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平凡中见曲折:略谈索莱达·普埃托拉斯的小说创作
作者: 王军   来源: 外国文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短篇小说集   叙述者   主人公   托拉斯   女作家   文学创作   索莱达   女性文学   西班牙人   女性人物  
描述: 伴随着女性运动的发展,70年代末西班牙兴起一股女性文学的浪潮,一批40年代末50年代初出生的女作家,如安娜·玛利娅·莫伊斯(AnaMariaMoix,1947)、罗萨·蒙特罗(RosaMontero,1951)、卡门·列拉(CarmenRiera,...
平凡中见曲折(略谈索莱达·普埃托拉斯的小说创作)
作者: 王军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短篇小说集   叙述者   主人公   托拉斯   女作家   文学创作   索莱达   女性文学   西班牙人   女性人物  
描述: 伴随着女性运动的发展,70年代末西班牙兴起一股女性文学的浪潮,一批40年代末50年代初出生的女作家,如安娜·玛利娅·莫伊斯(AnaMariaMoix,1947)、罗萨·蒙特罗(RosaMontero,1951)、卡门·列拉(CarmenRiera,...
从梦珂到阿毛──丁玲早期小说重读
作者: 王明丽   来源: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梦珂   丁玲   早期小说   阿毛  
描述: 丁玲在其《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暑假中》、《阿毛姑娘》等早期小说中,以不同于其他同时期作家的全新意识,从独特的女性视角观照社会,观照人生,用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塑造了一群怀着强烈的个体生命意识执著地追求自我、追求灵肉一致的理想性爱的叛逆女性形象,展现了“五四”时期女性觉醒的曲折复杂的心路历程和必然的悲剧命运,揭示了男权中心社会必然会解构的历史倾向。
“三八”龙头项目竞赛活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 黄稀梅   陆林林   来源: 中国农村科技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竞赛活动   龙头企业   社会化服务   规模经济   农业产业化经营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农村妇女   经济合同   区域化布局   妇女组织  
描述: “三八”龙头项目是一种由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和农户组成的妇女联合体。其实质是发动、组织广大农村妇女,特别是鼓励能手创办“龙头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规模经济为基础,以社会化服务为依托,以合作社、专业协会、经济合同、股份合作等为纽带,将广大农村妇女组织起来,进行区域化布局、规模
半露半裸性感潮——关于性感是是与非非
作者: 暂无 来源: 健康生活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派出所   自尊自爱   服装设计   女性性感   感潮   男青年   公关小姐   魅力要素   中年男子   女性形象  
描述: 爱美,人之天性,女性更甚。于是,很多女性会自觉不自觉地去追逐时尚潮流,用流行的服饰打扮自己。“性感”这个在多年以前,人们不敢涉及和想象的字眼,时下也成为一种潮流,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文化,成为都市里“诱人”的一大景观……
安娜与娜拉形象差异再比较
作者: 田升思   来源: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流社会   时代新女性   安娜·卡列尼娜   娜拉   托尔斯泰   离家出走   个性解放   爱情   划时代意义   女性形象  
描述: 安娜与娜拉都是欧洲文学史上著名的女性形象,是十九世纪末期开在俄罗斯大地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两朵并蒂莲花。做为共同具有真诚的品质和叛逆性格的女性,她们都在不同程度上显示了妇女个性解放的划时代意义。但是,做为诞生在不同国家、不同作家笔下的女性,无疑又有着巨大的差异性。本文即想从这个角度去把握审视这两个时代新女性。安娜和娜拉的离家出走,虽然在客观都包蕴着妇女个性解放的意义,但如果深究她们出走的主观动机,却有着质的差异。安娜从离家出走到卧轨自杀,体现了她爱情至上的追求,贯穿着处于从贵族立
“第二性”50岁了
作者: 马振骋   来源: 书城杂志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等级制   妇女运动   女权主义者   波伏瓦   散文集   阶级分化   同性恋者   男人   第二性   女性  
描述: 1949年6月,波伏瓦发表《第二性》。很少人知道书名的确切含义。根据波伏瓦写给朋友的信中说:"我的散文集将取名为《第二性》,法语这样叫还不错,因为有人把同性恋者称为第二性’,没有明说女人排行第二,也不是简单地跟男人平起平坐,因为等级制是不言而喻的。"因此,《第二性》是一部谈女人的书,从上古谈到今天。世界上有男人和女人,但是不能说本来就有了男性和女性,这是社会演变和阶级分化而形成的。男人带着他的男性天生就是力、阳刚与权力的体现,而女人带着她的女性只能是情、温柔与服从的象征,这都是天经地义的,几千年来,都是这
郭隆真
作者: 暂无 来源: 共产党员(河北)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名县   小学毕业   元城   郭隆真   包办婚姻   女子师范学校   革命工作   觉悟社   大革命时期   金滩镇  
描述: 郭隆真是我党早期的一位革命家。是"五四"运动和大革命时期2发动、组织我国北方妇女运动、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的卓越领导人之一。郭隆真原名郭淑善,1894年3月18日出生在河北省大名县金滩镇的一个回民
透过《藻海无边》看《简·爱》
作者: 向晓红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藻海无边》   比较研究  
描述: 夏·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首开女性文学的先河,奉献给读者一个追求独立、平等的新女性简·爱。她一无美貌,二无财产,但却有自尊和反抗精神,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幸福。一百年以后,英国现代作家简·里斯写成了《藻海无边》。这部作品将夏·勃朗特未能刻画出的另一个女性——《简·爱》中的疯妻子——悲惨的一生丰满而生动的展现在读者面前。两部作品在内容上互补,艺术上各有千秋,都成功地描写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女性的追求,简·里斯还将女性受压迫的问题引向更广阔的社会,揭示出只有进行社会变革,才能让女性获得真正的独立和平等的道
二十世纪对十九世纪的反思----对金·里斯<<藻海无边>>的解读
作者: 徐华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反抗与误区   现实主义   女性意识   反思  
描述: 十九世纪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在她的小说《简·爱》中描写了一个具有反抗意识的女性形象--简·爱。一百多年来,人们对《简·爱》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近年来,“阁楼上的疯女人”逐渐替代了“简·爱”这一形象,而受到广泛关注。夏洛蒂·勃朗特并没有正面描写疯女人的形象,读者是通过简·爱之口对疯女人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的。从《简·爱》问世以来,大多数读者对简·爱和罗彻斯特的坎坷的爱情表示了同情并祝福他们有情人终成眷属。而出生于多米尼加,加勒比岛的英籍女作家金·里斯(Jean Rhys, 1894-1979)对“阁楼上的疯
< 1 2 3 ... 45 46 47 ... 53 54 5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