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98 条
-
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赵磊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广告
研究建议
文献综述
女性形象
-
描述: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外国,媒体广告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对于女性的性别歧视现象。我国对于广告中女性形象的研究日益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相比国外,我国学者在此课题上的研究还比较初步。本文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国内外过去到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并对相关研究问题、研究问题的角度、研究方法和得到的结论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总结了广告中性别歧视现象的种类、产生的后果及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后,作者试着提出解决广告中性别歧视现象的解决方案,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建议。
-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俄罗斯女性文学
-
作者:
陈方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俄罗斯文学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描述:
俄罗斯女性文学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崛起,是当代俄罗斯文学,乃至当代俄罗斯文化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已引起俄罗斯国内外众多学者的普遍关注,本论文以这一新兴现象为描述客体,试图对其出现原因、基本构成、主题范畴和风格特征等进行论述,并对其总体创作成就及文学史意义作出评价。 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绪论”对世界范围内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和女性文学、俄罗斯女性文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作了介绍,并对关于俄罗斯女性文学的研究情况作了归纳;第一章“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俄罗斯女性文学概观”概述当代女性文学在俄罗斯的兴起,并对
-
为爱而歌--科威特女诗人苏阿德·萨巴赫研究
-
作者:
林丰民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苏阿德·萨巴赫
女性文学
海湾诗歌
阿拉伯文学
-
描述:
苏阿德·萨巴赫是科威特著名的女诗人、作家、学者和社会活动家。强烈的求知欲和多年的求学经历,使她从一个王族贵妇变成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知识女性。她从中学时代即开始写诗,已发表诗集共十本。此外,她还著有多本经济学专著。她的诗歌成就和学术上的建树,加上高贵的出身,使其不仅在海湾地区声名显赫,而且在整个阿拉伯世界都有相当的影响。爱的思想是贯穿于其创作的一条主线。她关注阿拉伯女同胞的生活现实,同情她们的遭遇,并传达她们的痛苦和希望;她珍惜家庭内部的亲倩,力求完成自己作为女儿、妻子、母亲和祖母的角色,给家人以温馨的
-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批评研究
-
作者:
都银妊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文学批评
女作家
女性创作
女性文学
-
描述:
本论文以中国现代文学三个十年(20世纪20年代、30年代和40年代)对女性文学创作的批评为对象,考察女作家走进文坛之后,她们的创作是如何被批评界关注、评价和阐释的。换言之,是将现代中国女性文学创作批评,置于现代文学的整体脉络中,讨论现代女性文学通过文学批评获得怎样的文学位置和意义,以及这一位置和意义是通过何种方式获得的。为了更清晰呈现创作与批评的基本面貌,论文的考察主要区分为两个部分。在每一时期,首先是对女作家创作情形进行梳理。这方面的考察,旨在试图勾勒每一文学史时段中女性创作实践的内部、外部特征,以及它
-
女作家笔下知识女性形象初探
-
作者:
吴敏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丁玲
冰心
五四时期
新女性
-
描述:
女作家笔下知识女性形象初探
-
汉晋女性观及文学中对女性的抒写
-
作者:
刘淑丽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晋代
女性观
汉代
女性形象
-
描述:
汉晋女性观及文学中对女性的抒写
-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析韩国偶像剧中的女性形象及其影响
-
作者:
范文清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韩国偶像剧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自从“韩流”袭入中国以来,对韩剧的研究便成为业内的一个热点问题。韩国偶像剧精美的画面拍摄,靓丽的人物包装,幽默浪漫的故事元素,使其在收视率上节节攀升。观看韩国偶像剧已经成为中国青少年的一种潮流。韩国偶像剧的成功使不少学者开始从不同的角度探寻其成功的原因以推动国内偶像剧的发展。但是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其不足之处。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用文本分析的方法解析韩国偶像剧中塑造的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以女性主义的相关理论来审视韩国偶像剧中隐藏的父权制理念及其对中国青少年的消极影响。为了使文章更具客观性,本文还采用了定量
-
“李双双”始末:40-60年代小说中的农村新女性形象
-
作者:
陈欣瑶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双双
共产主义新人
农村新女性
妇女经验
政治叙述
“大跃进”运动
-
描述:
本文立足于小说《李双双小传》及其电影文本,从“李双双”形象的诞生出发,甄别“李双双”形象对五六十年代“农村新女性”叙述成果的出离与超越,勾连“延安文艺一五六十年代文学”中“农村新女性”形象的发展地图。以上述讨论为基础,本文关注以“李双双”作为代表的特定“农村新女性”形象在五六十年代语境中特殊位置及其话语功能。由此,《小传》系列文本中“妇女经验”与“政治话语”之间的新型协商/互动关系,以及这一“互动格局”在新时期之后文学作品中的“消失”,成为“李双双”故事的“问题性”所在。文本从“妇女经验”与“政治话语”之
-
“我没有自己的存在”对爱丽斯·默多克的《黑王子》中女性人物的多角度分析
-
作者:
安宁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多角度研究
附属地位
默多克
艾丽斯•
《黑王子》
女性人物
-
描述:
艾丽斯•默多克在其作品中成功地塑造了大量的女性形象,真实地再现了二十世纪中期英国妇女的生存境况。遗憾的是,批评家们往往聚焦于默多克的哲学思考和道德关怀,而无暇顾及她对女性问题的关注。这一点,在对她的代表作《黑王子》的分析中显得尤为突出。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来看,未有批评家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对这部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加以探讨。本论文试图从女性主义分析、心理分析、历史环境分析,以及互文分析等多种角度对该部作品进行解读,旨在揭示默多克对女性问题的立场及观点:二十世纪中期的社会仍然是一个父权制的社会,女性
-
解读蔓奴笔下的知识女性——以《班迪》为例
-
作者:
王靖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蔓奴·彭达利
印度文学
现代印地语小说
印度知识女性
-
描述:
蔓奴·彭达利是现当代印度印地语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她的作品颇丰,在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戏剧等方面均有涉猎。作品也被译介为多种语言,受到广泛关注。《班迪》是她著名的长篇小说。印度国内批评界认为《班迪》这部小说的创新点和价值在于它对离异家庭中孩子归属问题的关注,在于它对现代人以伤害无辜生命为代价的自我意识膨胀的揭露和批判。在仔细阅读了原版小说之后,论文作者对上述观点产生了质疑。在结合历史和现实以及女性叙事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论文作者对文本进行解读后发现《班迪》这部作品通过一个孩子的视角描述了独立后印度知识女性
<
1
2
3
4
5
6
...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