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 】搜索到相关结果 2445 条
米歇尔·维勒贝克作品中的“厌女 症”之辩析
作者:
张舒
来源:
厦门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堕落
厌女症
不成立的指控
女性形象
描述:
作为法国文坛新一代小说家的先驱,米歇尔·维勒贝克是最著名、被译介最多的当代作家之一。从处女作出版以来,他的小说就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焦点,而饱受女权主义者抨击的这些作品被谴责具有“厌女 ”倾向。书中不仅
新浪博客中的女性媒介形象研究
作者:
孙现美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博客
新浪
媒介形象
女性
描述:
体塑造了婚姻不幸的怨妇、成功的事业女 、兼具美貌与身材的女性、家庭温柔娴淑的女性、容易受害的弱者女性、滥情不专一的女
论唐代仕女画的形态美
作者:
王馨野
来源:
中国美术学院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态
形
唐代
仕女画
描述:
唐代是人物画发展的黄金时代,其中仕女画在中国古代绘画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仕女画中的女性形象具有曲眉丰颊的特点,体态上则丰腴婀娜,这与社会的开放、女性地位提高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开放的文化带来新的思想,从而减轻了儒家思想对女性的禁锢,从而激发仕女画家对仕女画内容的持续性探索以及对于技法的尝试。本文将从具体画作着手,分析不同画作中对于仕女形态的处理手法以及不同作者的个人风格,并从实践角度出发,探求其中的绘画技法,来论述其别开生面之处及其美学价值。
萨尔曼·拉什迪笔下的悍女 形象研究
作者:
杨燕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萨尔曼·拉什迪
文化寓意
悍女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萨尔曼·拉什迪(Salman Rushdie1947—)是当代著名印裔英语作家,他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性格强势、具有破坏性和反叛精神的悍女 形象。这些悍女 不同于传统叙述中被边缘化的悍妇,拉什迪肯定
荷兰畅销小说中女性“情爱”主题研究
作者:
杨秀俊
来源:
西北民族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情爱
《陪你到最后》
《杰作》
《我想要个孩子》
《命中注定》
女性
描述:
作家畅销小说中的女性人物,通过对四位女 性人物在生存、婚姻、家庭、死亡中的研究,探讨女权主义在她们身上的投影以及她们
明清小说女英雄形象的演变
作者:
吴小然
来源:
陕西理工学院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清小说
《儿女英雄传》
《杨家将演义》
演变
《水浒传》
女英雄形象
描述:
在漫长的中国文学史上,许多文人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李娃传》中的李娃、《霍小玉传》中的霍小玉、《西厢记》中的崔莺莺、《牡丹亭》中的杜丽娘等,这些女性都以各具特色的形象展现在中国历史文化舞台上。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女英雄形象的塑造却是少之又少,与其他女性形象的丰富描写相比,较为逊色。女英雄是迥异于其他女性的一个形象群体,身怀绝技、武艺高强、坚毅勇敢、机智聪明、忠君爱国、敢爱敢恨、侠肝义胆成为她们的特点,女英雄形象最早可追溯到唐传奇,如《聂隐娘》、《红线》中的侠女形象,
抗日战争时期广东妇女运动研究
作者:
吴凤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广东
抗战时期
妇女运动
描述:
抗战时期,在日本全面侵华的局面下,国共两党再次携手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抵御外侵。深受战争之苦的妇女,为挽救民族之危机和谋取自身之解放,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妇女抗日救亡运动。不论是知识女性,还是劳动妇女;无论是在前线,还是在后方;不论是组织宣传,还是生产建设,妇女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代中国历史上,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广东,其妇女运动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在八年抗战中,广东的各界爱国妇女们不分党派、不分阶层、不分职业纷纷投入抗日战争洪流开展抗日救亡工作。 本文首先分析抗日战争时期广东妇女运动逐渐兴起与发展的
突尼斯妇女法律地位浅析
作者:
伊美娜
来源:
中国非洲研究评论(2013)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突尼斯在妇女权益保障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与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妇女相比,突尼斯的妇女权益受到更多法律保障。不少著名性别研究专家和有关妇女组织的著名人物都认为,突尼斯对妇女权益的维护在非洲和阿拉伯世界是一个值得参考的例子。突尼斯妇女在阿拉伯世界的地位尤为突出。国际妇女理事会会长马丽·格雷格·舒勒(Mary Craig Schuller)在1966年访问突尼斯的时候就认为,"非洲国家应将突尼斯妇女经
英美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发展研究
作者:
于淼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英美文学
描述:
也许我们今天会欣赏那些以英美为首的西方国家独立、自主,活跃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并且在自己的专业上都比男性更优秀的女性,但是在欣赏的同时,也不应该忘记Freedom is not free的真理。自由从来都不是免费的。今天她们的独立自主,也源于自18世纪以来的不懈奋斗、争取。本文从英美女性文学的角度,来探讨近两百年来英美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发展变迁。
情感剧中的伪女性意识分析
作者:
赵静
李丹丹
李守红
来源:
今传媒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当前情感剧中涌现出大量新型的女性形象。她们事业成功,经济独立,对爱情和家庭有着鲜明的要求和判断。但这些女性的坚强勇敢、独立自主往往是暂时的。在关键时刻,女性总不能够掌控自己的命运,不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事业成功或家庭幸福。而另一类事业或家庭成功的“女强人”,只是性别为女性的“男性形象”。她们展现的是男性标准。