第一次高潮到现在,两个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社会中妇女就业人数的增加,妇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日趋重要。本世纪60年代,女权运动出现了第二次高潮。而自80年代以来,一些西方国家的女权运动又与其他一些社会运动逐渐结合,从而扩大了影响。与此同时,在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内,女权运动也取得了发展。马
法国女权主义理论概述
作者: 陶丽·莫依   林建法   赵拓   李黎   来源: 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征秩序   妇女解放   法国   女权主义研究   女权主义者   女权主义理论   心理分析   女权主义批评   波伏瓦   激进主义  
描述: 西蒙娜·德·波伏瓦与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西蒙娜·德·波伏瓦是我们时代当之无愧的最伟大的女权主义理论家。然而,1949年当她出版《第二性》之际,她曾深信单单社会主义到来就会使女人不再受压迫;因此她认为自己是一名社会主义者,而不是女权主义者。今天,她的立场似乎有所改变。1972年,她加入WLF(妇女解放运动组织)并首次公开宣布自己是一名女权主义者。她通过指出妇女运动中出现的新激进主义,解释了自己推迟认可女权主义的原因:“在妇女解放运动组织1970年建立之前,在法国存在的妇女团体总的来说都是改良主义和墨守陈规的。
走出“玫瑰(谈女性文学中的“自赏意识”)
作者: 于青   来源: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文学氛围   封建意识   象征意义   繁荣景象   个性解放   长篇小说   当代女性   女性文学   玫瑰色  
描述: 选择了铁凝的长篇小说《玫瑰门》做为本篇立论的切入点,因“玫瑰门”的命名确有广泛的象征意义:英文的rose原是带刺的玫瑰,却被我们的作家解释为:“走向希望的通路”(汪曾琪语《文学四季》四期),又被评论家喻为:“从女性的生理到女性的象征”(雷达语、同上)。而笔者的解释是:象征着女性文学中的女性自赏意识。这并非为文而强赋《玫瑰门》以标新立异的注释,当代女性文学发展到现今,确实已形成蔚为壮观的繁荣景象,女性文学带给文坛的的确是一片“玫瑰色”,那种充满了女性的智慧、女性的明丽、甚至是女性的桀傲不驯的女性文学,使文坛
走出“玫瑰门”:谈女性文学中的“自赏意识”
作者: 于青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文学氛围   封建意识   象征意义   繁荣景象   个性解放   长篇小说   当代女性   女性文学   玫瑰色  
描述: 选择了铁凝的长篇小说《玫瑰门》做为本篇立论的切入点,因“玫瑰门”的命名确有广泛的象征意义:英文的rose原是带刺的玫瑰,却被我们的作家解释为:“走向希望的通路”(汪曾琪语《文学四季》四期),又被评论家喻为:“从女性的生理到女性的象征”(雷达语、同上)。而笔者的解释是:象征着女性文学中的女性自赏意识。这并非为文而强赋《玫瑰门》以标新立异的注释,当代女性文学发展到现今,确实已形成蔚为壮观的繁荣景象,女性文学带给文坛的的确是一片“玫瑰色”,那种充满了女性的智慧、女性的明丽、甚至是女性的桀傲不驯的女性文学,使文坛
向警予关于妇女运动的理论建树
作者: 游和平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问题   中国妇女运动   马克思主义者   知识妇女   妇女解放运动   女权运动   劳动妇女   国民革命运动   中国无产阶级   向警予  
描述: 向警予是我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早期妇女运动的先锋战士和杰出领袖,被誉为“中国的蔡特金”。她把马克思主义及其有关妇女解放的理论同中国妇女运动紧密结合起来,在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和中国革命史上放射出璀灿的光辉。
向警予关于妇女运动的理论建树
作者: 游和平   来源: 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问题   妇女解放运动   女权运动   劳动妇女   蔡特金   妇女社会地位   王会悟   论中国革命   向警予   中国革命史  
描述: 向警予是我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早期妇女运动的先锋战士和杰出领袖,被誉为“中国的蔡特金”。她把马克思主义及其有关妇女解放的理论同中国妇女运动紧密结合起来,在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和中国革命史上放射出璀灿的光辉。
论新时期关于“知识女性”的文学创作
作者: 崔丽   来源: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女作家   艺术风格   文学创作   女性经历   心理感受   知识女性   女性文学  
描述: 新时期的文坛上,涌现出了一大批“以切身体会来描写女性经历”的女作家。她们以女性特有的心理感受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创作了一部部别开生而的作品,从而使女性文学成为新时期文坛中一束多姿多彩、引人注目的奇葩。
才女——鲍西娅形象谈
作者: 晓岚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东尼奥   夏洛克   《威尼斯商人》   高利贷者   匣子   新女性形象   丈夫   爱情   莎士比亚   巴萨尼奥  
描述: 在莎士比亚笔下的一系列新女性形象中,鲍西娅是最富个性特色、最出类拔萃的一个,她不仅以自己的聪明睿智挣脱封建枷锁,而且还勇敢地参与社会斗争,解决了男子汉大丈夫们无法解决的“一磅肉”的难题。
今天我们怎样做妇女工作:一位妇委干部对妇女运动的思考
作者: 吕继红   来源: 社会杂志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列宁   妇女法   生产劳动   苏维埃政权   相结合   男女平等   妇女解放运动   妇女运动   生育   妇女工作  
描述: 我是一个专职妇委干部,由于工作的需要,也由于我接触妇女问题较多,我常常思考这些问题,有些百思不得其解。不久以前,我学习了列宁《论苏维埃_共和国女工运动的任务》一文,对许多问题,似乎心里亮堂了。列宁的这篇文章是1919年9月23日在莫斯科市非党女工第四次代表会议上的演说,当时苏维埃政权建立不久,根据当时面临的实际情况,列宁指出了取得政权以后女工运动的方向。列宁指出:要彻底解放妇女,要使她与男子真正平等,就必须有公共经济,必须让妇女参加共同的生产劳动,这样,妇女才会和男子处于同等地位。列宁所指出的这些原则,怎
< 1 2 3 4 5 6 ... 30 31 3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