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139 条
-
女性学研究——反思与展望
-
作者:
杨永忠
周庆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科特征
多元化
女性学
发展方向
-
描述:
作为一门新兴的跨学科研究,女性学研究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众所瞩目的成就,成为当代妇女问题研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学研究具有鲜明的反传统精神、深刻的人文关怀倾向、兼容并包的学术胸襟、多学科交叉的研究特色、格物致用的学术传统等学科特征。女性学研究对妇女发展具有指导作用,有助于帮助人们理解“妇女解放”的真正含义,并有助于廓清我们对女权运动的认识。女性学研究代表了新世纪妇女问题研究的一个发展方向,为女性主义的探索开辟了新的增长点。
-
妇女独立登上政治历史舞台的开端
-
作者:
扈光民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拒签和约
政治舞台
抵制日货
女界联合会
国贼
女校
女学生
天津
妇女界
五四运动
-
描述:
几千年的封建宗法社会里,广大妇女处在万丈深渊的最底层,身受神权、政权、族权、夫权的重重压迫,毫无政治权利可言,更谈不上在政治舞台上开展活动、发挥作用。这种情况直到五四运动才发生了重大转机。对此研究五四运动的专家彭明同志曾指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许多革命运动,如工人运动、青年运动、妇女运动等等,追根溯源,都是从五四运动发端的。”
-
国际妇女信息通讯大会——泰国
-
作者:
周洁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泰国
发展与变化
跨文化交流
会议组织
女权主义理论
女性角色
信息通讯
肥皂剧
妇女组织
国际妇女
-
描述:
1994年年初,泰国将举办题为“加强妇女在通讯信息、领域的力量”国际妇女信息通讯大会。会议共分3个方面的内容:妇女、媒介和力量;妇女与通讯信息;妇女、通讯信息和社会—文化认同。涉及:媒体经济学、通讯信息的权力和机会、肥皂剧与女性角色、媒体和暴力、广告、就业、广播,出版、录相业务、艺术、网络、资料中心、传统、大众文化、语言、宗教传统、女权主义理论、观众、跨文化交流等许多领域。 会议组织者希望全球范围内,对通讯信息和网络感兴趣的妇女组织,在广播、电视、电影、出版等领域工作的女性或在这一领域从事研究、工作的学者
-
由《水浒传》女英雄形象看女性角色意识的觉醒和转型
-
作者:
孙书平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觉醒与转型
女性角色意识
女英雄
女性形象
-
描述:
和内在精神意识方面的比较分析可知,她们改变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女性角色附属于男权文化和缺乏女性主体意识的狭隘格局.从这三位女英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女性角色意识的初步觉醒和转型.
-
妇女绝不能回家——对历史与现实中妇女回家问题的反思
-
作者:
李沂靖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劳动
妇女回家论
妇女解放
妇女运动
男子
妇女生活
贤良
历史与现实
贤妻良母
家庭
-
描述:
妇女是回家还是走出家门的争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都曾多次发生。总结历次争论的规律,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新时期妇女运动的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关于妇女回家曾有三次争论。 第一次争论发生在“五四”运动后期。是在妇女的觉醒与争取解放的斗争都达到一个新的水平的情况下发生的。在“五四”爱国运动的推动下,一部分知识妇女投身反帝爱国运动,与女工反帝爱国力量融为一体,奋起挽救民族危机,并为争取妇女自身的解放
-
台湾新女性主义文学创作述略
-
作者:
于倩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新女性主义文学
-
描述:
20世纪60年代以后,台湾的女权运动蓬勃发展起来,台湾的新女性主义文学创作也随之而兴盛。台湾的新女性主义文学创作充分探索了当时女性如何正确地进行自我定位,如何自我发展完善,也探讨一些与女性权利、命运、地位密切相关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传统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为她们树立起崭新的女性观念,并为新时期的女性指明了正确的人生道路。
-
时代女性的苦恋绝唱——为“莎菲女士的日记”正名
-
作者:
张勇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文学史
文学作品
莎菲
日记
叛逆性格
丁玲
早期作品
现时代特征
心境
时代女性
-
描述:
一部文学作品一旦问世,就要经受实践的检验。由于种种原因,人们评价一部作品,有时会偏执一端而褒贬失当。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真实地再现时代特征的力作,总会赢得“吹尽黄沙始到金”的结语。 丁玲早期作品《莎菲女士的日记》从多方面细腻地刻画了莎菲女士的叛逆性格与苦闷心境,塑造了一个性格复杂充满矛盾的时代女性形象。半个世纪来,这部作品处于褒贬毁誉之间,如此尖锐对立的评价,恐怕在现代文学史上没有任何一部作品会出于其右的。
-
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与女性解放
-
作者:
段金花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私人化写作
女性解放
女性文学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新生代”女作家多写个人生活与自我生存体验,企图以此对抗男性社会,建构起与众不同的女性话语空间。但这种私人化写作本身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极有可能成为某些人追逐经济利益的工具,从而进一步强化女人“第二性”的地位。
-
20世纪前半叶中国三种妇女运动观述评
-
作者:
潘敏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妇女运动观
比较研究
-
描述:
在中国近代史上,由于妇女运动者对中国国情认识不同,产生了三种不同的妇女运动观。女权主义者主张通过妇女参政的途径来实现女权;中国共产党重视民族、国家的独立、封建制度的推翻在妇女运动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因此主张把妇女运动纳入到反帝反封建的政治运动之中;基督教女青年会则认为妇女运动应致力于提高妇女自身的素质、增强妇女的社会参与能力。尽管三种观点各有其优长与缺失,但基督教女青年会以提高妇女素质为中心的妇女运动观更符合现代妇女运动的真正意蕴,女青年会在中国妇女运动史上尘封已久的意义,应该得到人们新的认识。
-
谈当代女性的完美形象
-
作者:
宋辉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生价值
多重角色
女强人
母亲
职业妇女
完美形象
当代女性
贤妻良母
女性形象
家庭心理环境
-
描述:
女性形象,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是有不同规范和不同标准的。那么,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妇女怎样对待事业和生活才是美的?本文就这一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做事业强者,是时代对妇女的召唤 有人说,当年向警予、秋瑾等人,如果也去做世人一致称赞的“好女人”的话,那么,今天就不会有她们铮铮大名了。对女性形象美与不美的定夺取舍、只接受历史必然性的选择。即,妇女形象符合时代潮流就应该是美的。历史在不断召唤女性去追求人生的价值,做事业的女强人。
<
1
2
3
4
5
6
...
12
13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