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101 条
-
茨威格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亚男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阅读策略
茨威格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菲勒斯主义
女性形象
-
描述:
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但当今的文坛似乎对他视而不见。正如John Fowles所说:“斯蒂芬·茨威格在1942年去世以后,遭受了本世纪著名作家经历过的最黑暗的封杀”。因此本文作者想尽她所能及的努力,唤起周遭文学爱好者对于茨威格的兴趣。 在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和《恐惧》中,茨威格凭借他深厚的心理洞察力,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的、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然而,对于这些女性形象的文学评论都无一例外地采取了菲勒斯批评原则,即父权制角度。因此,茨威格笔下
-
《飘》中斯嘉丽的女权主义---女权主义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
-
作者:
杨莹莹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发展
女权主义
《飘》
斯嘉丽
-
描述:
玛格丽特米切尔是20世纪初美国杰出的女性作家之一。在她的一生中只有一部作品----《飘》,并享誉中外,奠定了米切尔举足轻重的文学地位。作家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以及时代背景创作了这部以女性主义题材为主的小说《飘》。通过描述斯嘉丽对于爱情,金钱,事业,两性平等以及生活等方面的人生境遇的变化导致其思想意识转变的描述可知女权主义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内战的大背景之下,斯嘉丽在对待战前的婚姻选择,战中对南方道德的反抗,战后对旧道德的抛弃以及对爱情和婚姻主宰的一系列举动都体现了其超凡脱俗的女性魅力,充分体现了
-
“女性的天空是低的”:西尔维亚·普拉斯与萧红比较研究:从女性主义视角
-
作者:
乔晓芳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西尔维亚·普拉斯
萧红
文本分析
女性文学
-
描述:
西尔维亚·普拉斯(1932-1963)是美国当代文学中一位较有影响的女诗人和小说家。萧红(1911-1942)是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最杰出的代表性作家之一。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这两位作家进行比较研究,既用女性意识,女性经验关照作品。论文主要选取了三个主题,在文本分析
-
涌动的“幽灵”:卡夫卡小说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陈占权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艺术手段
比较文学
德语小说家
女性形象
审美价值
卡夫卡小说
-
描述:
琳琅满目的女性形象在中外文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卡夫卡笔下塑造的主人公绝大部分是男性更受研究者的青睐,但是他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又体现了与众不同的风格。一般看来,卡夫卡在其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都不是道道地地的女性形象,却都像是幽灵一般穿插在故事中间。”更有甚者,有些评论家认为“卡夫卡作品中的妇女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是妓女的变形。”这些观点不仅“近于刻薄”,①而且不利于我们透过他所塑造的女性形象来认识卡卡夫卡及其作品。所以,对卡夫卡小说中的重要女性人物进行分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将从五个部分对卡夫卡小说中
-
浅析当代女性文学中的姐妹情谊
-
作者:
耿园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被消解的姐妹情谊
女性成长
姐妹情谊
女性乌托邦
-
描述:
“姐妹情谊”作为女性文学的主题之一,并无严苛明确的定义。概而言之,即是女人之间的关系,亲和或者悖离。是近现代伴随着启蒙思潮,随着女性的解放,女性文学的出现而出现。“姐妹情谊”首先是作为一个政治术语出现在西方的女性主义运动中,在80年代逐渐淡出,但它作为一个理论术语仍旧风行于女性主义文学创作界与评论中。通常,姐妹情谊在被解读时既带有着姐妹结盟,共同反抗父权制的政治色彩,也带有女性之间在共同成长与经历中相依相伴,相知相惜的情感色彩。本文尝试选取当代女性主义文本的不同类型,按照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来分析不同作家笔下
-
谈《小姨多鹤》中的女性形象的理想人格
-
作者:
王懿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理想人格
女性形象
严歌苓
-
描述:
著名女作家严歌苓的《小姨多鹤》在描绘了在上个世纪的中国,一个畸形的家庭悲欢离合的故事。小说成功地塑造了朱小环、多鹤两个典型的女性形象,在她们身上体现着作家对女性理想人格的想象,善良、坚韧、宽容、母性是严歌苓小说中女性的理想人格。严歌苓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给当今的文坛带来了新的冲击力,作家与她笔下的人物形象一同吟唱着人性之美。
-
从原型到典型——探讨《聊斋志异》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张美子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现实
理想
原型
女性品质
典型
-
描述:
《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一直是作品中比较突出的部分,也是作品的灵魂所在,本文从原型、典型出发探讨《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首先《聊斋志异》中的贤妻良妾、妒女悍妇,她们身上所反映男权印记,也即具有原型
-
贾平凹小说女性形象论
-
作者:
何冬梅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美
审美心理
贾平凹
女性形象
-
描述:
该文力求通过研究贾平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女性美特质,去观照贾平凹独有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追求.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解读贾平凹及贾平凹的小说,从而远瞻贾平凹小说创作方向.全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贾平凹不同创作阶段的
-
《小妇人》对当代社会女性的启示
-
作者:
吴韩宁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传统的美德
非传统的性格
新女性
-
描述: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撰写《小妇人》时,正值夫权统治美国的社会时期。当时社会推崇维多利亚时代的传统女性形象,希望女性扮演家庭中贤妻良母的角色,这种无形的枷锁,阻碍了妇女的个性发展;。路易莎意识到了社会强加到妇女身上的束缚,她曾立志到:“我要以自己的头脑做武器,在这艰难的尘世中闯出一条路来。” 1862年,根据自己孩提时代的记忆写成了《小妇人》,书中她把自己描写成乔,她的姐姐分别为梅格、贝思和艾美。乔勤奋写作,终于成为作家;梅格嫁给了布鲁克,二人同甘共苦,生活幸福美满;艾美喜爱绘画,最终成为了一个出资扶助从事
-
雪莱·杰克逊《摸彩》中的女性哥特因素研究
-
作者:
馬丽丽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哥特
《摸彩》
雪莱·杰克逊
-
描述:
雪莱•杰克逊是美国1940至1960年间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 自1948年6月24日《摸彩》刊登于《纽约周刊》开始,这部小说就备受瞩目,它被认为是当代美国最惊人最让人难以忘却的小说之一。然而,对于这部广为人知的,揭露人性黑暗、恐慌与冷漠的短篇小说却很少有人评论。本文将从女性哥特角度对这篇小说的女性人物描写,背景设置,象征手法和叙述方式进行解读。 短篇小说《摸彩》洋溢着女性哥特的风格。杰克逊对于小说中女性人物的刻画,背景的描写,象征手法和叙述方式的运用都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角度。这些手法不仅深
<
1
2
3
4
5
6
...
9
10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